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身心俱疲
字數:3193 加入書籤
其實也難怪楊競神清氣爽,楊競此舉,算是變相擴大了統治基礎,給百姓家的讀書人一個做官的機會,還都是八九品的基層官員,他相信這波操作能給自己招徠不少人才。
還有一個就是名正言順的免去吳晉的吏部尚書兼職,雖然為了免去這個兼職,自己又搭上了一個吏部左侍郎的職位,但不管怎麽說,自己對吏部的控製能力加大了。
楊競這邊神清氣爽,永安帝楊廣那邊就有點左右為難了。按理說,永安帝接管了晉藩和齊藩的地盤,實力大增,但是問題也就出現在這裏,如何處置兩藩的資產,成了一個大問題。
“陛下,從晉藩繳獲的100萬兩白銀已經運到長安城了,您看,這筆錢怎麽處理?”長安城奉天殿,蕭炎向永安帝請示道。
“全部給戶部吧,朕的內帑一分不要”永安帝有些疲憊的揮一揮手。
“陛下仁德,臣領旨”蕭炎有些不以為然的撇一撇嘴,隨口答道。在他心目中,這筆錢應該歸永安帝的內帑,而不是給國庫。
“舅舅,這筆錢你們戶部要用好,這幾年,三藩作亂,稅征的不少,能退就退”永安帝似乎很疲憊,語氣低沉的說。
“陛下放心,這筆錢臣專款專用,用在關中、隴右等地多征收農業稅的退還”蕭炎看永安帝這麽疲憊,也有些於心不忍,拍著胸脯保證到。
不管怎麽說,這永安帝楊廣也是蕭炎的親外甥,蕭炎雖然貪婪,但還是很維護這個外甥的。
“舅舅,這次在晉藩,得了200萬畝耕地。除了那100萬畝要賣給江南士族以外,剩下的100萬畝真的全部劃到皇族嗎?”永安帝還是問出了最關心的事。
沒等蕭炎說話,永安帝又自說自話的說道,“朕接到密報,說河北、山西等地的流民已經達到了30餘萬,其實這100萬畝地如果分給流民,似乎更好”
永安帝在各地不是沒有眼線,除了錦衣衛,還有影衛,這兩大情報機構工作能力還是很強的,河北、山西的情況,永安帝很早就得到了情報。
“陛下,臣也知道,安撫流民最好的方式,就是分給土地”蕭炎也歎氣道,“但是陛下您也清楚,這些年,您一直主張削藩,魏王、蜀王、趙王、涼王都需要土地來分封,而且不管怎麽說,遼王一直盤踞在襄平,您需要皇族的支持”
“特別是這次平定了晉藩和齊藩,兩藩的餘孽跑到了襄平,一直說您得位不正。甚至還把遼王前朝餘孽的身份說了出來,所以咱們必須拉攏宗室支持啊”蕭炎可以說的上是苦口婆心了。
其實蕭炎說的也沒毛病,如果宗室都支持楊競,對永安帝的統治也有影響。其實對於宗室來說,誰當皇帝不是當啊?你永安帝是大皇子,遼王楊競是九皇子,這之間有什麽區別啊?
宗人府之所以想把100萬畝耕地分給宗室,也是為了提高永安帝在宗室中的威望,畢竟毒殺晉王和齊王的事情,在大梁皇族中已經傳開了。
很多宗族私下裏已經表達了對永安帝的不滿,畢竟晉王和齊王是永安帝的親弟弟。你連自己的親弟弟都能毒殺,更何況我們這些皇族呢?
特別是有些親王,甚至放出風來,楊競多麽的善待宗室,一時間,在大梁皇族之中,楊競的口碑反而好了起來。永安帝和蕭炎正是基於這個形勢,才決定分給宗室100萬畝耕地,同時收回幾位親王的兵權。
“哎,遼逆在襄平郡招兵買馬,實在是心腹大患。這次趁朝廷平定河北等地,他竟然占領了鎮東關,還把楊世堂和楊世斌那兩個餘孽封為晉王和齊王,朕實在是難以咽下這口氣”永安帝憤憤不平的說道。
“陛下,這次咱們不是還準備賣給江南士族100萬畝耕地嗎?又能收入400萬兩白銀,臣的意思,這筆錢全部用來整軍經武,等到時機成熟,一舉蕩平遼藩”蕭炎也狠狠的說道。
其實蕭炎對楊競恨更大,除了上一輩的恩怨,他兒子就死在楊競的手中,這個仇蕭炎一直想報。
“好吧,為了平定遼藩,接收晉藩的資產就這麽處置了吧”永安帝無奈的按了按額頭,“通知李奇,那30萬流民一定要看住,不能出亂子”
其實永安帝和蕭炎都明白,一頭是百姓,一頭是宗室,左右為難,不過最後永安帝還是選擇了宗室。而楊競在麵臨選擇的時候,最終選擇了百姓。
“臣領旨”蕭炎領命而去。
蕭炎走後,永安帝沒有動,還是那麽的端坐著,這些年,永安帝感覺特別的疲憊,自己的那個九弟,實在是太難纏了。他真有些感覺到力不從心了。
“馮德寶,擺駕和園,朕要去和園住幾天”良久,永安帝才開口說道。
和園是皇家別院,在長安城南,永安帝繼位以後,一直勵精圖治,很少去和園。這一次永安帝是真的累了,想去放鬆一下了。
其實永安帝麵臨的困境,是封建時代君主們麵臨的統一困境。好在楊競作為穿越者,對各項政治製度的得失了熟於心,才會有意識的更改。即使這樣,楊競也沒有信心能夠對抗曆史趨勢。因為推動曆史進步的永遠是生產力的發展。
扯遠了,楊競不知道永安帝的為難之處,他在處理完國考和省考的事宜之後,又準備出去巡視了,楊競這真是拚了,就是不回皇宮。
內閣知道楊競要出巡的消息後,也很無奈。這陛下哪都好,就是閑不住。行吧,總之遼藩就這麽大,陛下去還能去哪裏?隻要陛下能趕在殿試大典之前回來就行。
楊競沒有理會內閣的想法,甚至連羽林郎都沒有多帶,隻帶了20名羽林郎就出發了,內閣大學士也沒有隨行,隻有通政司兩個官員隨行。
“陛下,咱們這是往哪裏去?”楊競的馬車隊伍出了柳河行宮,就那麽在官道上漫無目的的行走了,肖青沒了辦法,隻能硬著頭皮問道。
“隨便走走”楊競笑著說,“往北走,這是雨季了啊,都換上帶篷馬車”
這次楊競出行的隊伍還是十輛馬車,每輛馬車有一名羽林郎駕車,另外10名羽林郎騎馬護衛左右。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