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多發性硬化新藥、巨大突破!

字數:5404   加入書籤

A+A-


    “不會……真出成果了吧?”
    張教授眼睛都瞪直了。
    他趕緊來到近前。
    此刻,林根生根本無暇四顧。
    他的注意力全部在流式細胞儀前。
    張教授則緊盯著屏幕,嚐試從中找出一些異常。
    很快,他就看到了。
    多發性硬化患者腦脊液樣本中,熒光標記的 b 細胞亮度非常高!
    他趕緊跟對照組對比。
    最後發現,多發性硬化患者這類群 b 細胞受體表達量,竟然差不多是健康人對照組的八倍!
    此時,林根生也同樣心驚。
    他給出了更詳細的答案:
    “這些 b 細胞受體表達量,竟然是對照組的八倍!”
    這一刻,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目光中的驚奇。
    此前,學術界一致認為多發性硬化由 t 細胞驅動。
    而至於 b 細胞……
    說實話,學術界共識認為,多發性硬化的 b 細胞驅動機製僅集中於外周免疫係統,不會直接影響中樞。
    看起來唬人,實際上對多發性硬化沒有什麽影響。
    然而眼下,情況似乎有些不對了。
    按理說,若是 b 細胞與多發性硬化無關,此處熒光應該與對照組相差無幾。
    但此時此刻,實驗組的熒光異常強烈!
    “是樣本汙染了,還是說……確實存在著腦內 b 細胞致病的可能性?”
    張教授在沉思。
    他看向林根生,征求對方的答案。
    一向以嚴謹著稱的林根生,此刻卻也沒法篤定了。
    畢竟此時涉及到學術界共識……若是真的能證明腦內 b 細胞致病的機製,恐怕學術界的主流看法要被推翻!
    而這,直接關係到自己,乃至於許院士的名譽。
    絕不能含糊。
    雖說渴望成為某個理論的發現者、命名人,但也正是因為過於重大,所以才慎之又慎,生怕出錯。
    “繼續,重複試驗!”
    林根生說道。
    科研,很多時候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複。
    而想要驗證是樣本汙染,還是腦內存在致病 b 細胞,繼續實驗、找到穩定複現的方法,就能真相大白了。
    “我還打算回去睡覺來著……”
    張教授嘀咕了一句。
    不過吐槽歸吐槽,他的動作還是很麻利的。
    此刻是難得的突破,他不可能浪費時間在睡覺上。
    兩人很快就忙碌了起來。
    ……
    上午十點多。
    當許秋結束一台手術時,辦公室來了兩個意想不到的人。
    正是塗煙煙和白溪。
    不過這一次,白溪是來湊熱鬧的,正主是塗煙煙。
    這位清冷的嘉德醫療千金神色有些振奮,道:
    “許醫生,實驗室那邊有重大突破了!”
    重大突破?
    許秋也沒多問,點點頭,道:“去看看。”
    如今新藥研發已經進入了最為關鍵的步驟。
    其中涉及到的核心機製等,已經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了。
    即便塗煙煙同樣是醫生,她也很難說得清楚關鍵。
    因而沒必要細問,親自去看一眼便知曉。
    ……
    研究所離臨醫不遠。
    這本就是臨海市專門為許秋開辟的一個“醫學創新園區”,雖說有嘉德醫療等滋本參與投資,但實際上,沒有許秋的名頭,這塊地不可能批下來。
    而也是因為許秋坐鎮,臨海市這邊直接根據臨醫的地理區位,把最近的一塊地批給了許秋。
    “許院士!”
    此時,林根生和張教授已經在研究所的門口等候。
    兩人雙眼都有著血色,神態很是疲倦。
    路上,許秋就知道帶來重大突破的主角正是這兩位,此時看到對方的狀態,下意識地開口道:“上午回去之後,好好休息,明天放一天假。”
    “這……”
    林根生無比吃驚。
    這個關頭,不應該趁著有突破拚了命地加班嗎?
    竟然還放假?!
    張教授卻是習以為常。
    汪居廷或許會如此。
    但來到許院士這邊……所謂轉瞬即逝的靈感、機不可失的突破,對許院士而言隻是稀鬆平常的日常而已。
    在許院士眼裏,沒有什麽不得不犧牲休息時間、氪命也要推進的項目進程。
    “許院士,先看看我們的發現!”
    張教授在前頭引路,神色很是興奮。
    許秋點點頭。
    他腦子裏冒出新藥的研發進程。
    事實上,此前在世界大賽中,他就已經給出了新藥的研發方向。
    目前,多發性硬化領域有一個非常大的困境。
    即幾乎無法穿過的血腦屏障。
    血腦屏障,簡單理解就是一個“漁網”。
    小於漁網網眼的,能順利通過;大於網眼直徑的,則會被攔下。
    而臨床最有效的大分子抗體,能夠靶向精準地對抗多發性硬化,但由於是“大”分子,所以難以穿透血腦屏障。
    換成小分子抗體,倒是能進去。
    然而問題在於……小分子藥物靶向性很差!
    即便進去了,也是亂殺一氣。
    可能病沒治好,小分子藥物先把正常細胞給折騰得亂七八糟,反而打破了顱腦內部平衡!
    因而新藥研發想要成果,必須找到一款能夠穿過血腦屏障、針對多發性硬化新藥的致病因素起到治療效果的藥物。
    當然,除此之外的另外一個重點在於——找到致病因素!
    張教授顯得很興奮。
    他想開口講解。
    不過想到這是林根生的發現,沒有邀功,而是看向林根生道:“李教授,這是你發現的,給許院士介紹介紹。”
    林根生看向許秋。
    後者微微點頭。
    他才終於開口:“我們在中樞神經發現了異常數量的 b 細胞!”
    這一晚,他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確認異常數據不是樣本汙染了。
    其次,就是找到這些 b 細胞的真正來曆。
    但很可惜,沒有更多的收獲了。
    林根生道:“目前我們能夠確定的是,中樞神經的 b 細胞,似乎與外周不太相似……
    “但究竟有何不同,以及與多發性硬化的關係、是否屬於多發性硬化的致病因素,仍然需要進一步的確認!”
    盡管這一切都隻是猜測。
    但,研究進行到這一步,排除了大量可能的致病因素,突兀冒出一個異常反應的 b 細胞,是最終答案的可能性已經非常高了。
    許秋微微點頭。
    目前,他針對多發性硬化新藥的研發,還剩下最後兩個難點。
    其一就是找到多發性硬化的致病因素。
    隨後則是,針對致病因素,在選定的化合物組合中找到能夠穿透血腦屏障、直抵中樞神經發揮效果的藥物……
    而如今的發現,似乎找到了致病因素?
    難怪塗煙煙說是重大發現了。
    隻是,到底是不是,還得經過進一步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