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章 多了一份收入

字數:6063   加入書籤

A+A-


    “師傅,您喝點水。”
    給老師傅麵前放了杯水,李幹也端起茶缸喝了一大口茶,心滿意足了。
    這位老師傅雖然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但起碼非常安靜地聽他講完了,讓李幹有種為人師的成就感。
    洪海濤慢慢回過神來,問道,“985廠設計所能做到你說的這種總線技術嗎?”
    李幹認真想了想,肯定地點頭,“能,從易到難,以我們當前的技術實力,搞出初代版本的總線技術沒有問題的。”
    總線技術最難的方麵是信號傳輸,而不是電路、油路這些物理層麵的傳輸。
    先把信號傳輸放到一邊,搞一個簡化版本的總線技術出來,是當前技術條件下可以實現的。
    洪海濤問,“你有沒有跟宋總提過這項技術?”
    聞言,李幹怔了一下。
    洪海濤站起來,笑道,“認識一下,我是軍代處總代表洪海濤,咱倆都是軍人。”
    李幹連忙放下茶缸,立正敬禮,“首長好!”
    洪海濤拉了拉李幹的手,反客為主道,“坐,坐坐坐,坐下說。”
    李幹坐下,腰板挺直,兩手放兩膝。
    洪海濤笑眯眯地說,“你的每一份試飛報告我都看了,很厲害。你一個月的飛行時間遠遠超過了一線部隊飛行員一年的飛行時間,這一點讓我震驚。”
    “明人不說暗話,小李,你想不想到我們軍代處來?我們缺少專業人員,尤其是你這種人才。”
    李幹微微愣了一下,回答道,“首長,我喜歡開飛機,對我來說,開飛機就是命。”
    洪海濤笑著擺了擺手,道,“我不是讓你離開試飛隊,你到我們軍代處來,你還是試飛員。來兼個軍代表,怎麽樣?”
    “兼職?”李幹又是一愣。
    洪海濤說,“沒錯,你的本事我領教了,完全符合條件。兼個軍代表,專門負責驗收。你本身就是試飛員,對飛機的情況最了解,順帶手的事。”
    李幹斟酌著說,“如果不影響飛行的話,我很願意。隻是……”
    “不會影響你在試飛隊的工作,隻是什麽?”洪海濤笑嗬嗬地問。
    李幹略顯尷尬一笑,低聲問,“首長,兼職的話,有工資開的嗎?”
    洪海濤怔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手指點著李幹說,“你小子,倒是個真性情。有,有的,按級別開,你是正排級吧?我們軍代處最低都是正連,按正連給你開工資,滿意了吧?”
    李幹猛地站起來,眉飛色舞道,“謝謝首長!”
    多一份正連級的工資,這種好事上哪去找,那可是一百二十多塊錢啊!
    軍代處規格高啊,總代表正師級,就那麽十來個手下,全是幹部,大部分是團級幹部。
    洪海濤說的是一點沒錯,他們軍代處的文書級別是最低的,那也是正連級。
    “不飛行的時候,得過來軍代處幹活啊,可不能吃空餉。”洪海濤開玩笑道。
    李幹說,“請首長放心,我一定盡職盡責。”
    洪海濤道,“我交給你個任務,你把剛才提到的總線技術,和宋總談一談,盡快搞出來。符合立項條件就立項,我報上去申請經費。”
    “是!”
    李幹想不到,安安靜靜看個書還有這際遇。
    軍代處啊,是擁有代表空軍對985廠進行指導的單位,說句不好聽的,廠子的命脈就掌握在軍代處手裏,因為廠子最大的用戶是空軍。
    洪海濤這麽一表態,說明三代機的關鍵技術之一總線技術,啟動研究的障礙全都消失了!
    當前的軍工廠沒有自籌資金研發這一說,事實上,當前的國企依然是按指令生產那一套,上級下達多少生產任務,就執行多少生產任務。
    軍工廠特殊的地方在於,國家部委之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有決定性的話語權——部隊。
    可見,洪海濤幾乎手握985廠所有項目的生殺大權。
    當天下午,李幹在軍代處辦公室填了一些表和材料後,文書馬上就把一本新鮮出爐的證件交到了李幹手裏。
    裏麵的職務一欄用楷體工工整整地寫著四個字——軍事代表。這名頭,是相當的唬人。
    李幹美滋滋,他也成了極少見的有兩本證件的軍隊幹部,另一本是他的軍官證。
    次日,李幹放大招了。
    他走進了101飛機設計所的總工辦公室裏。
    101飛機設計所是985廠下屬單位,換言之,985廠是集研發設計、生產於一體的綜合廠子。
    宋文忠的辦公室極其簡樸,裏麵最多的是書和圖紙。
    四張辦公桌拚起來的辦公桌後麵靠牆壁的位置,是幾乎覆蓋了整麵牆壁的書架,上麵放滿了各種書籍和檔案盒,專門有一個書架放著一卷一卷的圖紙。
    令人歎為觀止。
    一身麻布工衣的宋文忠伏案工作,兩條胳膊接觸的位置油漆都磨光了。
    簡單寒暄之後,李幹直截了當地把手裏的圖紙鋪在了寬大的辦公桌上。
    宋文忠看第一眼就被震撼到了。
    他嘴唇哆嗦地指著圖紙,道,“這是,這是鴨式三角翼氣動布局!小李,哪來的?”
    展現在宋文忠麵前的,是殲10戰鬥機的三視線條圖,即用鉛筆以及簡單作圖工具,將戰機的氣動布局畫出來。
    內行看門道,宋文忠最擅長專業就是氣動布局,他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份三視圖,專業水準非常高,甚至飛機尺寸比例都是經過嚴謹計算的。
    李幹說,“我一直在自學飛機設計,這圖是我畫的。我研究了國外幾種有代表性的第三代戰鬥機,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認為新型先進三代機方案,選擇鴨式三角翼氣動布局為最佳。”
    “你小子還有什麽不會的?”宋文忠一口氣吐出來,那份震驚,幾乎讓他感到麻木了。
    李幹笑道,“宋總,你一直在研究鴨式三角翼,是氣動布局方麵的專家,我想請你指導指導。”
    這就是個由頭。
    宋文忠仔細看著三視圖,微微搖頭說,“你的專業功底已經不需要別人指導了,氣動組沒有任何人比得上你的水平。小李,你真他娘的是個天才啊!”
    李幹嘿嘿一笑。
    宋文忠突然抬頭道,“你也是項目組成員,在氣動布局這塊有這樣的水平,怎麽樣,到我們所裏幹個技術員?”
    啊?又來?
    宋文忠看到李幹麵露猶豫之色,便連忙說道,“兼任,兼任,全廠都知道你喜歡開飛機,你還不知道吧,大家給你取了個外號,叫飛行狂人。”
    “你本職還是試飛員,閑暇時候或者搞技術攻關的時候,到所裏來一起搞搞研究工作。放心,照樣有一份工資,這個我就能做主。”
    又來一份工資!
    李幹頓時眉開眼笑,毫不遲疑地答應下來,“宋總,你瞧得起我,我肯定得兜著,兼職技術員這活,我接了。”
    “好,好好好。”宋文忠滿意地笑了,目光又落到了圖紙上,科研狂魔就是科研狂魔,哪怕是聊天,他的注意力還是在圖紙上,他道,“快跟我說說你這個鴨式氣動布局。”
    李幹娓娓道來,心裏道,宋總啊,這壓根就是你四年後拿出來的設計方案,我隻不過是替你提前完善拿出來,都是為了國家航空事業,可千萬別怪我……
    聽完,宋文忠陷入了沉思。
    半晌後,他從放圖紙的書架上取了一份出來,挨著李幹的圖紙鋪開,沉聲說道,“我研究鴨式三角翼已經三年了,這是我畫的總體圖,你的設計與我的不謀而合。”
    “小李,你真是個天才。”
    這是宋文忠發自內心的感歎,若不是唯物主義者,他甚至會認為李幹不是凡人。
    李幹仔細看了之後,頓感羞愧。
    人家宋總早就在研究鴨式三角翼了,就總體外形來看,和他畫出來的相似度高達99%!
    本來就是人家的東西,相似度能不高嗎!
    “這……”李幹不知道該如何自處了,他以為宋文忠要到1980年才開始研究鴨式三角翼。
    宋文忠卻是一笑,手指在李幹和自己之間指點著,“咱倆想到一處去了,這說明什麽,說明鴨式三角翼大有可為。”
    “你是試飛員,也是戰鬥員,你最清楚部隊想要什麽樣的飛機。小李,你的看法非常重要。”
    李幹把軍代處的證件拿出來,切入正題,道,“宋總,洪海濤總代表讓我在軍代處兼了軍代表的職務,我向他提出了總線技術,他讓我們抓緊時間拿出報告,爭取早日立項。”
    宋文忠詫異道,“你還兼任了軍代表,你小子還真是多麵手,有你不懂的嗎?等等!”
    他猛地一愣,盯著李幹問,“你說的是總線技術?”
    “對!”
    李幹把撰寫的技術報告拿出來遞給宋文忠,一臉平靜地說,“我在211廠最後一次飛行,遭遇了雙發停車的特等空中險情。我按照指令跳傘時,彈射座椅失效。後來迫降在野外,飛機除了機頭,整體基本完好。”
    可是調查組給出的結論很隱晦,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他們認為彈射座椅沒問題,最後我挨了個警告處分調離。”
    宋文忠沉聲說,“不瞞你說,我後來找原來的同事要了一份調查報告,仔細研究了,的確存在多處疑問。基本可以肯定,調查結論與技術無關。”
    真性情啊!
    宋文忠幾乎是明確指出,殲8項目武達民團隊暗箱操作試圖掩蓋事故真正原因的齷齪事了。
    “這個冤屈,我一定要洗清。”李幹指著技術報告道,“對我來說,總線技術是很好的機會。03號殲8雙發先後停車,我個人判斷是,在超音速飛行的時候,機身震動超過峰值,機體變形,導致油管遭到擠壓破裂。可惜,當時我沒有機會接觸飛機殘骸。”
    宋文忠立即取出211廠老同事托人帶過來的那份調查報告,遞給李幹,道,“你看看調查報告,我先把你這份總線技術報告看完。”
    二人同時坐下,兩代人埋頭看起了各自的報告。
    東大戰鬥機發展的齒輪,在這一天裏,在一間簡樸到極點的辦公室裏,悄然開始了不一樣的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