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洛陽水災,如約而來
字數:4582 加入書籤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百官無話可說,他們也不知道,李承乾又是在下一盤大棋。
集中養殖這個事情,看起來是破壞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畢竟到那個時候,就會形成百姓自己的成本更高,集中養殖的成本更低,以至於百姓自己的沒有市場。
但這其實不要緊,百姓自己養殖的沒有市場,他們會自然的流動,去其他的行業發光發熱,不用再禁錮在土地上,也不用再繼續自給自足。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雖然很穩定,對災害卻沒有任何抗衡能力。
並且,對國家的發展沒有任何好處。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代表的是安定和固步自封。
能夠創造的價值很低很低,很多東西根本就流動不起來,國家自然也就收不上來稅。
站在國家層麵的考量,每一個政策必然會傷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能夠做到平衡就已經是最好的了。
“既然這件事情沒有問題,那就來說第二個事情。
蝗災既然已經實現了,那朕說的水災,也很可能出現。
會發生水災的,要麽是南方,要麽就是黃河流域。
長江流域,雖然也會發生水災。
但是由於地形問題,長江流域大多數都是高山,除了一些特定的區域,很難形成巨大的洪澇。
除非是那種什麽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情況。
朕對著地圖看了很久,發現最有可能出現巨大水患災害的,應該是洛陽那一片。
洛陽地處黃河兩岸,又是在黃河的中遊,在地理上非常的危險。
所以,接下來尤其要注意。
若是黃河上遊,出現連綿不絕的降雨,或者洛陽周邊的黃河水位,出現異常的上漲。
當地的官員,一定要及時防備。
不隻是要加固河堤,最重要的是要疏散民眾。
有一些動不了的財產,實在因為天災無法抗衡,出現了損失,朕可以不計較。
財政部這邊,進行必要的匯算,該補貼多少就補貼多少,盡快加速重建就好。
但是,如果出現了大量的百姓傷亡,或者流離失所的情況!
朕不管當地的官員,是不是盡忠職守!
要麽,全給朕去黃河的堤岸上,被黃河水埋葬。
要麽,別怪朕秋後算賬!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純底是人,人地皆失!
朕希望,爾等都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在朕的統治之下,絕不允許再出現天災引起的流民。
但朕可不是說,讓爾等瞞著朕,甚至在路上暗戳戳的截殺百姓。
以前的事情,自古以來的所謂方法,在朕這裏,全都是狗屁。
錯就是錯,對就是對,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朕的百業衛,會牢牢的盯住那些易發生水患的區域。
一旦有流民出現,當地的官府卻失職,沒有誰能夠瞞著朕。
不相信的話,爾等可以試試!
到時候,無限追責製度已啟動,不管是爾等在朝堂上這些官員,還是地方官員,一個都跑不掉。
還有,必須要管理好言論。
若是讓朕聽到一些,諸如皇帝失德之類的言論,朕絕不會輕饒!”
百官心中一凝,背上再次開始隱隱冒汗。
如果說,一開始李承乾的權威,來自於他那二十萬鬼神大軍,是讓人無法反抗之下的聽從。
那現在他的權威,已經延伸到他一次次正確的決定上。
這樣的皇帝,就算是對百官不好,也稱得上是英明神武。
而英明神武的皇帝,不但強勢,可都是會動刀的。
既然皇帝提出,要重點關注洛陽那一片,那就得真正的重點關注。
要不然,一旦洛陽出了事,隻怕真要殺個人頭滾滾了。
洛陽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的。
那裏不但是交通要道,也是長安出了問題之後,去就食的地方,洛陽不允許出任何問題。
李承乾之所以要重點提出來,一方麵他知道出問題的就是洛陽。
另一方麵,他準備借助這次機會,開始改革軍隊了。
現在的軍隊,類似於秦朝時候的耕戰類型。
平時耕種,戰爭的時候再拉出來打仗。
如此一來,在軍隊糧草的消耗上,就要小得多了,他們可以自給自足。
但這樣的軍隊,弊端也異常的明顯。
一方麵,久不打仗的話,戰鬥力就會下降。
另一方麵,容易出現私軍,到時候那些軍隊就隻聽長官的。
最後,還容易吃空餉和被剝削,形成隱形的軍戶。
曆史上的大唐後期,會越來越衰弱,跟這個折衝府類型的軍隊製度不無關係。
承平太久,軍隊的戰鬥力嚴重下降,又被剝削,離心離德,自然就不好管了。
蝗災可以靠民眾去吃,水災一旦出現,是必然會出現一片澤國的。
到那個時候,就有由頭去整治軍隊了。
對軍隊開刀,李承乾已經想了好久了,隻不過一直沒有合適的時機。
現在,朝堂上的部門進行了改革,也可以把軍隊獨立出來了。
同時,朝堂上的一些將領,無仗可打的情況下,也有了去處。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在李承乾這裏不存在,每個人都應該發光發熱,為大唐燃燒殆盡。
“今天的朝會就到這裏,退朝吧!”
時間一天天過去,洪災如約而來。
李承乾引起的蝴蝶效應,再怎麽牛逼,也影響不了氣候。
除非有一天,他讓大唐進入工業時代,就像後世那樣,才能夠真正影響到氣候。
現在嘛,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管不著的。
所以,洪災並沒有因為其他原因,而出現推遲或者提前。
這次洪災,在曆史上來說,記載是失蹤和死亡六千多人。
畢竟是出現在洛陽那一片,而洛陽現在是除了長安之外,可謂全大唐最繁華的地方。
在李承乾的密切關注之中,引發洪災的黃河,依然是泛濫了。
除了沒有泛濫成災的蝗蟲,這是李承乾上位以來,第一次真正可以動搖統治根基的大災害。
這一次,由於提前就有預防。
在洪災發生的第一時間,洛陽周邊的糧草就開始調動,順著漕運的河流,朝著洛陽挺進。
同時,本來已經派往西藏那邊的十萬鬼神大軍,悄無聲息的消失在了西藏。
李承乾抽空去了一趟長安城外,把他們全部召集回來,也朝著洛陽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