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變本加厲

字數:3441   加入書籤

A+A-


    “以改兼賑?”永安帝來了興趣,“崔尚書,你仔細說說”
    “陛下,現在問題的關口是兩個:一是糧食漲價,朝廷買糧食的銀子不夠了,災民們無法度過災年。二是如何能讓災後的百姓安居樂業”崔塵的話很有條理。
    “陛下撥400萬兩白銀巨資,用來防災減災,是乃陛下大德。但戰勝天災,從來靠的的上下同欲。除了陛下盛德救援,百姓自救也是重要的辦法”
    “適才諸公所議,都集中在買糧食的錢不夠上。但是這筆錢,不一定朝廷出啊。百姓自己也可以承擔一部分。本次救災,朝廷前前後後已經出了500萬兩白銀了,剩下的完全可以百姓自己補充”崔塵把最想說的說了出來。
    “不是,崔尚書,災民,都是災民了,他們還哪裏有錢補充?”戶部左侍郎李川不滿的說道。永安帝和眾大臣也露出了探尋的目光。
    “李大人,話不能說的這麽絕對吧?”崔塵繼續說道,“沒有資產的那是流民,河北等地的流民在水災之前就廣泛存在了。這次需要救助的60萬災民,大都是手中有土地的自耕農,雖然農作物被淹沒了,但是土地還在啊,可以出售土地換的糧食”
    “如果按你的說法,災民們賣地換糧食,那明年怎麽辦?他們明年喝西北風啊?”工部尚書蒯彭也忍不住的說道。
    “這叫什麽話?正所謂千年田八百主,誰能保證田地就一定在某人手裏?”崔塵反問道,“再說了,有錢的大戶,買了田,不也得雇人耕種嗎?雇傭這些災民耕種不就好了?”
    完美,崔塵這一套理論完美閉環了。
    “陛下,這就是臣說的以改兼賑,就是改變思路、賑濟災情”崔塵說完,退回了班列。
    永安帝一直在認真思考崔塵的辦法可能性,但是還沒等永安帝細想其中關節,李川立即就站出來了,“皇上,此議不可啊”
    永安帝像是被李川打斷了思路,“李卿,你說說”
    “陛下,別的不說,就一條,現在災區糧食價格已經漲價8倍了,如果這個時候讓災民賣地,那地能賣上價格嗎?這不是把災民死路上逼嗎?”李川實在受不了了,幹脆就直言了。
    “李大人,話可不是這麽說的,做買賣還有賠有賺呢?誰能保證災民必須賺錢?”崔塵不以為意的說。
    “再說了,不這麽辦,你有錢讓災民不餓死嗎?”崔塵笑道。
    “你…”李川氣結,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群臣們又爭論了許久,一直也沒有拿出一個什麽好的辦法,最後不得已,永安帝還是同意了崔塵的提議。
    “崔尚書,朕雖然同意了你們的方略,但是有一點朕要說在前麵,就是買地的價格不能低於市場價,也就是不能低於10兩銀子一畝。”永安帝還在做最後的掙紮,試圖再為這個政策設置一條底線。其實這永安帝都是打了埋伏,正常市場價差不多得1215兩一畝。
    “陛下,前陣江南士族在河北買地,也是按照4兩白銀一畝的價格買的。現在災年,如果把賣地的底價控製在10兩白銀一畝,恐怕沒人買啊。臣以為,還是以4兩白銀一畝為底價的好”崔塵又說道。
    出乎永安帝意料的是,崔塵的這個提議,竟然大多數的大臣都同意。其實也不難想象,這些大臣都是有錢的主,人家也想低價買地啊。
    李川要反駁,但是看見群臣都同意,他也把話咽回了肚子,隻是說道,“陛下,這次水災賣田,屬於特事特辦。臣以為,戶部應該派遣人員,加強指導,同時每畝地收取1兩白銀的交易稅。”
    崔塵剛想反對,永安帝直接拍板,“底價不低於4萬白銀一畝,每畝收取1兩白銀的交易稅,交易稅由買家承擔”
    “陛下聖明”這下連中立的大臣也表示同意了,說白,就是加上一兩銀子的交易稅,一畝土地的價格也不過是5兩白銀,是原價的三分之一,這筆買賣實在是太合算了。
    至於說災民不想賣?那太簡單了,聯合地方官稍微施加點壓力,還愁災民不賣嗎?
    但不管怎麽說,這項製度實施以後,總算是能把今年度過去了,至於說明年,再研究明年的事吧。
    永安帝剛想散朝,禦史台禦史馬周出班了,“陛下,臣有本奏”
    永安帝不知道這個時候禦史台能有什麽事情,但是還是坐回了禦座,“準奏”
    “陛下,臣彈劾戶部左侍郎李川,屍位素餐,聚財無方,臣請陛下將李川革職拿問”馬周竟然直接彈劾了戶部堂官李川。
    永安帝皺了皺眉頭,並沒有說什麽,但是底下的大臣們卻是炸鍋了,有支持李川的,也有支持馬周的。
    李川其實是正經的寒門子弟,不過書讀的很好,25歲的考中了進士,能力很強,十幾年間兢兢業業,累遷到戶部左侍郎的位置。
    馬周其實不是江南人,但是他的老師卻是江南司馬家,剛才李川提議征收交易稅得罪了崔塵。崔家和司馬家同氣連枝,所以馬周就就出來彈劾李川了。
    “皇上,李侍郎這些年一直宵衣旰食,業績也是有目共睹。臣以為,馬禦史所言不妥”通政司通政使孔達出言反對道。
    孔達前幾年是通政司的右通政,去年才升任的通政司通政使,他為人比較正直,實在看不慣這些江南官僚的赤裸裸的打擊報複,出言幫李奇說了幾句話。
    “皇上,這次臣估算,買田的交易稅至少也得有200萬兩,如果不處置李川,恐怕這稅不好收啊”崔塵不輕不重的說了一句。
    威脅,赤裸裸的威脅,永安帝眼中閃過一絲怒氣,隨即又無可奈何的搖搖頭,“調戶部左侍郎李川為工部營田司主事”
    戶部左侍郎為從二品的高官,工部營田司主事是正五品,永安帝這相當於給李川降了5級。
    永安帝的旨意大大超乎了眾臣的資料,就連崔塵、馬周等人,也都覺得陛下最多給李川降為一郡太守,沒想到直接給降到了工部的一個主事。
    “李川,你還有什麽想說的嗎?”永安帝也不理會群臣的議論,直接問李川道。
    “皇上,臣有話說”李川出班了,跪在大殿正中,“皇上,臣是晉陽郡人,家貧無以為繼,幸得中進士,蒙先帝及陛下拔擢,位列部堂。臣老母年事已高,臣請辭去官職,回家奉老母已終年”
    李川竟然直接辭官了。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