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熙熙攘攘十

字數:4635   加入書籤

A+A-


    找王寧遠溝通賈政做了,至於商談如何,隻要王寧遠不開口,還不是賈政的一家之言。
    逢五的朝會,朝堂上又熱鬧起來。
    邊軍出鎮是雍慶帝和內閣、六部主官共同的決定,可在京官眼裏立馬成了陛下窮兵黷武的開端。
    部分官員能不知內情嘛,他們知道。
    可武力威壓永遠不會被傳統的士人認可。
    他們是反戰的,千百年來用聖賢書都沒徹底同化的遊牧民族,他們卻倔強的認為他們能成。
    殺良冒功被他們指出,以後心向國朝的異族如何抉擇成了未知之數。
    他們總是仁慈的將王道放在目光所及的所有人身上。
    最終目的卻是徹底打消雍慶帝日益膨脹的征戰之心。
    無論是為了兒子,還是為了國朝利益,王寧遠自然不同意撤軍。
    甚至還提出邊軍在當地築城,能更好的威服漠南,監視漠北。
    人,如今朝廷可不缺,有水源的草原整理成良田對漢人並不是難事。
    各種理由,論點在朝堂上噴薄而出,總之就是沒有結果。
    王寧遠的強硬不止在朝堂上,對待國子監、宗學、府學更是毫不手軟。
    對於私藏禁書的學子更是不留情麵,不止革掉其功名,還將他們發往災民營地服勞役。
    仕林中抨擊王寧遠有辱斯文的浪潮聲此起彼伏。
    當然都是順天府以外的仕林,高壓下順天府內的大儒成了禁聲蟲。
    開壇講學需要到順天府報備算是拿住了他們的命脈。
    對於禮部的示好,王寧遠全當毫不知情,拿到手裏的權力還還回去。
    學閥既然不能消除,那就分裂他們,為了升官發財,自然有人會改換門庭。
    京城的變化是可喜的,可朝堂上依然吵鬧異常。
    為了反對而反對的現象已經越發凸顯。
    邊軍接到回程使節的折子已經送進京城,邊軍的命運同樣已經到了揭曉的時刻。
    秋收在即,朝廷有了新糧保底,糧食壓力驟減。
    邊軍就地建城和東行巡邊都出乎了百官的意料。
    雍慶帝的種種表現,處處透露著對北靜王的容忍已經到了極點。
    德哥兒還在回程的路途上,烏雅卻已經不能在等。
    遼東的氣候和北地不同,若是在寒冬降臨之前移民隊伍還沒有安身之所,他們將活不過這個寒冬。
    烏雅跪在正堂聽著夫人張穗嘮叨的囑咐著烏雅。
    烏雅臉上掛著淚,不停的點著頭。
    “你的族人你更了解,仇恨該如何化解是你們男人的事。
    小心行事,事不可為就退回來,王家到底也是你的家。”
    烏雅聽完三個響頭磕在地上,跪直後對著馨姐兒擠出一個笑臉,這才轉身出了正堂。
    王寧遠站在前院大缸前,不停的呼啦著缸裏的水。
    聽到烏雅的腳步聲,王寧遠開口道。
    “都準備好了?”
    烏雅一拉衣擺在王寧遠麵前跪了下來。
    “老爺,都已經準備妥當。
    隨行人中有皇城司和南鎮府司的人。”
    “小心行事,在我眼裏你是自家人,在他們眼裏未必。
    正是因為你的出身,想有所作為自然不能同他人相比。
    願意守朝廷律法,願意平安生活的那就編戶齊民。
    野性難馴的,就將他們趕到朵顏三衛的麾下,遼東以後不會有中間地帶。
    對朵顏部的擠壓朝廷會不留餘地。
    北靜王一係的動作你務必查清!
    王家以後會不停的將力量往遼東傾斜,朵顏部退回江北,就是清理北靜王也是你歸家之時。”
    這是信任,這份信任也讓烏雅心裏無比沉重。
    “有些事本不該讓你們承擔,可時局變化不允許咱們再藏拙,再韜光養晦。”
    烏雅點點頭表示明白,德哥兒的快速出頭讓王家的策略不得不改變。
    恭敬的磕頭告別後,烏雅長舒一口氣,一身輕鬆的離開了讓他快速成長的王家。
    移民營地最中心的帳篷裏,烏雅見到和自己一同長大最親密的夥伴們。
    “德哥兒有自己的理想,他需要外援同樣需要一個完整安全的北邊防線。
    他描述的畫麵讓人沉迷,通往那幅畫麵的道路充滿血腥和挑戰。
    安全為上,步步為營,我們會盡快馳援於你。”
    李標拍著烏雅的肩膀不停的鼓勵著。
    “那裏有我的族人,他們並不是蠻族,他們分的清好壞。
    你們在京中一定要護好德哥兒,護好王家人的周全。
    等待我凱旋歸來,譜寫新的華夏篇章。”
    烏雅的離開在京中沒有引起絲毫波瀾。
    可災民不斷的減少,卻讓京中百姓極其不適應。
    以前在工地外,在營地外隨時能看到的大戲如今卻成了奢望。
    寬敞的新路讓腳步匆匆的人們忘記了他們的原貌。
    雨後不再泥濘的胡同成了孩子們玩耍的樂園。
    鞭炮還未響完,一群孩童嘴裏呼喊著衝了過去。
    撿完掉落的鞭炮還不算完,一個個伸著脖子等待榮國府的下人撒銅錢。
    上梁的大日子,自然不能平常視之。
    大把的銀子花了出去,省親別院的建設速度自然可觀。
    賈家人一臉笑容的看著工匠將綁著紅綢的大梁安置好,仿佛大梁的歸位如同榮國府再次立於勳貴群頂端一般。
    有人總是那麽討厭,喜歡在別人都高興的時候跳出來找事。
    “二弟,別院主體建完,剩下的細致活是不是得請專門的匠人。
    銀子可是已經有了著落?”
    賈赦的話讓了解榮國府內情的人心裏蒙上陰影。
    賈珍聽到這話,恨不能轉身就走。
    皇妃省親場麵能寒酸?
    不想寒酸就得往裏扔銀子,銀子在哪?自然是在親戚們的口袋裏。
    賈珍剛想退,又硬生生的站了回來。
    寧國府掏銀子已經是無可避免,既然如此那就往奢華安置內陳設,往奢華裏準備省親場麵。
    “政叔,別院還沒有起名吧?”
    賈政全當沒聽到大哥的話,捋著胡子扭頭看向賈珍。
    “珍兒不提,我也要提。
    別院的名字宮裏的賢德妃已經定下,並且已經請了陛下禦筆。
    等別院落成,大家自然能看到陛下的墨寶。”
    賈赦一愣,看向弟弟賈政。
    陛下真的如此看重元春,居然親自動筆。
    喜歡紅樓之皇權枯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紅樓之皇權枯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