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縐子的論道碾壓
字數:4151 加入書籤
至於最後的連續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則是破除:《我執》。
第二則是破除:《法執》。
第三問以《道法自然》統攝空有,模仿老子《正言若反》。
最後的五賊道胎,將佛教"業海"轉化為道教修行資糧,如《悟真篇》《禍福由來互倚伏》。
這一章論道將更加高深與精妙,看不懂的可以直接跳過,看得懂的可以當做開悟之書。
雙方沉默了良久,終歸還是縐子開口:“執《因果不空》而困業海,可知《道德經》"大道甚夷,而人好徑"?你眼中業海驚濤,實為自心鑿出的溝壑。”
果然,剛剛的縐子那一番話,確實讓和尚有所受益,但是卻並未完全征服對方。
和尚此時慢悠悠的睜開了雙眼:“《地藏經》雲《業力甚大,能敵須彌》,道長輕描淡寫,豈非漠視眾生實苦?”
“苦從何來?”這次輪到縐子反問對方:“《南華經》言《至樂活身,唯無為幾存》。你認定吸毒是《造業》,恰似斥天地以萬物為芻狗——殊不知雪壓青鬆是殺機!亦是生機!”
和尚雙眼好似能射出精光一般:“按道長所言,殺人者無罪?吸毒者無咎?”
縐子先緩緩搖頭,然後頓了頓點頭道:“《陰符經》早破此惑:《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你吸毒時覺飄飄欲仙,墮鬼域時感切膚之痛,正如月映千江——月不動而水自搖,何曾有《咎》附著本體?”
和尚眉頭再皺:“既無咎無譽,《金剛經》言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豈非多餘?”
“恰因你住《無住》之相!”縐子再次指著和尚道:“《文始真經》雲《聖人不異眾人,特物不能拘爾》,你口誦空性卻避鬼域如蛇蠍,與凡夫畏死求生有何差異?”
和尚突然麵露不屑,微微一笑:“鬼域本是妄境,破之即可,何須強辯?”
“善哉!”縐子將手抽了回來,模仿著和尚雙手合十:“《衝虛經》載《務外遊者不知務內觀》。”
“你此刻與我論道是妄,當年跪佛前受戒是妄,乃至此刻《破妄》之念!"
縐子雙目半眯,好似在怒斥對方一般:“層層剝妄,剝到剜心刻骨處,可還留得半個《和尚》?”
“阿彌陀佛。”和尚又閉雙眼,雙手合十:“無無明盡,本來無一物!”
“錯!”我能明顯的感覺到縐子的氣勢在攀升:“萬化既安諸慮息,百骸俱理證無為。”
“你強說《無》時,早被《有》字塞滿七竅!”
“試問!你此刻存在是因果還是有?腳下鬼域是空還是真?”
和尚依舊雙目緊閉:“存在緣起性空,鬼域唯識所變!”
“真人之息以踵。”縐子的聲音漸漸的回複到了正常狀態:“你分《緣起》與《性空》,割《唯識》與《所變》。”
“恰似庖丁解牛二十年。"
縐子聲音雖然小了一些,但是卻冷笑一聲:“刀法愈精,離道愈遠!”
和尚猛地雙眼圓瞪:“離相才是佛法!”
“呸!”縐子撇了撇嘴:“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你口稱離相,卻把《佛法》二字頂在額前。”
“三清殿裏泥塑木雕,可比你心中金身佛像更通透?”
我能明顯的感覺到和尚的呼吸有些急促:“佛像是舟筏,渡後當舍!”
“善哉!”縐子又學了一次。
“《得魚忘筌》原是此意。”
“然則....”縐子頓了頓,沉聲道:“你吸毒時舍了戒律,墮鬼域時舍了佛號,此刻與我論道時舍了經文,試問能舍者是誰?所舍者又是何物?”
“......”我居然看到和尚欲言又止。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縐子立馬乘勝追擊:“你困於《能舍所舍》,恰似孩童緊攥空拳哭鬧不休!”
縐子將手掌平攤打開:“攤開手掌!鬼域是風,因果是掌紋,你我相逢不過指隙流沙!”
“......”和尚還是沒有說話,雙目瞪得老圓。
我突然感覺到自己屁股下麵的蒲團,好像在微微顫動。
不過立馬就反應過來,並不是蒲團在顫動,而是整個房子都在動。
“吸毒時霹靂火,論道時智慧光!”
“鬼域裏翻身轉,方見得!”
“火是坎中陽,光是離中陰!”
“這鬼哭神嚎處!”
縐子的聲音再次拔高。
“正是呂祖三醉嶽陽樓的第一盞瓊漿。”
‘他在說啥?’這是我第一時間想問的,但是現在這個情況來看,我不應該打斷他,也不應該說話。
但是我好像聽到了呂祖的名字:‘他不是戰國的嗎?這呂祖唐代的,他也能知道?還知道的這麽多?’
縐子此時居然緩緩站了起來,整個房子也開始微微晃動。
“你的兩問,實為一柄雙刃劍,且聽貧道拆解。”
“若因果不空,為何業海難渡?”
“《黃帝陰符經》雲《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君謂《因果不空》,恰如江河奔流必有河道!”
“然河道可疏可堵,吸毒如決堤自毀河床,洪水四溢時反怪水流無情,此謂《認道不識道》。”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魚困泥潭非水之過,乃不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道友吸毒墮鬼域,恰似涸澤之魚質問江湖何在,卻不見口中唾沫本是業海源頭。”
縐子在房間裏不停的來回踱步,而和尚卻始終緊閉雙眼不說話,我能看到和尚的眉頭已經完全皺成了一團。
“若因果本空,何來此間相逢?”
“僧謂《因果本空》,猶如說鏡中無實像。”
“然鏡麵蒙塵則影現,鬼域相逢恰是道友心鏡積塵所現幻影。”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你執著《空》相質問相逢,正如孩童揪著自己頭發想離開地麵。”
“《悟真篇》有喻《甘露降時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交》。”
“你眼中《相逢》不過甘露黃芽交媾時的光影遊戲。”
“正所謂《反者道之動》。”
“你困於因果空有之辯時,已墮入第七重《莊子·齊物論》所謂《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
“須知.....。”
喜歡道士入世記請大家收藏:()道士入世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