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岩壁藏圖
字數:3402 加入書籤
晨曦映在南坡岩壁上的光影持續了不到半刻鍾。陳青山顧不得披上外袍,赤著腳衝出祠堂,踩著露水往南坡奔去。山間的晨霧像活物般在他麵前分開,又在身後合攏,仿佛在遮掩著什麽。
那麵岩壁遠看平平無奇,走近才能發現石麵上布滿了細如發絲的刻痕。陳青山用指尖輕撫那些紋路,觸感冰涼濕潤,像是剛剛被人用冰水衝洗過。當第一縷陽光直射岩壁時,刻痕突然吸收光線,在石麵上投射出一幅微縮的山脈地形圖。
"這是......"陳青山從腰間解下玉佩按在岩壁上。玉麵上的家紋與地形圖中的某個標記完美重合,那位置既不是天池也不是雪狼穀,而是長白山十六峰中最不起眼的玉柱峰。
岩壁上的刻痕開始滲出露珠。水珠沿著特定路線流動,逐漸匯成七個滿文字:"午時三刻,峰頂見月"。陳青山猛然想起,今日正是夏至——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也是太叔公在航海日誌裏多次提到的關鍵日期。
回屯路上,陳青山發現山澗裏的水全部倒流。原本向東的溪水此刻正往山頂方向逆湧,水花濺在岸邊的野花上,花瓣立刻結出冰晶。老薩滿蹲在溪邊,用骨杖挑起一朵冰花對著陽光細看,花蕊裏凍著粒芝麻大的翡翠碎屑。
"山髓晶的餘渣。"老薩滿將冰花按在陳青山手背,冰晶融化後在他皮膚上留下淡綠色的痕跡,"太叔公在引你去玉柱峰。"
祠堂裏的銅鏡不知何時蒙上了霜。陳青山用袖口擦拭鏡麵,霜花褪去後現出玉柱峰的景象——峰頂的岩石排列成了北鬥七星狀,最末那顆"星"的位置坐著一個模糊的人影,膝上橫著一把青銅劍。
正午時分,陳青山獨自登上玉柱峰。峰頂的岩石在陽光下泛著金屬的光澤,每一塊石麵上都刻著與南坡岩壁相似的細密紋路。當他走到第七塊岩石前時,發現石麵上有個玉佩形狀的凹槽,大小與他祖傳的玉佩完全一致。
玉佩嵌入凹槽的瞬間,七塊岩石同時移動,露出中間的石匣。匣中鋪著已經發黑的熊皮,上麵放著三樣物件:一塊刻滿符文的龜甲,半截燒焦的德文筆記,以及一把老式黃銅鑰匙。
龜甲上的符文在陽光下漸漸融化,變成液體滲入石匣底部。陳青山湊近看去,發現匣底刻著幅精細的航海圖——從長白山到南極的航線上,標注著十二個骷髏標記,每一個標記旁邊都畫著一個小巧的銅人圖案。
"原來如此。"陳青山突然明白了太叔公的布局。十二尊銅人不僅是運輸工具,更是移動的陣眼,它們帶著長白山龍脈的靈氣周遊世界,最終在南極組成那個巨大的煉金陣。
燒焦的筆記殘頁上隻剩幾行可辨的文字:"......冰城非終點,銅人不過橋......真器在......"關鍵部分被火焰吞噬。陳青山翻到背麵,發現用密文寫著一串數字:三七二十一,轉七見三。
黃銅鑰匙柄上刻著個微型雙頭鷹徽記。當陳青山將它舉到眼前時,鑰匙突然變得滾燙,柄部裂開露出裏麵藏著的紙條——太叔公用朱砂寫著:"吉林機器局地庫,丙列七櫃"。
下山時天色已晚。陳青山在屯口遇見一個陌生老者,穿著光緒年間的舊式長衫,手裏提著一盞銅燈。老者不發一言,隻是將燈遞給陳青山就轉身離去。燈座底部刻著"宣統元年吉林官造",燈芯卻燃著不正常的青白色火焰。
祠堂裏,老薩滿正在用骨杖丈量那日蘇的翡翠右臂。靛藍色的紋路已經消退大半,但小臂上多了一個銅錢大小的烙印,形如縮小的山髓晶。
"鑰匙是地庫的引子。"老薩滿查看黃銅鑰匙後斷言,"但需要血脈喚醒。"
次日黎明,陳青山帶著鑰匙來到吉林機器局舊址。這座洋務運動時期建造的軍械庫早已荒廢,但地庫鐵門上的雙頭鷹徽記依然清晰。他將鑰匙插入鎖孔,同時割破手指讓血滴在鑰匙柄上。
鎖芯轉動的聲響如同老舊的齒輪在呻吟。地庫門開時,撲麵而來的不是黴味,而是濃鬱的血腥氣——三百口縮小版的青銅棺整齊排列在地庫中,每口棺蓋上都刻著守山人的名字。
丙列七櫃是個不起眼的鐵皮箱。陳青山輸入"三七二十一"的密碼後,箱中現出一塊晶瑩剔透的冰晶,晶體內封存著滴暗紅色的血。冰晶旁的字條上寫著:"延鶴心血,釘魂餘韻"。
冰晶接觸空氣的瞬間就開始融化。血滴落在陳青山手中的鎮山釘上,釘尾銅鈴突然自鳴,聲波震得地庫裏的青銅棺集體顫動。棺蓋縫隙中滲出黑紅色的霧氣,在空中組成長白山龍脈的立體圖影。
圖影中七條主脈的靈氣流動突然加速,在玉柱峰位置形成一個漩渦。漩渦中心浮現出太叔公的虛影,他手中捧著的不是翡翠板,而是一塊刻著符文的青銅鏡殘片。
"真器在鏡。"虛影的聲音在地庫中回蕩,"三百守山人的精氣,養的是這麵鎮山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青山回到長白山時正值月圓。玉柱峰頂的北鬥石陣再次開啟,這次石匣中多了塊青銅鏡殘片——與太叔公虛影所持的一模一樣。當殘片貼近銅鏡時,鏡麵突然變得如同水銀,映出的不是陳青山的倒影,而是南極冰層下的景象。
三百口青銅棺的棺蓋全部開啟,但裏麵空空如也。冰鷹號的殘骸正在緩緩下沉,船艏的雙頭鷹徽記上站著一個穿清朝官服的身影,手中捧著完整的青銅鏡。
"釘魂歸位,鏡魂始出。"老薩滿的骨杖點在銅鏡邊緣,"太叔公當年分藏的不止是釘魂。"
陳青山將鎮山釘按在銅鏡上。釘尖山髓晶的紅光與鏡麵銀輝交織,在祠堂地麵投下清晰的地圖——長白山與南極之間連著十二道紅線,每一道紅線上都串著七個光點。
"是銅人走過的路。"那日蘇的翡翠手臂突然發出脆響,表皮剝落露出底下新生的皮膚,"它們在七個地方都留下了山髓晶。"
銅鏡裏的景象再次變化。穿清朝官服的身影舉起青銅鏡,鏡麵反射出的不是冰原,而是長白山北坡的一個無名山洞。洞壁上刻著的符文正隨著月光流轉,逐漸組成完整的煉金陣圖。
陳青山想起南坡岩壁上的刻痕。兩處符文雖然相似,但北坡洞壁上的明顯多了些東西——陣圖邊緣刻著十二個小巧的銅人浮雕,每一個銅人胸口都鑲著山髓晶碎片。
"明日進洞。"老薩滿收起骨杖,"月圓之夜,鏡魂會引路。"
當夜陳青山夢見太叔公站在冰原上,手中的青銅鏡映出上百個守山人的麵容。每個人耳後都刻著銅人編號,最後那個正是祠堂裏老船夫的樣貌。夢醒時,枕邊多了一塊冰涼的銅牌,牌麵刻著"終局非終"四個字。
喜歡長白山老林子裏的故事請大家收藏:()長白山老林子裏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