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各部改革(中)
字數:4617 加入書籤
“接下來是工部,工部的職能太過於龐大臃腫,不適合接下來的發展。
所以,拆分為城鄉建設部,水利部,交通運輸部!
原本歸工部管轄的,工匠方麵的事務,全部歸另一部,叫做國家科學院。
國家科學院,專職於研究各種,內部可以因分工不同或者研究方向不同而分化。
總體來講,原本的工部,以後執掌建設。
關於水利的,關於交通運輸方向的,關於建城或者建村的。
科學院獨立出來,作為一個純粹的研究部門。
段綸,你選哪一個?”李承乾問。
段綸如果不是李承乾賜藥,早就已經死了。
他這條命,算是李承乾給的。
“臣,可以選擇科學院院長嗎?”段綸理解能力很好。
“為何?
朕的意思是,以後的科學院就是一個純粹的研究部門。
某種意義上來說,雖然直接和朕負責,但卻沒有任何權利。
唯一的權利,可能就是伸手向財政部要錢。
當然了,發明專利賣出去那一套,也算是科學院的進項。
隻不過,能不能賣怎麽賣,由朕說了算。”
“不瞞陛下,臣現在越來越喜歡發明這方麵了。”
段綸確實是越來越喜歡了,甚至不喜歡處理一般的公務。
因為他覺得,發明創造,常常能見到新的東西。
雖然他不屬於工匠,但是,他喜歡那種驚喜的感覺。
到了他這個歲數,也不是那麽喜歡往上爬,反正也爬不動了。
還不如頤養天年的同時,好好見識一下大唐的日新月異。
而大唐的日新月異,他覺得以後是科學院說了算。
“好,那麽你以後就隻是科學院的院長!
你統領工部現在所有工匠,專職發明創造還有改良,入目所見的一切實物。
不管是糧食的生產,果蔬的培養,還是格物的造物,全部歸你管轄!”
“臣遵旨!”
“那麽城鄉建設部,水利部,還有交通運輸部,哪位愛卿來選?
城鄉建設部,主要是為大唐的未來規劃。
比方說,哪些地方可以建城,哪些地方可以建村,哪些地方需要保留下來,原因是什麽。
還有未來,由於人口的變多,需要監督房地產市場,監督建築行業,製定這方麵的政策。
這個部門,可是個大大的實權部門,因為未來的大唐發展,離不開這個部門。
水利部,各地關於水源的開發利用節約保護,防洪排澇抗旱,全國一切水利設施的管轄以及維護,保護以及利用。
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麽實權,甚至好像有點多餘。
但是這個部門,關係到千秋萬代,沒你們想的那麽簡單。
交通運輸部,製定交通方麵的一切律法,所有道路的重修重建,道路的規劃,還有貨運車輛的管理。
凡是一切關係到交通方麵的事情,都歸這個部門管理。
有哪三位愛卿願意?”
“臣,馬周,願意擔任交通運輸部部長。”
馬周的壓力山大,因為他覺得李承乾把自己提高了。
可是,上麵又有房玄齡壓著,所以他除了默默做自己該做的事,根本就沒有一點丞相的意思,李承乾也沒說讓他做丞相。
聽到這個交通運輸部,他覺得這方麵還比較符合自己。
正好,自己幹脆專職這方麵。
“可以!”李承乾點頭答應下來。
馬周畢竟是寫過《儀製令》的人,這算是第一部交通規則,也確實有這方麵的天賦。
“水利部和城鄉建設部,哪位愛卿來?”李承乾問。
這水利部聽起來不太靠譜,城鄉建設部,讓百官卻沒法理解。
在建村跟建城,有什麽好說的嗎?
建村的話,一般完全是個人行為。
比方說,在戰亂的時候,一群人跑到某個地方。
尤其是那種荒郊野外或者什麽山林裏麵。
覺得那個地方能夠躲避戰亂,而且也能夠自給自足,於是就開始修建房屋,最終成為一個村子。
在新朝建立之後,如果被找到了,那就登記在冊,直接歸附王化。
至於建城,這可不是個小問題。
曆朝曆代以來,除了一些新的區域,城池都是一直存在。
除非隨著滄海桑田,導致河流改道,或者是各種自然原因,已經讓當地沒辦法再生存。
否則,不管到了哪個朝代,城池都是不變的,無非就是修繕。
這個東西聽起來,好像也不靠譜。
“段綸,下朝之後你給朕推薦兩個!”李承乾道。
“……遵旨!”
段綸也無語,這可是吃力不討好的事,但卻必須得答應下來。
李承乾也有點麻了,像什麽公安部那些,他完全不想說。
因為現在,還沒有改革兵製,說出來會引發混亂的。
暫時,就先定下這些來吧。
“今天就到這裏,各新的部門部長,都下去做準備。
按照朕的要求,重新和原本的各部尚書劃分權力。
相應的職能部門,也各自在皇城之中組建,原本各種下麵的職能部門,跟哪方麵相關的,就劃撥到哪方麵。
各部的部長和院長等,確定自己想要得到的部門後,寫上一份奏疏,呈上來給朕。
等批準之後,就開始正式劃分。
朕這裏,還有多個部門需要劃分。
所以,諸位武將不用擔心。
大約在明年開春之後,等這一批新職能部門劃分完畢。
再加上明年舉行第一次考公,各部門自己錄取,重新履職之後,朕會給你們機會。”
武將們眼中的火焰瞬間熄滅,本來以為今天能撈到事做,沒想到得等明年了。
李承乾也是有點煩躁,因為接下來有得忙了。
各部門劃分好之後,下麵的那些亂七八糟的部門,都需要合並或者拆解。
接下來,到處都是瑣事,夠他折騰的了。
想要成立一個新的製度,需要的是磨合劃分,不能一蹴而就。
不說官員不夠,官員們自己也需要時間去適應。
每一個新的部門,也需要李承乾去規劃。
他不是萬能的,也不是什麽過目不忘,也會怕自己是不是有地方沒有想到。
所以,也就大概劃分了三分之一左右,就不敢再繼續下去了。
因為就這樣,都還有四個部級部門,現在還沒有部長。
他還強行要唐儉跟段綸自己推薦,免得有人不想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