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昆侖遺蹤
字數:3653 加入書籤
山神廟的油燈在子夜時分突然爆了個燈花。陳青山從夢中驚醒,發現懷中的青銅鼓正在微微發燙。鼓麵山髓晶裏封存的那滴血,此刻竟在晶體內緩緩流動,勾勒出連綿的山勢輪廓。
"是昆侖山。"守廟老漢不知何時站在門邊,煙鍋裏的火光映著他臉上縱橫的溝壑,"老薩滿臨終前托我告訴你,西王母國的入口在雪線以上七裏處。"
那日蘇的翡翠手突然發出脆響。他扒開繃帶,發現小臂皮膚下浮現出陌生的紋路——不是孔雀紋,而是某種古老的星圖。當星圖與青銅鼓的鼓麵對照時,七個光點正好對應長白山被嫁接的龍脈節點。
晨光微曦時,三人收拾行裝準備西行。孫二瘸子從廟後牽出三匹矮腳馬,馬鞍上烙著吉林機器局的徽記。"十年前有個穿灰布衫的先生,"他拍打著馬脖子,"讓我把這些馬養在山神廟,說日後自有大用。"
陳青山檢查馬鞍袋,發現裏麵整齊碼放著:七包用油紙裹著的山參、三把刻滿符文的獵刀、十二個裝滿黑狗血的皮囊。最底層壓著半張發黃的照片——年輕的太叔公站在某座雪峰前,身後岩壁上刻著巨大的雙環符號。
"這是祁連山主峰。"老漢的煙杆點在照片角落,"光緒三十四年冬,陳把總在這截住了運往西域的最後一批銅人。"
西行的第七日,戈壁上的熱浪扭曲了遠處的山影。那日蘇的翡翠手突然指向西北方:"有銅鏽味。"三人循著氣味找到處幹涸的河床,河底裸露的青銅殘件組成個殘缺的八卦陣。陣眼處立著半截石碑,碑文記載著東漢永平年間,羽林軍在此截殺哀牢祭師的往事。
"看這個。"孫二瘸子從沙土中刨出一個銅匣。匣內十二枚玉簡已經發黑,但借助暮色仍能辨認出上麵刻的輿圖——昆侖山脈被標注成七條盤踞的龍,每條龍的逆鱗位置都畫著銅人圖案。
陳青山用鎮山釘輕觸玉簡。釘尖剛碰到第三枚簡,整條河床突然震動。幹裂的河泥縫隙中滲出黑水,水中浮動著無數細小的青銅碎片,漸漸聚成一個三尺高的銅人虛影。
"陳家人......"虛影的聲音像是砂紙摩擦青銅,"你來得太晚了。"
銅人虛影突然爆裂。碎片在空中重組為立體的山脈模型,其中七處峽穀閃著紅光。那日蘇的翡翠手不受控製地抬起,指尖青光與紅光相接,在沙地上灼燒出清晰的路線圖。
"是銅人運輸路線。"陳青山蹲下身,手指描摹著燒灼的痕跡,"從哀牢山到昆侖山,他們用兩千年的時間在搬運什麽?"
半夜時狂風驟起。陳青山在帳篷裏擦拭青銅鼓時,鼓麵突然映出祁連山某處冰川的景象。冰層下隱約可見十二尊銅人圍成圓圈,中央冰柱裏封著一個穿漢朝服飾的身影。當他想細看時,帳篷外傳來孫二瘸子的慘叫。
那日蘇率先衝出去,隻見孫二瘸子的瘸腿被青銅鎖鏈纏住,鎖鏈另一頭延伸進沙暴深處。陳青山揮刀斬向鎖鏈,刀刃卻被震得虎口發麻。鎖鏈上突然浮現出血色的符文,與老薩滿臨終前畫的完全一致。
"是困魂鏈!"那日蘇的翡翠手抓住鎖鏈,皮膚頓時被灼得滋滋作響,"有人在收集薩滿魂魄!"
陳青山將鎮山釘刺入鎖鏈的縫隙。釘尾銅鈴響起的刹那,沙暴中浮現出七個人影——正是邙山墓室裏的那些黑袍人,隻是此刻他們全都摘下了儺麵,露出腐爛的麵容。為首者心口嵌著山髓晶,晶體內赫然是縮小版的青銅鼓。
"老薩滿的鼓魂......"陳青山目眥欲裂。他剛要前衝,懷中的青銅鼓突然自鳴。聲波震得沙地塌陷,露出下麵埋著的青銅棺槨。棺蓋上的二十八宿圖缺了角宿,正好與邙山磚室的星圖相對應。
黑袍人突然集體跪拜。沙暴在此刻詭異地靜止,月光照亮了青銅棺上的銘文:"漢永平十六年,羽林左監奉詔葬哀牢祭師於此,鎮以昆侖玉七枚,銅人十二尊。"
棺蓋移開的瞬間,陳青山看清了裏麵的東西——不是屍骸,而是三百六十五枚青銅錢,每枚錢孔都穿著根灰白頭發。錢堆上放著半塊玉璋,與之前發現的兩塊拚合後,正好組成完整的西王母圖騰。
"三塊玉璋......"那日蘇的翡翠手突然插入錢堆,"對應天地人三魂。"
黑袍人在此刻發動襲擊。陳青山揮刀格擋時,發現他們的武器竟是銅釘——與鎮山釘形製相同,隻是釘身纏著黑發。孫二瘸子趁機滾到棺槨旁,從瘸腿假肢裏掏出個油紙包:"陳家老祖留的後手!"
油紙包裏是七張雷符。陳青山剛將符紙按在棺槨上,整口青銅棺突然立起,三百六十五枚銅錢齊齊飛起,在空中組成二十八宿星圖。缺了的角宿位置,正好由鎮山釘補全。
星光如雨般墜落。七個黑袍人在光芒中化作了青銅雕像,他們心口的山髓晶一個接一個爆裂,晶體內封印的鼓魂碎片紛紛飛回青銅鼓。當最後一塊碎片歸位時,鼓麵山髓晶裏的那滴血突然明亮如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沙地再次震動。青銅棺槨緩緩沉入地下,露出通往深處的石階。那日蘇的翡翠手突然恢複知覺,皮膚下的星圖延伸出新的路線——直指昆侖山腹地的某個冰洞。
"師父用命換來的路......"他跪在石階前,將青銅鼓輕輕放在第一級台階上。鼓聲自鳴七響,每一聲都震得台階上的青銅符文亮起一片。
陳青山拾級而下時,發現兩側牆壁上嵌著無數銅鏡。鏡中映出的不是當下景象,而是不同年代的片段:漢武帝的使臣在哀牢山接收貢品、光緒年間的德國考察隊在昆侖山測繪、太叔公在祁連山冰川前舉起鎮山釘......
最底層的密室中央,七根青銅柱圍成圓圈。每根柱上都拴著具銅人,它們的胸口山髓晶已經被人取走,隻留下漆黑的窟窿。地麵上用銀粉畫著巨大的西王母圖騰,圖騰嘴角處擺著個陶甕,甕口封皮上寫著"陳延鶴封"。
陳青山用獵刀挑開封皮。甕中赫然是十二枚翡翠扳指,每枚扳指內側都刻著銅人編號。當他將鎮山釘插入甕底暗格時,整間密室的銅鏡突然同時映出同一個畫麵——
昆侖山的某處冰窟裏,三百口青銅棺圍成同心圓。中央冰台上跪著個穿漢朝祭師袍的身影,正在將七枚山髓晶嵌入自己脊椎。當最後一枚晶石入體時,那人緩緩抬頭,鏡麵轟然碎裂。
"是屍解仙......"孫二瘸子突然想起老輩人的傳說,"借龍脈靈氣修煉的邪術,從漢朝延續到現在。"
返回地麵的路上,陳青山在石階縫隙發現個油紙包。裏麵是太叔公的親筆信:"青山,若見此信,說明七脈將通。昆侖山腹的冰窟裏,藏著漢武帝求而不得的長生秘術。但真正的危險不是銅人,而是......"
後半截被血跡模糊。陳青山摩挲著信紙,忽然明白老薩滿為何要以身殉道——這場跨越兩千年的博弈,遠比他想象的更為凶險。當夜宿在青銅棺槨旁,那麵鼓在子時又自鳴七響,每聲都震得沙地現出新的星圖。
晨光中,三人整頓行裝向昆侖進發。陳青山懷中的玉璋、青銅鼓與鎮山釘不時共鳴,仿佛在提醒他——最終的決戰之地,就在那萬年不化的冰窟深處。
喜歡長白山老林子裏的故事請大家收藏:()長白山老林子裏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