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魏征臉都憋紅了,這是又不按常理出牌

字數:4206   加入書籤

A+A-


    還沒等平民百姓徹底相信,李承乾又說:“以上所說,僅針對土地擁有者和平民百姓!
    特此聲明,不管皇族還是貴勳,以及大地主,全都要按這個規矩納稅。
    商稅從曾經的百之二,提高為十繳其一,針對他國的關稅商稅不變!”
    這句話一出,不管是貴族還是小商人,全都臉色一變,士農工商不是說笑的。
    古代要把商人的地位降低,表麵上說的是商人投機倒把,不視生產很低賤。
    實際上就是因為利益,畢竟錢能通神。
    但,從古至今的事實證明,商人造反是不可能的。
    因此,這部分錢,李承乾一定要弄到手。
    “凡是在互市之中買賣商品,商家都要繳納利益的十分之一,以作為稅賦!
    與之相對,朝廷保證商家的安全,不受地痞流氓威脅,不受其他人所謂的孝敬費影響!
    但凡敢威脅商家,官府必須介入,如有陽奉陰違,剝官奪爵!”
    要收高的稅收,當然要給好處,也是為市場的穩定。
    古人不笨,唐代的時候,都是把商人集中起來收稅。
    你要賣東西,就必須要在規定的地方賣,比如說指定的市場上。
    如此一來,你就逃不過被收稅,隻不過原本是收百分之二。
    而且收了就收了,什麽都不管的,隻要不鬧大就好。
    因此,聽到李承乾這麽說之後,真正的小商人一想,這對自己有好處啊!
    以前朝廷雖然收得少,可給出去的孝敬可一點不少,留在手裏的著實不多,一不小心就會破產。
    現在就不一樣了,隻要給朝廷的,其他的都可以不用管。
    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這時候也基本算清楚了。
    於是……
    “萬歲~萬歲~萬歲~”
    一開始是零星的呼喊,接著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如同浪潮一般,一波接著一波。
    這就是民心,真正的底層民眾之心。
    聽到這一陣陣萬歲的呼喊,李承乾心中點頭,這就是民心可用。
    不管需要十年還是二十年去落實,他都不著急。
    就連後世那個年代,一個義務教育從形成文件到真正落實全國,也是花了一二十年的,何況現在這個時代。
    先立規矩,這些規矩傳出去之後,自然就有得到好處的人遵守。
    一旦得到好處的是人數最多的平民百姓,就算有再大的艱難險阻,也會被時間磨平。
    誰要敢反抗,欺他屠刀不利否?
    隨著水泥的生產普及,道路的交通變化,一切的一切都會變快,未來可期。
    聽了一會兒萬歲的歡呼,李承乾轉身離去。
    大赦天下的聖旨他宣讀完了,還是脫稿演講那種。
    至於正式的下達,按規矩是需要的。
    不過接下來,最重要的又是朝堂扯皮了。
    皇帝登基之後,第一次朝會自然是屬於大朝會,這是不需要額外交代的,而且就是今天。
    因此,李承乾要回去開朝會。
    含元殿,李承乾正式坐在了龍椅上,接受百官的朝拜,改口稱陛下。
    武媚娘宣讀聖旨,冊封李世民為太上皇,長孫無垢為太上皇後。
    這個沒什麽疑問,也無從扯皮,宣讀完了就算數。
    “諸愛卿可有事要報?”李承乾問。
    魏征馬上站了出來:“陛下,按照慣例,陛下應該盡早選秀和正後位……”
    李承乾微微笑了一下,魏征這家夥,還有點意思。
    他還以為,首先發難的是土地的事呢。
    “關於選秀和後位的事情,既然朕已經有了太子妃,那自然就應該是……”
    李承乾話還沒說完,魏征就打斷道:“陛下不可……”
    “有何不可?”李承乾聲音冷了下來。
    “太子妃娘娘,出自給事中,做東宮娘娘尚可,但皇後母儀天下,不可如此草率!
    至於原太子妃娘娘,或可封為貴妃。”
    這個話,誰來說都不算是越權。
    因為封皇後這個位置,事關天下。
    正所謂皇帝無私事,就是這個道理。
    不說別的,就那位目前專門寫起居注的褚遂良,以後就要作為隱形人,跟在他身邊了。
    起居注原則上,不記載皇帝的私事。
    也就是說,隻記朝堂上,或者日常公務之中,皇帝的一切言行舉止。
    在皇權勢微的時候,起居注的官員有時候也會越權。
    把起居注當小說寫,不但會夾雜私人情緒,還會記載一些道聽途說的皇帝私事。
    在原則上,皇帝都不能看起居注的記錄,隻把這種官員當隱形人。
    其中赫赫有名,不但看而且改的,也就是李世民了。
    以至於傳著傳著,變成了李世民改自己的史書。
    李世民幹涉隋史的編著可以,但要改他自己的,不可能。
    史書這東西,本就是後朝書寫前朝,李世民從墳墓裏爬出來改嗎?
    他能爬出來,人家宋朝也不聽他的,唐末亂世幾百年那些亂世朝代也不會聽。
    李承乾的目光,越過眾臣看向蘇亶。
    這位門下省的給事中,低眉順目的站在群臣之中,不仔細看的話,還以為他站著睡著了。
    外在的表現上來看,就像事不關己一樣。
    看來要麽自覺心中有數,要麽不敢表露出任何情緒,以免被彈劾,影響了自家女兒。
    李承乾收回目光,看向魏征,淡淡道:“好一個母儀天下!
    既然是母儀天下,太子妃為何做不得?
    朕庶子李象,太子妃嫁入東宮之後親自撫養,無有偏頗,教育頗好。
    東宮後院之事,整個東宮的家務事,也是太子妃處理,同樣井井有條,從來沒讓朕操心過。
    若說對天下黎民如何,朕也不知道。
    但,難道重新選擇的皇後,你就覺得可以嗎?
    既然隻是母儀天下,為何太子妃不夠格?”
    魏征臉都憋紅了,沒想到李承乾會這麽說,又是不按常理出牌。
    在選皇後的事情,誰還能不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