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官農製正式施行
字數:4176 加入書籤
製度改革終究沒有直接推行下去,需要在吐蕃試行之後再說。
但是義務教育這些政策,卻開始漸漸展開。
有了新製度的衝擊,這些政策,百官已經不怎麽在意了。
反正李承乾那個架勢,如果非要反抗的話,隻怕又是人頭滾滾。
不得不說,雖然李承乾的理念,很多時候他們都不認同,甚至不理解。
但是,大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各方麵變得強大。
百官或者身後的家族,雖然有些損失,可也享受到了更多的便利和好處。
因此,沒人想現在就下去見祖宗。
他們還想活著看看,李承乾究竟會把一切弄成什麽樣子。
是大唐在某個時刻,突然暴露重重矛盾,最後轟然坍塌。
還是真的越來越強,走向了前所未有的超盛世。
看這個似乎始終把平民百姓,放在心裏的皇帝,究竟能不能踐行出他那一套,以民為本的思想。
雖然以民為本,已經提出來上千年了。
但在實際應用上,一直是停留在口頭上,從古至今,隻有這麽一個皇帝,正在踐行以民為本。
在心思各異之中,魏征和李勣出發了。
李承乾沒有去送行,甚至連聖旨都沒有給一道,雙方隻有自己的家人送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官農製徹底踐行。
距離長安最近的皇莊之中,一塊塊地被重新劃分出來。
第一天踐行,有些官員甚至還穿著考究的長袍。
李承乾沒有批評他們,讓他們自己試試長袍好不好用,比他說教更有用。
反正這第一天,基本是用來講解農耕基礎的,幹不了什麽活。
至於指導的人,當然是皇莊原本的雇戶。
在長安這片地方,粗耕的時候,一般都是以牛翻地為主,以鋤頭為輔助。
大量用到鋤頭,一般是中耕的時候,也就是鬆土和除草。
李承乾沒有調撥牛,免得影響別的地方的農耕,現在還是太依賴牛了。
最近這幾年,李承乾也不是什麽都沒做。
比如他讓王玄策出使天竺,更多的就是去找一些生命力頑強的雜草。
那些屬於熱帶的水果,或者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也隻能看南方那邊能不能種植出來。
在目前的時代,柴米油鹽當家,柴放在第一位,是很有道理的。
柴不隻是柴火,也可以通木材,甚至包括雜草。
比如長安,由於居住的人太多,周圍放眼望去,除了人工種植的糧食,簡直如同一片荒漠。
不把那些生命力頑強的雜草帶回來,就別談豬和牛的養殖。
真正讓現在,養不出太多牛的原因,就是因為人們舍不得糧,偏偏又得不到草。
按照李承乾的要求,年紀大一些的用牛來耕地,年紀小一些的就用人來拉犁,互相輔助。
本身皇莊的土地就伺候極好,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對於第一次幹這種活的百官來說,除了一開始的新鮮感和不適感,剩下的就是累、痛!
肩膀痛,手也痛,腳也痛,腰也痛。
除了武將還比較有耐力,文臣們很快就膝蓋發軟,雙手發顫,嬌嫩的手開始出現水泡,渾身汗出如漿。
手是人的第二張臉,從古代貴族開始,以不用做任何活計為上層,保養手就成了常態。
手一伸出來,就知道這個人的生活是好是差。
到了唐代的時候,不管男女,但凡不用幹活的,一般都會留長指甲。
甚至於,已經有了專門的美甲方式。
相對來說,文臣除了尾指,其他手指的指甲相對比較短。
由於要握毛筆書寫,其他幾根手指的指甲太長也不好。
倒是貴族的女子,每一個都必然有長指甲,隻是長度各不相同,會經過精心的修剪和保養。
武將們就不會這樣了,他們天天都要操練,就算是想要把指甲留起來,也做不到。
就連遠古先賢的書裏麵,都從來沒有說過指甲不能剪不能修,可見這個傳統源遠流長。
可現在,他們卻感受到了手指甲的製約。
除了武將還好,文臣們隻能看著遠遠的皇帝,那明黃色的背影,正一人一牛,弄得風生水起。
他們隻能打碎牙往肚子裏咽,慢慢嚐試著幹活。
因為看皇帝那個架勢,就好像他本身就是田間老農,完全沒有違和感。
這其實是因為,李承乾輪回的都是小人物,種地自然是不陌生的。
哪怕幾年沒有幹,但那種身體自然而然的熟悉感,讓他很快就適應了過來。
本身有霸王之武勇加持的力量,幹起來就更加輕鬆了。
他的手也會磨起泡,不過這點傷痛,對他來說就是隔靴之癢,無所謂。
作為皇帝,既然要踐行這套製度,當然要身先士卒。
隻有身先士卒,才無人有話說,必須得跟著幹。
李麗質這邊,李秀寧拉犁鏵,李麗質掌舵。
即便是這樣,也深一下淺一下,甚至會被犁鏵拽倒摔倒。
她的手上,早就已經有了血泡,畢竟女子的皮膚天生就比男子要嬌嫩。
她們兩個,也是距離李承乾最近的。
耕地是真的很痛,也很苦。
可每次看到李承乾,悠哉悠哉的一人一牛耕地,李麗質中就喚起不服輸的念頭。
她不是要跟李承乾比輸贏,而是她心中清楚,自己跟自己姑姑,屬於是站在朝堂上的女官代表。
而這個機會,是李承乾給的。
李承乾沒有可能故意折騰她,但又在朝堂上明明白白的說,她也必須要上。
除了一視同仁之外,應該也是讓百官無話可說。
因此,她不能丟臉。
的確也是如此,當百官看到皇帝都幹得明明白白,李麗質和李秀寧這兩位公主和女國公,都同樣在田地裏幹活。
哪怕再怎麽心不甘情不願,心裏有無數的話想要說,也隻能悶頭幹下去。
反正這個事情,沒有回轉的餘地。
要麽到最後評價為倒數,要麽就得往死裏幹。
就在百官幹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靠近西市的安遠門外,緩緩到來了一支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