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無限追責製度啟動

字數:4706   加入書籤

A+A-


    時間一天天過去,朝廷加班加點運轉了差不多一個月,洛陽的水災終於過去了。
    單純隻是洪水來說,其實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
    隻不過,災後的重建,還有各種損失的統計,以及各種各樣的問題,後續的處理,也是需要時間的。
    眼看距離下一次正常朝會還有五天,李承乾給百官放了假,讓他們輪流值班,休息好這五天。
    五天之後,大朝會如約而開。
    今天朝堂上的氣氛很壓抑,其實百官心裏都清楚,這一次又搞砸了。
    如果不是李承乾的鬼神軍團參與,損失不知道有多嚴重。
    同時,也暴露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些問題,是本不應該存在的。
    所以,在匯報完基本的日常事務之後,百官全都寂靜無聲,李承乾也不說話。
    大家都知道,是到秋後算賬的時刻了。
    終於,李承乾說話了。
    聲音很輕柔,但又似乎震耳欲聾。
    “天災,曆朝曆代,不管是從古至今,還是從今往後,都是不可能避免的。
    說一句粗俗的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誰管得著?
    野獸在麵對天災的時候,除了逃命,就是靠著一代代遺傳下來的生存技巧,剩下的都看天。
    草木在麵對天災的時候,由於無法移動,隻能任憑摧殘,最後憑著頑強的生命力,重新發展起來。
    人,跟它們都不一樣。
    人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預測到天災,甚至提前防備天災。
    蝗災,輕輕鬆鬆就過去了,那是因為不管對百姓也好,對百官也好,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不管是為了地裏的莊稼,還是為了那點口腹之欲,大家都積極響應。
    靠著從者如雲,基本沒有造成任何不好的影響。
    可這次水災,卻暴露了太多太多的問題。
    發國難財,強搶民女,欺壓百姓,不願掏出糧食,甚至對於救災,都按照往常一樣,弄一些清湯寡水的稀粥,讓多數百姓不至於完全餓死就行。
    就這,這是對待災民的態度?
    災民房子被衝毀了,趴在木頭上求生,沒有人管。
    災民土地被毀了,弄一些粥鋪,就這麽把他們半死不活的吊著,偶爾死一些,隻怕某些人還鬆口氣。
    若是一些真正的善人,自作主張也就罷了。
    但,作為大唐的官員,作為官府都如此做。
    他們在害怕什麽,你們在害怕什麽?
    害怕他們一看沒有任何希望,有人登高一呼嗎?
    害怕災民真正暴亂起來,不管他們是什麽天王老子,直接殺入他們府上搶糧嗎?
    朕能夠想到的,這種粥鋪的作用,好像就隻有這個。
    這不是對他們好,而是不得已之下的妥協,是某些人在害怕。
    畢竟,不管爾等百官,還是朕這個皇帝。
    去掉諸如天然感應一類的說法,大家都是人。
    一刀下來,該傷也得傷,該死還是會死。
    如此作派,爾等有臉說什麽大唐盛世?”
    李承乾的聲音很輕柔,但百官卻噤若寒蟬。
    誰都知道,這肯定是發火的前兆,雷霆到來之前的醞釀。
    百官不說話,李承乾繼續說:“偃師縣縣令,無視政令,一己之私未有提前疏散群眾百姓。
    導致城池被淹沒,百姓流離失所。
    傷亡雖然暫時未成統計好,但絕不在少數。
    即便傷亡很少,但無視政令,掉以輕心。
    隻縣令不為人子,本人押赴長安,驗明正身後,即刻問斬。
    其族係之內,三代不得擁有官身,不得進入任何一部為吏!
    隻允許其為民,三代之後解禁。
    若已經擁有官身或者為吏者,全部撤職查辦,若有違法,必追究到底。
    鞏縣縣令,未做好防範措施,導致糧倉被淹沒。
    不過,其之後的做法比較妥當,至少拯救了黎民百姓。
    因此,撤職,其他不做追究。
    閿鄉縣縣令,在洪水阻塞要道之後,組織當地民眾積極泄洪。
    雖然由於人力無法對抗天災,導致收效甚微。
    但,已經做到一個縣令的本分。
    考察其功績,查找其過失。
    若前者大,升入大縣,成其六品縣令。
    若後者大,不予升遷,功過相抵。
    嵩陽縣令……”
    李承乾一口氣,說了十多個相應縣令的處置。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百官紛紛恭維,一點兒都不敢挑刺。
    李承乾麵無表情,繼續說:“鄭州刺史第二子,大發國難財,勾結當地糧商,進行低買高賣,甚至強買強賣,國難之際大肆斂財。
    此子押到長安問斬,鄭州刺史撤職查辦,追查到底。
    褚遂良,鄭州的新刺史,你們吏部看著辦。”
    “臣,遵旨……”
    “熊州張家,當地最大的寒門,在水災期間,強行購買民女,甚至可以說是強搶。
    雖然其爪牙,已經被朕的鬼神軍團就地處決,但張家還沒有處置。
    李秀寧,命令當地折衝府,張家滿門男丁全部斬立決。
    至於女眷,若同樣有在當地囂張跋扈者,也全部處斬。
    剩餘女眷,抄家之後,給她們留下一般百姓十年的吃喝用度所需花銷,餘者全部充入財政部。”
    “遵旨!”李秀寧抱拳道。
    “河南府……”
    李承乾的語氣平淡,卻是如同蘊含天威的審判。
    每一句話從他嘴裏吐出,都是一條人命或者一家人命。
    李承乾就像是眼前有文書照著念一樣,前前後後,處置了十七個寒門,十二個縣令,三個州刺史,這才終於停了下來。
    百官們身上一會兒冷,一會兒熱。
    熱是因為忍不住冒汗,冷是因為已經有了電扇的大殿中,那電扇的風給吹的。
    要不回去好好調理一下,說不定有些人都得生病。
    可在這一刻,他們更多的是膽寒。
    因為,李承乾又開始動刀了。
    拿起放在旁邊的水杯喝了一口,李承乾繼續說:“以上這些人,全部查清楚,他們背後究竟和誰有勾結。
    不管是誰,與他們同罪。
    這也算是,無限追責製度第一次執行!
    李秀寧,這個給你執行!”
    “遵旨!”
    這句話一出,就相當於是說,你們這些朝堂上的官員,跟他們說是有牽扯。
    那不好意思,公事公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