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件截然不同的“作品”中)

字數:4914   加入書籤

A+A-


    他清晰地回憶起,在“心味回廊”中,對抗那些由自身欲望和恐懼所化的、極致誘惑或極致恐怖的虛假味覺時。
    為了守住本心不被動搖,偶然間捕捉到的那一絲若有若無的、近乎禪定的空明狀態。
    “《莊子》有雲:‘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這‘虛無’的氣流,不正是‘虛’的一種極端顯化嗎?
    若要理解它,甚至‘烹調’它,或許不能依靠任何外部的技巧和能量,而必須從‘內心’著手。
    主動去貼近它,理解它,達到一種與之同頻的、絕對的‘空明’之境?”
    這是一個極其大膽,甚至在旁人看來無異於自毀的想法。
    主動去理解、去貼近這能吞噬存在、稀釋意義的“虛無”,與主動擁抱深淵何異?
    一步踏錯,便可能意識消散,徹底迷失在這“空”之中,連存在的痕跡都被抹去。
    但對於將“食”之道視為畢生信仰,甚至不惜為此叛出師門、放逐自我的裴九溟而言。
    理解並嚐試“烹調”這終極的“無”,本身就是一種源自靈魂深處的、無法抗拒的極致誘惑!這比任何珍饈美味,更能點燃他那顆老饕之心!
    他緩緩閉上了雙眼,徹底隔絕了外界的視覺幹擾。
    不再去看那縷令人靈魂不安的灰色氣流,也不再去聽競技場中其他參賽者的嘈雜、能量的爆鳴或是失敗者的哀嚎。
    他放空心神,如同一位入定的老僧,主動散去了體表一直維持著的、用以抵禦環境影響的“廚力”防禦層。
    任由那冰冷、空洞、帶著剝離一切意義屬性的“虛無”氣息,如同無聲的潮水般,輕柔而又無孔不入地漫過他的感知,滲入他的意識。
    冰冷刺骨的寒意,並非物理上的低溫,而是存在感被剝奪的恐慌;
    空洞無邊的寂寥,仿佛被拋入宇宙誕生前的絕對黑暗;
    剝離一切意義的虛無感,讓記憶、情感、甚至“自我”的概念都開始變得模糊…種種足以讓心誌不堅者瞬間崩潰的負麵感受如同海嘯般襲來,試圖將他的意識徹底拖入永恒的沉寂與虛無。
    但他守住了那一點靈光不滅的本心。
    不抵抗,不排斥,不恐懼,不迎合。隻是靜靜地“觀察”,用一種超越感官的方式去“體會”這種極致的“無”。
    他想起了「玄霜菜刀」那能斬斷因果的極致鋒銳,那是“有”之力的極致;
    想起了左臂上沉睡的「饕餮刺青」那能吞噬萬物的霸道,那是“容納”的極致;
    想起了「玲瓏舌」曾經品嚐過的、天地間億萬種紛繁複雜的滋味,那是“感知”的極致…而此刻。
    他要體悟的,是這一切的最終歸宿,也是一切的起始原點——那包容一切、也消解一切的“無”之真意。
    漸漸地,他原本高度集中的精神,如同被拉滿後緩緩放鬆的弓弦,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奇妙而危險的“虛靜”狀態。
    他的意識仿佛也化作了一縷若有若無的輕煙,不再執著於“我”的存在,“裴九溟”這個身份帶來的所有過往、榮耀、傷痛和執念,都在此刻被暫時“懸置”。
    他的“心”,如同一個被徹底清掃幹淨的空房間,“虛室”之中,開始有微弱的“白光”悄然生起。
    他感覺到自己正逐漸與周圍的環境,與那縷盤旋不定的灰色氣流,產生了一種無法言喻的、超越了能量與物質層麵的微妙共鳴。
    就在這種近乎“坐忘”的、玄之又玄的狀態下,他對【心齋】法則那原本如同螢火般微弱的0.5領悟度。
    仿佛沉寂了億萬年的種子終於遇到了創世的第一滴甘霖,開始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悄然萌發、滋長!
    在“心齋”的狀態下,他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看”到了那縷灰色氣流的“真實”。
    它並非純粹的、死寂的“無”,而更像是由無數細微到不可觀測的、不斷生滅、不斷湮滅又不斷產生的“可能性”所構成的、一種極其微妙的動態平衡。
    它吞噬能量,並非出於惡意或貪婪,而是如同宇宙的免疫係統般,本能地要將一切“有”的擾動重新納入“無”,以維持這種絕對的“歸零”狀態。
    它稀釋存在,是因為它本身就徘徊在“存在”與“非存在”的臨界線上,如同薛定諤的貓,是觀察本身賦予了其“存在”或“非存在”的屬性。
    “原來如此…非惡,非死,非破壞…它隻是…‘空’本身。”
    裴九溟的意識深處,閃過一道璀璨的明悟之光。
    “它拒絕被定義,拒絕被描繪,拒絕被賦予任何後天的形態和味道…因為它就是一切形態與味道誕生之前的‘本源’。
    那麽,若要‘烹調’它,便不能以‘我’意強加,不能給它定義,不能給它形態,不能給它味道!隻能順其自然,顯其本真!”
    他緩緩睜開眼睛,那雙原本銳利滄桑的眸子,此刻變得如同初生嬰兒般清澈、平靜、深邃,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滌蕩靈魂的洗禮,洗去了所有塵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伸出左手,這一次,指尖沒有亮起任何顏色的法則光芒,沒有凝聚任何形態的能量波動。
    隻是以一種純粹的、凝練到極致的“意”,一種源自【心齋】空明意境的引導之力,輕輕地、如同拈花般,探向那縷依舊在箱底緩緩盤旋的灰色氣流。
    奇妙得近乎神跡的事情發生了。
    那之前吞噬一切能量、稀釋一切存在、讓無數強大參賽者束手無策的灰色氣流。
    在接觸到裴九溟這不帶任何能量屬性、純粹由“心齋”意境所引導的手指時,非但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吞噬或排斥。
    反而如同迷途的孩子找到了歸宿,又像是漂泊的遊魂遇到了引渡者般,溫順地、甚至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親近與依賴感,緩緩地、輕柔地纏繞了上來。
    它依舊是無形無質的,觸摸不到實體,感受不到溫度,甚至連視覺上都隻是隱約的灰敗。
    但此刻,裴九溟卻能以一種超越五感的方式,清晰地“感知”到它的“輪廓”、它的“流動”、它的“呼吸”——那種生滅不息的可能性脈動。
    他沒有試圖去改變它,更沒有試圖用“空想食經”去強行解析或轉化它。
    而是以【心齋】那空明寧靜的意境為引導,如同最高明的禪師梳理紛亂的思緒般。
    開始耐心地、輕柔地梳理這縷氣流內部那些如同亂麻般糾纏的“可能性”絲線。
    他小心翼翼地將其中隱含的、極度危險的“寂滅”本源能量如同剝離毒素般,一點點地引導、剝離。
    然後以【心齋】之力將其暫時封存在一個由“空”構成的、絕對隔絕的“意念氣泡”中。
    然後,他調用起自身對於“空間”法則的微弱理解
    並將其與【心齋】的空明意境完美結合。
    開始為這縷純粹的“空”之氣流,賦予一個極其微妙、幾乎不可察覺的“邊界”。
    這並非物理意義上的容器,也不是能量構成的屏障,更像是在絕對的“無”的周圍。
    以純粹的“意”,輕輕劃定了一個相對“有”的參照係。
    如同在絕對的寂靜之中,用無聲的意念輕輕敲響了一聲虛幻的磬音,那磬音本身不可聞,卻使得“寂靜”本身得以被“聽”到,得以被“感知”到。
    他創造了一個能“容納”“無”的“場”。
    這個過程,無聲無息,甚至連能量波動都微乎其微。
    但其凶險程度,卻遠超之前處理任何有形“異材”的總和。
    裴九溟的精神高度集中,靈魂仿佛行走在存在與非存在的刀鋒邊緣,稍有不慎,他的意識就可能被這純粹的“空”所同化,徹底迷失其中,化為虛無的一部分。
    最終,當競技場邊緣最後一個巨大能量沙漏中的最後一粒金色光沙,如同宿命般緩緩落下時。
    裴九溟也終於緩緩地、帶著一種如釋重負的疲憊,收回了他那隻仿佛剛剛從虛無中歸來的左手。
    在他的黑色礁石烹飪台上,那燃燒著黑暗之火、散發著矛盾誘惑的【怒焰焦糖心】,
    與那如同星辰般夢幻、q彈誘人的【星語紫晶彈彈凍】之間,
    悄然出現了一個…幾乎無法用任何已知語言或感官去準確描述的第三件“作品”。
    喜歡永恒花之冠請大家收藏:()永恒花之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