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許秋一人,足以對抗所有不利條件!
字數:4876 加入書籤
她看向病床上。
田靈盡管精神狀態不佳,但仍然保持著清醒。
而察覺到施憐望來,田靈扯起嘴角,給出一個勉強而難看的笑容。
此時,這位十來歲的小姑娘渾然不知道自己正在經曆什麽,她隻是本能地信任救下自己性命的醫生們。
或者更確切地說,信任許秋。
有許秋在這裏,那她就沒什麽可以擔心的。
盡管不知道這份信任從何而來。
甚至於,田靈其實都不知道自己的傷勢到底有多嚴重,也不知道自己如今是個什麽模樣……
但就是莫名其妙地感覺許秋很親和。
除了許秋的外貌,其次就是係統給於他的超強親和力了。
也是如此,田靈當下忍著痛苦也願意配合許秋等人的檢查。
而另一邊,在見到田靈那堅強的神色時,施憐卻是猛地一愣。
她內心的諸多負麵情緒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也在此時湧上心頭。
這會兒,連病人都還沒有放棄。
自己反而心態出現了波動……
的確,病人的病曆中已經有記錄。
這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導致,沒法推脫。
但,自責沒有用。
隻有記住這個教訓,保證以後不會再犯。
並且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爭取接近老師的水平……這樣才能避免下一次的問題發生。
“老師……”
想到此處,施憐看向許秋,低下了頭,做出了認罰的表情。
許秋卻沒有多說什麽。
醫生也是人。
有錯誤都很正常,更別提是各種疏漏了,更是稀鬆平常。
而且,這次的細節還藏在複雜的病曆之中。
田靈的情況,麻煩程度堪稱整個臨醫之最了,重要的指標太多,各種需要留意與監控的數據多如牛毛。
這種狀態的病人,對管床醫生、護理團隊來說,要求非常高。
這恐怕也是護理團隊最不願意碰到與接手的病人了。
能保證不出大問題,就已經是奇跡了。
這一點,是再精明的手術、再刁鑽與巧妙的治療手段,都無法避免的。
然而自施憐擔任管床醫生以來,將田靈的狀態控製得非常好。
別說是大問題了,就是小毛病都沒有出現多少。
沒有絕對的嚴謹與認真,絕對做不到這種程度。
可以說,簡直是把田靈當成親妹妹去照料了。
這段時間,施憐肉眼可見地疲憊了很多,眼袋都大了一圈,快趕上臥蠶了。
隻此兩點就能看出來她的用心程度。
而且,施憐還得兼顧日常工作,以及各種排班手術……
能讓田靈安安穩穩走到這一步,已經算是一個奇跡。
這種情況下,任誰都可能疏漏掉一些細節。
況且……
說實話,能夠發現田靈的異位骨化在病曆上留下的痕跡,恐怕也就寥寥數人而已。
懂骨科的,如孔蘭、程平生等人,他們雖然看得懂病人的燒傷,但不懂異位骨化,更不懂骨科。
至於骨科醫生……
他們或許懂異位骨化。
然而,估計沒人會想到極嚴重燒傷竟然也能夠引起異位骨化!
因而即便是將田靈擺在他們麵前,恐怕很多人也會像施憐最初懷疑的那樣,往骨筋膜室綜合征考慮。
而大概隻有許秋這種,同時了解燒傷外科,也對骨科有著極深見解的醫生,才能找到這些蛛絲馬跡。
因而,施憐的確算是犯錯,但卻無可厚非。
畢竟如今施憐也仍舊在學習的路上,哪有學生不犯錯的?
況且有他這個老師坐鎮,即便是出問題了,許秋也能夠兜底。
當下,追究責任與否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先把田靈的情況穩定下來,將異位骨化這一風險因素給摘除了再說。
……
次日,上午十點多。
臨醫骨科,一場多學科會議準時舉行。
主導者自然便是許秋。
此外,骨科的主任,好幾位副主任都參與了其中。
當然,因為田靈還是個極嚴重燒傷的病人,相關科室如感染科、重症監護室、護理科等等都有人來了。
其中護理科又是核心。
畢竟,田靈的情況雖然算是穩定下來,但仍然不能忽視對方是一位曾經百分之百燒傷的病人……
各項指標、各種細節情況,隻有二十四小時檢測病人的護理科最清楚。
因而想要繼續治療下去,沒有護理科隨時匯報各種細枝末節,根本開展不下去。
此時,許秋還沒有到場。
已經提前落座的眾多醫生已經開始討論了起來。
田靈的情況,在院內不是秘密。
病曆大家都能看到,而且所有人都在關注。
如今,也有更加細節的各種檢查報告擺在每個人的麵前。
因而如今眾人對田靈的情況還算是了解,此時已經忍不住驚歎起來。
“現在想來還是覺得不可思議……這可是百分之百燒傷的病人,能走到今天,屬實是不容易!”
“這大概是有史以來第一例極重度燒傷後異位骨化的病人了,往後或許也很難出現了。”
畢竟,百分之百燒傷,田靈應該是臨床領域的第一例。
而異位骨化,在燒傷後的發生率也極低……甚至當下的學術界根本沒有見過類似的病例報道!
能將兩者湊在一塊的,估計以後也不會有第二個人了。
“這場多學科會議,討論的是手術方案?”
“手術方案的話,咱根本插不上嘴……許醫生來了就全給製定完了!”
“咱喊六六六就行了……”
盡管少說都是副高,甚至大量醫生都是主任,但在許秋麵前,眾人還是沒有半點脾氣!
對自己的能力也相當有自知之明。
當然……
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田靈已經超出了臨醫這座醫院的承載極限了。
即便是放在協和,田靈這種病人對整個醫院,乃至於整個城市的醫療資源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的考驗。
畢竟,這類病人能不能救活,看的不隻是醫生的個人能力,更是醫院的綜合醫療資源,是全市乃至於全省的資源調動能力!
這種病人,其實根本就不該出現在臨醫。
也不是臨醫的醫生能夠扛得住的。
但……
許秋一人,就足以彌補這一切的虧空了。
因而麵對田靈,在場眾人都有種小學生做高數題的感覺,數字似乎能看懂,但完全看不懂意思。
當下這台多學科會診,與其說是會診,其實更像是許秋的一場臨時授課。
“可惜……”
就在這時候,有人突然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