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四合院換嗎

字數:3721   加入書籤

A+A-


    接下去的幾個月,除了盯著公司的人按計劃推進商場和寫字樓招商。
    王景行開始把秦淮別院庫房的寶貝慢慢搬到金石大廈。
    這件事情沒辦法假手他人,最多有時候讓章雪晴幫一點忙。
    隻好螞蟻搬家,一趟趟慢慢來。
    反正也不急。
    這天,王景行正把幾幅唐畫帶到金石大廈,放在15樓的展櫃。
    電話響起,是董建川的來電:“兄弟,在金石閣嗎?”
    “董哥,沒有,這會在金石大廈。”
    “和你說個事。”董建川說道:“我有個京城的朋友,叫孫洪鑫,是國家書法協會的理事,特別熱衷收藏名家書法作品。”
    “他不懂從哪裏聽說你手裏有宋徽宗的書法真跡,托我問問你,看能不能把這字轉讓給他,價格方麵,你盡管開口,他絕對不還價。”
    王景行一聽,眉頭微微皺起。
    如果董建川需要,他肯定會割愛,反正他手上的名家字畫很多。
    但其他人就不行了,以為他現在真的是錢太多。
    問道:“董哥,他和你關係怎麽樣?那幅宋徽宗的書法真跡,我就沒打算出手。”
    董建川一聽就懂了:“我知道了,你不用考慮我,我和孫洪鑫也就點頭之交,就是傳個話而已。”
    沒想到第二天,聽到王景行在金石閣,董建川直接過來:“景行,孫洪鑫他不死心。知道你不願意賣,就想著用別的方式來換。”
    “他手裏頭有不少古玩,我想著,你不是開古玩店的嘛,說不定能有你看得上眼的,所以就又來問問你。”
    王景行聽了,搖搖頭:“董哥,一般的玩意兒我還真看不上。”
    董建川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說:“你先不急著拒絕,孫洪鑫說了,他願意用京城的四合院和你換。”
    “四合院?”王景行非常意外。
    雖然他房子很多,但四合院可不是房子那麽簡單。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京城四合院的價值一直都在穩步上升,升值空間絕對不會比宋徽宗的字小。
    董建川點點頭:“沒錯,孫洪鑫最喜歡的就是瘦金體,他這次可是下了血本。”
    “你別以為他就是個書法協會的會員,其實這家夥非常有錢,比我都有錢。”
    “他在京城收藏了好幾套四合院,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購入的,產權清晰,隨時可以交易。”
    “我知道孫洪鑫的四合院位置都特別好,就在二環內,周邊配套設施齊全。”
    “那些四合院經過他這麽多年的精心打理,保存得相當完好。”
    “你想想,那可是京城的四合院,地段好,又有曆史文化價值,這誘惑可不小吧?”
    “你要是換過來,無論是自己住,還是留作投資,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王景行眼睛微微一亮,這生意可以做:“可以考慮,先去看看房子。剛好前段時間比較忙,去京城玩一趟。”
    董建川站起身來:“沒問題,這事兒包在我身上。你就等著跟他見麵詳談吧。”
    幾天之後,飛往京城的飛機頭等艙內,章雪晴輕聲問道:“你真打算用那幅宋徽宗的字換四合院?”
    王景行握著她的手笑道:“先看看再說,京城的四合院可是稀缺資源,比黃金還保值。”
    他的語氣輕鬆,目光卻透著幾分審慎——那幅宋徽宗的真跡是從津門密室中取出的國寶級藏品,若不是孫洪鑫拿出二環內的核心地段四合院,他斷不會輕易鬆口。
    董建川插話:“孫洪鑫這人有點軸,這輩子就迷瘦金體,聽說你手上有宣和年間的真跡,魂都丟了一半。”
    “他那幾套四合院都是九十年代低價收的,現在可值錢了。”
    “就說什刹海那套,當年八戶人家擠在裏麵,他愣是花了三年時間挨家挨戶做工作,光補償款就砸進去一百多萬,那時候的一百多萬可不得了。”
    下了飛機,一輛勞斯萊斯轎車直接將他們載往什刹海。
    深秋的什刹海泛著漣漪,岸邊的垂柳隨風搖曳,遠處銀錠橋上車水馬龍,老字號“烤肉季”的招牌在陽光下閃爍。
    四合院位於醇親王府東側的一條幽深胡同裏,青石板路泛著包漿。
    門口兩尊石獅雖有些風化,卻依舊威嚴——東側石獅腳下踩著繡球,西側踩著幼獅,典型的“太師少師”造型,暗示屋主曾為朝中重臣。
    跨過半米高的門檻,一座典型的三進四合院映入眼簾。
    迎麵是青磚影壁,中央鑲嵌著“福”字磚雕,周圍環繞著蝙蝠紋,取“五福臨門”之意。
    影壁下方的須彌座上,牡丹花紋雕刻得栩栩如生,花瓣層次分明,甚至能看出匠人運刀時的力度變化。
    章雪晴輕聲驚歎:“這院子真氣派,比電視劇裏的還漂亮。”
    她伸手輕觸影壁,青磚表麵的包漿溫潤如玉,仿佛在訴說百年滄桑。
    孫洪鑫早已等候在四合院內,年近六十的他穿著對襟唐裝,腰間掛著一串老蜜蠟手串。
    見董建川一行三人進來,老遠就伸出雙手:“王老弟,可算把你盼來了!”
    他的聲音帶著老京城的熱情,握手時掌心的老繭蹭得王景行手背微癢。
    眾人打過招呼。
    孫洪鑫頗為自豪地說:“這院子原是清末一位侍郎的宅子,解放後分給了八戶人家,我九五年收的,總共花了兩百多萬,光騰退住戶就用了三年。”
    “您看這門墩,”他指著門口的抱鼓石,“原先是斷的,我從河北收了半塊老門墩,找工匠用糯米漿混合石灰粘起來,您瞧這紋路,是不是嚴絲合縫?”
    穿過前院,中院的正房五間開闊明亮,屋內擺放著一套明式黃花梨家具,條案上供奉著一尊銅佛。”
    “孫洪鑫推開正房的雕花槅扇門,槅扇上的纏枝蓮紋雕刻精美,黃楊木的天然紋理與雕刻線條相得益彰。
    “特殊年代住戶用報紙糊了十年,我揭下來時木紋還新鮮著呢。您看這槅扇的‘步步錦’欞花,每個榫卯都沒動過,全是當年的老工藝。”
    喜歡從透視開始暴富請大家收藏:()從透視開始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