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李承乾:針對吐蕃,大唐該拿出什麽態度?
字數:4231 加入書籤
“退下吧……”
李承乾點點頭後,又說道:“吐蕃那邊,昨日有信送到,是鬆讚幹布親自寫的。”
聽到李承乾這話,全體百官心神一震。
雖然現在的大唐,稱得上是巨唐,從領土的遼闊來看,起碼相當於四個以上的吐蕃。
即便從人口來看,也差不多是三個吐蕃。
但是對於吐蕃,還是沒人敢小看的。
“這是一封私人的信件,具體內容朕就不說了。
反正他的話裏話外,就是希望我大唐拿出一個態度來。
他說,他也覺得,吐蕃應該是屬於華夏後裔。
但是,畢竟因為地域,隔閡了不知道多少年。
從生活習慣,各種方麵來說,都相差甚遠。
諸位愛卿都可以說說,我大唐該拿出什麽樣的態度來,從而能夠好好的接納他們。”
“陛下,鬆讚幹布實在是太過妄言!
我大唐若不是主動退兵,他鬆讚幹布此時早已亡國,他有何資格說這樣的話?”
“陛下,鬆讚幹布這明顯是試探,但問題是,他現在已經沒有這個資格了才對,屬實是狂妄!”
“鬆讚幹布雖為一代雄主,但說出此言來,莫不是還想要反叛?”
“……”
隨著李承乾的話音落下,大家紛紛發表意見。
語氣之中,高高在上的自信,完全不做任何掩飾。
就像李承乾之前一樣,完全不認為,吐蕃還有掙紮的餘地。
李承乾默默的聽著,並沒有著急著發表意見。
直到在也沒有人說,他才收說道:“諸位愛卿說的不錯,他的確是在試探我大唐。
但是,這個試探是來自於去年,朕跟他會麵的時候,曾經對他說過,吐蕃也算是華夏的遺民。
隻不過因為地域,還有相隔時代久遠的原因,導致各自的發展不同,各方麵也不同。
他在信裏麵,也基本上是這麽說的。
從他的口氣來看,他隻是想要試探,我李承乾說的究竟算不算數。
你們也有人說過,他也算是一代雄主。
他有自己的傲氣,即便是認輸,他也不會真的說自己認輸。
所以,現在的核心是,我大唐的確必須要拿出一個完善的態度來。
這並不是說,若是不完善的態度,他吐蕃就能夠反叛,或者重新和我大唐真刀真槍幹一場。
真正的問題在於,打了之後怎麽辦?
像以前的高句麗,突厥這一類,因為本身是世仇,打了也就打了。
彼此之間,你知我知,誰輸了都不能怪誰,隻為國仇家恨。
隻要做一些宣傳,再加上好的待遇,平民百姓就容易歸心。
另外那些小國,他們的民眾並不多,在大勢之下,無法翻起什麽風浪,隻能是融入。
可是,從曆史的角度看,吐蕃跟我們沒有國仇家恨,往上數也沒有。
雖然說,由於邊境的問題,當年有一些零星的劫掠現象,但那個時候,吐蕃都沒有形成。
後來,吐蕃形成之後,他鬆讚幹布狂妄,強行與我大唐打了一次,但最後是他們失敗。
因此,打是好打,打過去之後不好處理。
就像當年的秦始皇與六國之間,無論對他們的貴族如何好,結果他們從貴族到民間,一直都存在著反抗的情緒。
雖然這是秦始皇自己政策失誤,但不得不說,國仇家恨實在太嚴重了,到了無法消彌的程度。
隻有改朝換代,讓七國都不再存在,一個新的國度出現,仇恨沒有了依附的目標,才能夠漸漸淡化。
這也是為什麽,去年朕會撤兵的原因。
吐蕃有自己信仰的宗教,有自己完整的社會結構,也是一個大國,擁有著上千萬的平民百姓。
為了大唐的安寧,也為了加速的融合,就不能出現滅國的仇恨。
如此,對於我大唐來說將得不償失!”
百官恍然大悟,原來根子在這裏,大家都仔細思考起來。
“陛下,臣認為,不如把他們的重要貴族,包括鬆讚幹布,全都請到長安來生活,效仿當年秦始皇對六國貴族一樣。
雖然方法一樣,但大唐跟秦國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因此,隻要讓他們來長安生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
總而言之,就是他們這一代人去了之後,再加上陛下的政策,隻怕他們自己本土,所有的百姓都會認為,自己就是大唐人了。
既然沒有國仇家恨,這一招完全可行。
而且,能夠完好地得到吐蕃,算給他們一些富貴又何妨?”
“陛下,曾以為,該施以殺雞儆猴之策。
想來無論如何,他們國內也有那種反對的,用於震懾剩下的。
把那種人殺掉,我們隻針對他們的貴族。
如此一來,也上升不到國仇家恨的程度,區區少數人的仇恨,完全無所畏懼。
至於剩下的這些安分的,可以讓他們來我大唐境內做官。
給他們一些副職,讓他們既能夠為大唐效力,又不至於感到被忽略。
借口很簡單,就說他們還不適應大唐的生活,你要好好為大唐效力,以後一樣可以升官,一視同仁。
當然,是不是真要一視同仁,一切以陛下為主。
如此一來,也給吐蕃百姓樹立了榜樣,讓他們知道,大唐並沒有對他們區別對待,甚至是幫助他們的。
估計隻要區區一二十年,吐蕃就會徹底落入大唐的掌控中。
這裏麵那些零星的,還想要做點什麽的,完全可以時不時就拉出來殺雞儆猴一下。”
“陛下,臣以為,沒必要讓他們來大唐之中,就讓他們在吐蕃又如何?
一方麵,他們可以繼續做吐蕃人的精神支柱,也宣揚我大唐的仁德。
另一方麵,隻要我等收繳了兵權,他們就翻不起風浪。
想要合並融入,總不能連兵權都不交!
隻要他們沒有了兵權,再推行陛下的新政,他們的百姓就會感恩戴德。
甚至可能都不要二十年,他們這批貴族就再也指揮不動任何人。
他們就隻是有點錢的富家翁,什麽都做不了。
反倒是引入長安來,會讓他們多心,會讓一部分人有了反叛的心思。
我大唐雖然不怕,可就像陛下所言,終究是有礙融合,可能需要加倍的努力和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