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最後考驗,動輒數億美元的研發成本!

字數:5623   加入書籤

A+A-


    林根生怎麽也沒有想到,有一天當這個問題擺在自己麵前時,他竟然會如此迷茫。
    曾經能夠毫不猶豫喊出來的理想,直到此刻,連自己都已經看不懂自己。
    張教授並不知道此時的林根生在想什麽。
    也不知道對方正在經曆內心的掙紮。
    他隻是提醒道:“總之,有什麽就說什麽。不完美才是人嘛,又不可能每個人都是許院士。”
    林根生許久沒有反應。
    直到外邊終於傳來了腳步聲。
    張教授才壓低聲音道:“許院士來了!”
    聞言,林根生才瞬間回過神來。
    他趕緊跟著張教授起身,往門口迎去。
    不多時,一道年輕的身影出現在不遠處。
    兩人快步走去。
    “許院士!”
    沒有事先約定,林根生和張教授幾乎異口同聲地開口。
    “久等了。”
    許秋淡淡地說了一句。
    隨後便帶著兩人返回了會議室。
    許秋向來沒有寒暄的習慣。
    因此落座後,沒有多餘的話語,直接就開始了業務能力的考察。
    他的問題,集中在多發性硬化科研領域。
    雖說林根生是熟人介紹。
    但總歸是要選拔有能力的人。
    一直以來,許秋實驗室其實都處於缺人狀態。
    當然,這所謂的“缺人”,其實是缺少人才。
    以許秋給出的待遇,真要是放開了招人的話,恐怕隔天就能讓實驗室爆滿。
    但問題在於……人再多也沒用。
    尤其是科研領域。
    一萬個普通人,有時候頂不上一個有著靈光一現本事的天才。
    然而這種天才卻幾乎不可能在市麵上流通。
    早早地就被各大科研機構,乃至於院士收入麾下。
    就比如林根生。
    他的能力其實非常強了,但這次若不是汪居廷主動放走他,估摸著林根生就是等到下輩子也不可能來許秋的實驗室了。
    當然,此時許秋並不知道林根生的真實水平。
    在此之前甚至都隻和對方有過一麵之緣。
    因而,必要的考核肯定不能缺少。
    尤其是如今,多發性硬化新藥的研發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
    快的話,兩三個月就能出成果。
    但如果出一點岔子,時間就可能要成倍增長了。
    原因很簡單——
    因為當下整個項目組,基本上就是靠許秋一人撐起來的。
    像汪居廷。
    他所在的研究所,就算汪居廷幾個星期,乃至於幾個月不露麵,進度也不會落下太多。
    但許秋這邊就完全不一樣了。
    許秋如果不在,基本上就難以推進。
    這也是過於優秀的個人能力所帶來的必然。
    多發性硬化,換成其他人,哪怕是院士親自帶隊,可能都要七八年,乃至於數十年才有可能出成果。
    但在許秋這裏,一兩年就能成。
    而且這還是正常情況下。
    事實上,如果許秋真的把精力完全放在上麵,速度會更快。
    但顯然不太可能。
    因此,許秋就需要一位位本身就具備相當高科研水平的人才,盡可能地彌補。
    眼下正是最後的關鍵時刻,想要加入,審核難度就遠非項目初期能比的了。
    在此之前,許秋就已經有了初步的考察目標。
    首先自然是確定林根生的整體能力。
    包括基礎研究、轉化醫學、臨床開發、跨學科合作等。
    而且……
    林根生在汪居廷團隊時,本來就從事了這方麵的研究,這次也算是專業完全對口了,可以直接就多發性硬化新藥的靶點選擇、血腦屏障穿透技術、臨床試驗設計等方麵入手。
    盡管沒有提前準備考題。
    但對許秋來說,他腦子裏關於多發性硬化新藥的知識太多了,隨便挑出來一個都能組成一道好題。
    想了想,許秋隨口就給出了一道全麵的考題:
    “假設現在有多發性硬化藥物多靶向 cd20,譬如奧瑞珠單抗,或者是 s1p 受體如芬戈莫德,但臨床緩解率卻不足 50……
    “但就在這個時候,你發現了一個新靶點,暫命名為 a 靶了,如何在 6 個月內證明它比現有靶點更值得投入數億美金開發?”
    藥物研發便是如此。
    動輒就是數億美金的投入成本。
    而且最致命的是……
    很多時候,這幾個億的投入,就憑決策者的一句話。
    如果項目總負責人有眼光、能力強,那這筆錢就有較大的可能性換來足夠的回報。
    但大部分時候,都是血本無歸。
    許秋並不要求林根生直接找到可用靶點。
    這個要求太高,連他自己都不敢說一定能一次性成功。
    因而,提出的要求僅僅是證明這個靶點可行。
    這其實,就是考察基礎科研能力,以及對整個多發性硬化新藥研發的了解了。
    “你有十分鍾的思考時間。”許秋說著。
    林根生沒有多說,立刻就沉思起來。
    十分鍾時間一到,他就站了起來,語氣也變得平靜了許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相比於剛來時的緊張,此時來到他擅長的科研領域,林根生心裏多少還是有了一些底氣。
    “三個要點、兩項差異化優勢。
    “要點分別是 a 靶點的組織分布、功能證據,以及臨床關聯。
    “我需要用單細胞測序確認 a 靶點在患者腦脊液 b 細胞中特異性高表達;此外,通過 crispr 敲除 a 基因後,eae 小鼠脊髓炎性細胞浸潤減少率;以及最後一點,臨床關聯——通過進行大量動物實驗活檢樣本的分析,確認 a 靶點表達水平與 edss 評分正相關。
    “這一係列的驗證手段,可以確認 a 靶點本身的可用性。
    “其次就是差異化。
    “就兩個:證明 a 靶向可同時抑製 b 細胞存活和少突膠質細胞凋亡;以及確認檢索確認 a 的胞內結構域表位尚無抗體專利覆蓋!
    “前者,可以證明 a 靶點比現有靶點更優越。而後者……則意味著新靶點沒有專利壁壘,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
    說到底,這題的核心是“說服投資機構”。
    那麽,商業價值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而其他靶點,大多已經有抗體專利,即便是研發出來了,大概率也要被專利卡著。
    但,若是一個全新的靶點,那製藥公司就能實現百分之百專利控製,其中所蘊含的商業利益簡直不可估量!
    等林根生回答完後,許秋微微頷首。
    他沒有發表任何評價,而是開始了密集的提問。
    “假設新藥 btk 抑製劑在 i 期試驗中,3 名健康受試者出現無症狀肝酶升高,而犬類毒理試驗未發現肝損傷。此時你會終止項目,還是繼續推進?”
    “……”
    “你的研究發現用轉基因小鼠證明藥物 y 可修複髓鞘,但學術界公認 eae 模型無法模擬進展型 s 的慢性神經退化……此時你如何決策?”
    “……”
    盡管林根生也沒有提前準備,但,這些問題基本上都是他的舒適區。
    畢竟是跟著汪居廷過來的,他對這個領域的新藥研發還是相當熟悉,因此回答不說輕鬆,至少是能切中要點的。
    然而,當許秋下一個問題提出時,別說是林根生了,就連張教授也是有些瞠目結舌了。
    喜歡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