第44章 慈航真人,觀音菩薩
字數:3863 加入書籤
至於彌勒佛的其他意義,太深的我也不太清楚,畢竟我不是研究佛學的。
再看後麵大殿裏麵的觀音象,這裏我需要多說一句。
其實對於我目前掌握的知識來說,觀音菩薩,其實就是道教的慈航真人,也叫慈航道人。
需要知道的是,關於道教中慈航真人的記錄裏麵,有提到過《觀音》二字。
在《太上洞玄靈寶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之中《靈書中篇·東方八天》曾記載過:
《亶婁阿薈。無恕觀音。》
這裏的觀音,意思就是:《觀者,覺也;音者,韻律之聲也》。
也就是如若有危難之時,遇到任何苦難,念慈航真人的神號,她就會循著聲音來護佑,這便是觀,這便是音。
而且關於慈航真人的一句名言,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正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
這一句話,大多都是篆刻在慈航殿的兩邊。
下麵再來說觀音大士。
一個宗教,能延續並且能傳播到各個國家,甚至是一些偏遠的地方,並不是說這個宗教的理念有多麽強大。
當然,強大和正道當然是不可缺少的。
而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融入。
佛教這一點就做的比較好。
按照佛教的發源地,古印度來說,他們的觀音其實是男生,也就是男的。
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還有南北朝的木雕中,觀音大多是以男生的形象出現的,最為顯著的是,嘴上的兩撇小胡子。
至於為什麽後麵漸漸變成了女性,甚至是中性的呢?
有的說觀音有很多相,有不同的身份,其中某些身份就是女性。
這個說法我覺得沒什麽問題,但是個人覺得並不嚴謹,因為沒有什麽曆史考察和書籍佐證,就像是佛教的一些禪語而已,說就是了,誰都不知道。
其實在一些曆史典故裏麵,例如宋朝末年:《觀世間菩薩傳略》就說觀音是西域興林國妙莊王的三公主。
還有宋朝的壽涯禪師在《漁家傲·詠魚籃觀音》也寫過:《窈窕豐姿都沒賽,茜裙不把珠纓蓋》等詩句。
為什麽這麽寫呢?
其實很簡單,女性更加容易讓人接受,畢竟大慈大悲嘛,菩薩心腸,有人情味,這種感性的事情,當然是女性去實現要更好一些。
而男性,像是王靈官那種,一般就比較理性,做一些賞善罰惡的事情,也比較容易讓人信服。
好,說到這裏了,那慈航真人和觀音菩薩又為什麽合在一起了呢?
其實就是上麵說的,佛教的融合性,他們會搞一些虛妄的故事出來,讓一些道門裏麵的神仙,變成了佛教裏麵的神仙。
就比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關二爺之類的,原本都是道教,但是就是被佛教吸收過去,變成了他們的人。
然後再寫一些書,比如有些寺廟也會請道教的王靈官去受廟門,財神趙公明也會進入佛教寺廟等。
這些完全都是為了符合我們本土的情況,因為他們如若自己創造某個神仙。
第一,沒有什麽曆史根據。
第二,自己編撰的東西,我們也不容易去相信,主要是沒這個人。
第三,就是創造出了一個神仙,需要寫很多東西,什麽出生,什麽來曆,有什麽用,什麽樣子。
但是,如若借鑒,就很簡單了,隻需要大概抄襲一下,稍微修改一下,這樣我們本土的人也認識,他們的工作也做好了。
這,就是抄襲的好處,就像我們現在的文化一樣,抄襲大多都比原創搞得好,不費腦,不費事,不費錢,隻需要把宣傳做好,就行。
而民眾也是如此,他們也不管這件事情的核心是怎麽樣,隻是看那邊的廣告做得好,誰廣告做得好,那麽如同羊群的民眾就會被牽著鼻子走。
所以說,觀音菩薩的廣告,就是比慈航真人的廣告,做的好得多。
而民眾也沒有辦法,文化就是這麽一個文化,自己選擇的東西,又隻能自己買單。
當然,我這裏不是說觀音不好,阿彌陀佛,我先道個歉。
隻是以此來說一下,市麵上的正版,盜版的一些區別,希望大家多多去甄別。
最後,再來說一下有的書友能想到,有的則想不到的問題。
那就是:《神,他自己不會介意嗎?》
就是如果你是神,一會兒把你弄到道教,一會兒又是佛教,這樣煩不煩?到底保佑誰?
其實咱們的思想,有一丟丟的偏差,也就是鑽牛角尖了。
對於神仙來說,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這些教派麵向的都是人群。
歸根結底來說,都是拜他,這佛教把原本的男神變成了慈航真人,那慈航真人何樂而不為呢?
就像你在送外賣,突然這個時候,另一個公司給你說,你每次送外賣的時候,能不能幫我給當地小區的另一個人也送個外賣,順路的?工資也有,可以不?
答案不就出來了:《為什麽不呢?》
反正也在做這個事情,都是麵向受苦受難的人,都是為了得到功德,這佛教給慈航真人創造的名聲價值,遠遠高於在道教裏麵的名聲。
他為什麽不幹?這不是送上門的緣分,不抓住難道送給別人?
這就是上麵神仙的想法,歸根結底就一句話,無論在什麽教派裏,能幫人,能得功德,都行。
就算現在各位,自己在家裏創造一個教派,把某位神仙的名諱改一下,但是實際還是這個神。
如若你拉動了很多信徒來做這個事情,來信仰他,那麽這個被改了名的神仙,也依舊會有用,這就是他們的想法。
言歸正傳,回到故事中去。
我們穿過空地,進入了觀音殿,一進門就看見了三大士,左轉頭看到了千手千眼觀音菩薩。
再右轉則看到的是地藏王菩薩。
“在這裏?”一行十人進入這個觀音殿,顯得有些擁擠。
但是本寧和尚卻直接穿過了觀音殿:“在這後麵,各位施主請跟上。”
如此這般,我們便穿過觀音,看到了一個小巷子,左邊的牆,右邊的門,統一都刷上了紅漆。
喜歡道士入世記請大家收藏:()道士入世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