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文化部的根和職責

字數:4529   加入書籤

A+A-


    “徐卿,你現在明白,文化部的職責了嗎?”李承乾問。
    “陛下,文化部的職責,應該是傳承並發揚傳統文化吧……”
    徐惠不太自信,但她能想到的也就這樣。
    “不止如此,還得學會讓其他文化本土化!
    比如說佛門,起源於天竺,但本土的佛門又不同於天竺,不管從教義上來說,還是從一些傳說,以及經文。
    把別家的文化,更改並融入華夏的文化,做到雅俗共賞的同時,還得具備傳承的意義。
    這個,才是文化部的根。
    就如同華夏文明,最開始隻是黃河流域的小部落,可隨著曆朝曆代的兼並融合。
    在這一片比原本大了千百倍的土地上,雖然習俗各有不同,土話各有不同,民族各有不同。
    但用著同樣的文字,有著共同的祖先。
    嚴格來說,這就是文化部的功勞。
    隻是在這之前,大家並沒有這個明確的概念,但現在有了!”
    徐惠恍然,百官恍然。
    徐惠激動起來,原來文化部的工作如此的重要。
    原來,這才是文化部的根,這才是文化部的必要性。
    百官也終於明白,為什麽李承乾會分開禮部,成立一個文化部,為什麽寧願提拔三教九流。
    隻因為,他們傳承著多種多樣的文化。
    雖然說,有些文化他們看不上,覺得太過於低端,屬於是市井之輩,流於俗套的一些小玩意兒。
    可是,從傳承華夏文化這個角度說,哪怕是再怎麽俗套的東西,它也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是值得留給子孫後代的。
    這是文治的一部分,是為千秋萬代計,這就是繼先賢之絕學。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先賢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番話,是朕說出來的,雖然一直未解其意,但一直在往這條路上走。
    為天地立心,就是疏通河道,植樹造林,甚至移山填海,讓天地為我所用,以人心代天心,無論任何自然災害,遲早都會克服。
    直到有一天,讓天下雨天就得下雨,讓天晴朗天就得晴朗。
    你們可以認為朕是在說大話,在說空話。
    但朕想說事在人為,朕就要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形成一個穩定的循環。
    人為萬物之靈,了解自然,操縱自然,實現自然的可循環性。
    狼吃羊,羊吃草,他們的排泄物,又讓草木重新生長,這是自然之理。
    一方減少,另一方自然跟著減少。
    總有那麽一些意外,會導致這種平衡被打破。
    此時,就需要人為幹預。
    這就是,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是要給大唐子民,安身立命的能力,讓他們能夠代代傳承,繁衍生息。
    朕一直認為,民強則國富,非民弱則國富,也非民愚則國富。
    藏富於民,將是大唐未來之基本國策。
    哪裏貧窮,就改造哪裏。
    一切變法,都為民富而努力。
    為先賢繼絕學,朕正在做。
    而為萬世開太平,則是以上這三者的成果!”
    徐慧是第一次聽到這番話,甚至因為消息的流傳不便,她是第一次聽到這四句話。
    此刻,她雙眼崇拜的望著李承乾。
    隻有真正站在這朝堂上,她才明白,李承乾究竟有多麽偉大。
    就憑那四句話,就不是一般帝王能夠說出來的。
    再加上那解釋,甚至都不是帝王能說出來的。
    曆朝曆代的帝王,關注的永遠是本身的功績,昏庸點的就隻顧自己享受。
    翻遍史書,隻有李承乾不隻是看到了民,甚至看到了天地本身。
    他要改造天地,還要改造萬民。
    讓天地和人和諧相處,讓萬民享福。
    這樣的理想,不隻是超越曆朝曆代,甚至是想都沒有人想到過。
    百官也是默默低頭,他們越了解李承乾,就越感覺自己不了解李承乾。
    他的思想,他的目光,他的布局,超越了他們的目光,超越了他們的認知,超越了他們的想象。
    這番解答一出來,百官終於有了清晰的認知,原來李承乾想要做到的,是萬古以來,都沒人想到的事情。
    他要的,從來不是空泛的大唐萬世。
    而是真真正正,從各個方麵,去把所有的東西,都改造成萬世大唐的基礎。
    讓哪怕是天災,都無法影響到大唐萬世傳承。
    這格局,已經超越了一切。
    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此時此刻,就算再有私心的百官,麵對如此宏偉的布局和計劃,也難免心潮澎湃,恨不得拋頭顱灑熱血。
    “大唐萬年,陛下萬年!”
    “大唐萬年,陛下萬年!”
    “大唐萬年,陛下萬年!”
    “……”
    前所未有的呼喊聲,猶如要掀翻含元殿。
    李承乾雙手壓了壓,大殿中隨之安靜。
    “朕希望,諸卿與朕共同努力,真正去實現這一切。
    大唐萬年也好,朕萬年也好。
    朕希望,這番話是百姓真心實意喊出來的,而不是你們在這裏喊出來的口號。
    話說回來,文化部的立意有了,根子也有了。
    現在,朕給徐卿布置一個短期任務。
    搜羅天下樂器,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隻要合用就行。
    譜寫宏偉篇章,以樂曲彰顯我大唐各方麵為主。
    無論是歌,還是純粹的樂。
    以我大唐各方麵為主題,以振奮人心為綱要,切忌無病呻吟,霏霏之音與靡靡之音。
    為我盛世大唐而歌,為我大唐萬民而歌,為我大唐守土開疆的士卒而歌,為我大唐百官之勤政而歌,為各行各業而歌,共襄千古未有之盛舉。
    同時,關於民間各種藝術,也別忘了繼承和發揚光大。
    以後,朕將與民共舞與民共歌。
    各種盛事場合,關於各種表演,都得你文化部來負責,有沒有信心做好?”
    “臣,遵旨!”徐惠激動道。
    “鑒於你是第一次幹這種事,文化部也是一個新的東西,朕給你支個招。
    遇到需要各種表演的時候,不管是民間藝人,還是青樓女子,隻要他們所出的節目,有足夠的觀賞性,不管高雅還是俗氣,都應該列為備選。
    當然,可以俗氣,因為雅俗共賞。
    但,不能粗俗和低俗,勿損我大唐顏麵!”
    “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