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財政部長杜如晦

字數:4593   加入書籤

A+A-


    “再來,朕打算以後的皇帝都五十歲就退休。
    在精力旺盛的年紀,好好帶好下一代,好好的執政。
    五十歲以後,該享受就去享受,但必須要退下來再去享受。
    退下來的皇帝,如果在皇位上做得好,自然也有一定的權威,能夠指點下一代的錯誤。
    若是某一任皇帝不舍得退下來,除非他能夠超越朕的成就,否則百官都會讓他退下來,他做不到為所欲為。
    何況,真正經曆過這種高壓前半生的皇帝,又不擔心身後事,隻怕大多數都巴不得退下來。
    從此以後,隻需要享受就行了,又不需要擔心被囚禁,或者被暗害,還不用繼續把整個國家的擔子放在肩膀上,何樂而不為?
    民間沒有造反的土壤,軍隊沒有造反的土壤,百官沒有造反的土壤,皇族自身也沒有造反的土壤。
    除非世界格局變得連朕都猜不透了,何人還能夠造反?”
    李象心悅誠服,這是真機關算盡了。
    不需要防備任何人,所有人都隻能老老實實的做事,明明白白的去爭。
    失敗了不用擔心其他,成功了更多的是承擔責任。
    造反的土壤都不存在了,還造什麽反?
    “哪怕是後宮,這剩下的唯一一處,朕也做了相應的防備,那就是東西兩宮皇後。
    他們一個相當於代表朝堂,一個相當於代表民間,她們在階級上天然就是對立的。
    皇帝厲害的時候,他們隻能相安無事,因為彼此沒有利益衝突。
    皇帝弱勢的時候,她們也能相互製約。
    天然的階級對立,她們不可能一條心。
    下一代皇帝來說,也不一定是他們的兒子,自然也不一定跟她們一條心。
    一個皇後代表的是朝堂百官的無形利益,一個皇後是皇帝自己選自己最喜歡的,這也是一種對立。
    唯一要防備的就是,某個皇後早早的就先去了,或者某個子孫,偏偏就要重新子立一個皇後。
    隻要不是特別早的先去,那就基本代表,會在位置上迎接下一代皇帝的上位。
    她們就可以跟著自己的兒子,或者跟著她們的丈夫,去過自己的生活了。
    這方麵,也有朕提出來的基因論,想來後代皇帝是會考慮的,比方關於長壽基因方麵。
    人生在世,意外無處不在。
    誰又能真正的,計算好千秋萬代呢?
    朕能夠在位置上,把這些做出來,讓所有的權力都得到製衡,同時又不影響皇帝和皇家高高在上,已經是傾盡所有了。
    其他的,兒孫自有兒孫福,朕雙眼一閉管不了。”
    “父皇,您肯定能千秋鼎盛,福壽延綿……”李象真誠道。
    “你可別誇我,我不信什麽長生,我也不需要長生不老。
    人活在這個世上,留下自己的足跡就夠了。
    人的死亡,分為三種!
    第一種,身體死了,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死了。
    第二種,認識你的人,都已經不記得你了,不再提起你了。
    第三種,任何地方,都再也沒有了你的蹤跡。
    不管是你刻在某顆石頭上的紋路,還是你在某處寫下的東西。
    所以,為什麽我們要求身後名,就是因為身後名是最長久的。
    身後名,如果足夠強大,能夠讓你被世世代代傳唱。
    甚至可能會越來越神話,最終在某個時代,由於某些原因被封神。
    如此一來,信仰香火不斷,曆史記載就不會斷。
    曆史記載不斷,那麽這個人就會永遠存在下去。
    所以,如果真的想長生,求身後名是最快達到的途徑。
    象兒,你記住,人活在這個世上,不要聽別人的詆毀,也不要聽別人的誇獎。
    你真正要聽的,是你自己的心聲。
    你,想要做什麽?想要得到什麽!
    隻要沒有妄念,你具備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前置條件。”
    “父皇,我才明白的!”
    “好,最近朕想了想,原本我皇族的及冠之年,是在二十歲。
    甚至如果有那個必要,最早十三歲也可。
    向你父皇我,因為當年在最開始的時候,你皇爺爺還是很中意我的。
    為了及早的培養我,再加上那時候你也要出生了,所以我十二歲就加冠了。
    但如果沒有這些特殊的因素,一般是在十八到二十歲加冠。
    像民間,由於各方麵的因素,壽命比較短暫,所以一般十五歲左右加冠。
    朕覺得,也沒必要那麽早,但二十歲也比較晚了,十八歲吧!
    在你十八歲的時候,也就是後年,朕給你加冠封王!”
    加冠在古代,本質上就代表大人承認孩子成年了。
    這種承認,一方麵意味著孩子能夠獨立自主。
    另一方麵也意味著,開始分家產了。
    李象恭敬道:“全憑父皇做主!”
    “好……”
    接下來的日子,李承乾非常的忙碌。
    因為每一個新的部門,需要磨合跟分化。
    各種各樣的問題,可謂是千頭萬緒。
    就在這種忙忙碌碌之中,乾元六年眼看就要過去了。
    今天,是乾元六年最後一次朝會,是用來總結的。
    新任財政部長杜如晦,正在朝堂上侃侃而談。
    沒錯,就是杜如晦,李承乾把他給複活了。
    當初劃分新部門的時候,財政部沒有人接手。
    人人都以為,財政部就是一個出錢的部門,這要是算錯了賬,或者是伸了手。
    甚至,哪怕是手下人伸了手。
    一不小心,被李承乾給逮到的話,那就完蛋了。
    所以,人人都不想沾染。
    李承乾讓唐儉給他推薦,唐儉倒是照做了。
    可推薦的人,李承乾想來想去都不滿意。
    更何況,這個部門太重要了,的確必須要忠心一點的。
    思來想去,李承乾突然想到杜荷。
    他能把銀行給弄起來,能把商業方麵弄起來,算數方麵是絕對不差的。
    但是,銀行也很重要,商業部也很重要。
    一般來說,很多天賦都是有繼承屬性在的。
    無非就是,有的沒能繼承,有的繼承到了。
    就好像扶蘇,看起來他的仁慈不知道繼承了誰,但很難說不是繼承的秦始皇。
    畢竟,秦始皇的殘暴,隻在於他的手段,而不在於他的心態。
    從心態來說,他其實也很仁慈。
    要不然,幹嘛管邊境百姓的死活,幹嘛隻是把六國貴族給弄到鹹陽來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