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李川辭官
字數:3071 加入書籤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禦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長安城東的十裏長亭,一身青衫打扮的李川,正在長亭裏與趕來送行的昔日同僚話別。
“百江啊,你這辭職某些意氣用事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你這一走,皇上不見得高興啊”通政使孔達語重心長的說。
“孔兄不必多慮,弟已經無心仕途了,回鄉種地也是好的”李川倒是很看的開,反正也不想升官了,得罪永安帝就得罪永安帝吧。
“老兄,話可不是這麽說的”吏部右侍郎黃選說道,“你昨天離朝以後,陛下發了大怒了,要不是王素老大人力勸,恐怕你都得下獄了”
其實想想也是,李川辭官,相當於赤裸裸的打皇帝的臉,永安帝不可能不生氣。
“學生謝過老大人”李川不知道背後還有這些事情,趕忙向王素行禮,“老師,您替學生說話,不會激怒皇上給您帶來不好的影響吧?”
王素事前朝舊臣,現在是門下省納言兼禮部尚書,王素是河西人氏,算是李川的老鄉,李川考進士那年,王素是主考官,所以李川稱呼王素為老師。
大梁實行的是三省六部製,尚書省的老大是尚書令、中書省的老大是侍中、門下省的老大是納言,尚書令、侍中和納言都是宰相。
“無妨”王素有些感慨的說道,“人生七十古來稀,我今年都72了,早就想告老還鄉了,皇上不會難為我的”
“老師…”李川聽見王素這麽說,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感動的直掉淚。
“百江啊,幾年前,我在這裏送別宋武,當時他也是看不慣朝堂的一些人和事,又得罪了趙國公蕭炎,所以辭官了”王素慢慢的說道,“你知道他去哪了嗎?”
“去哪了?”李川有些奇怪,辭官了還能去哪?隻能返鄉啊,他隻是記得,宋武好像也是河西人氏,不過還是順著王素的話問道,“學生記得宋武辭官的時候,好像是兵部武選司的主事,至於去哪了,學生還不知道”
“宋武去了襄平,投靠九爺去了”王素小聲說道,“現在宋武已經是遼藩的兵部尚書了”
“啊”李川大驚。遼藩的事情,在大梁是禁忌,群臣們幾乎不敢打探議論,他今天才知道宋武投靠了楊競,還做到了尚書一級的官員。
“這次你在朝堂上為百姓說話,老師很高興。雖然河西地區沒有受災,但河北山東等地與河西也是同氣連枝,算是鄉梓”王素歎氣說道,“為師告訴你宋武的去向,也隻是希望,如果以後皇上或者崔塵他們難為你,你也有個去處”
“老師…”李川抱著王素的腿大哭。
“好了好了”王素扶起李川,“天色不早了,趕緊上路吧”
李川無奈,隻能拜別各位同僚,轉身要離去。這個時候,孔達拉住他,給他手裏塞了一個錢袋,估摸著有幾十兩吧。
“孔兄,這我不能要”李川大急,立即推辭道。
“百江,不要推辭,這是同僚們的一點心意,大家都知道你為官清廉,為官十幾載,現在辭官了,連個馬車都雇不起。”孔達感慨的說道,“即使你自己無所謂,難道讓老夫人騎驢回故鄉嗎?”
說完,孔達還看了看遠處,還騎在一頭小毛驢身上的李川的母親。
李川這才收下,孔達又在李川耳邊小聲說,“百江,如果你真的到了襄平,替我給九爺帶個好。如果不去,就當我這話沒說”
李川辭官這件事,加劇了江南士族和河西士族的矛盾,兩個派係的矛盾漸漸公開化咯。
楊競不知道長安城發生的這些事,政保署的消息有時效性,不可能那麽及時的傳遞回來,而且政保署也不見得會關注這件事情。
柳河行宮的謹身殿,楊競還在埋頭處理各種奏折,現在遼藩的形勢可以說的上是蒸蒸日上,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工作越來越多。
現在楊競很少回襄平城裏的皇宮去住了,大部分時間就住在柳河行宮。柳河行宮環境優美、安保方便,楊競很是喜歡。漸漸的,大臣們也都習慣了。有事就往行宮跑唄。
“陛下,政保署的於冰求見”李德全小聲的在楊競身邊說道。
“讓她進來”楊競頭都沒抬,還在和折子較勁。
“臣參見陛下”一身合體官服的於冰進來了,向楊競行禮。
“免了吧,何事?”楊競這時也放下手中的筆,靠在了椅子後背上。
“陛下,上次刺殺案的那兩個司馬家的子弟,不是還在關著嗎?現在鬧著見您”於冰說道。
“見朕?”楊競冷笑,“他們也配”
其實楊競不殺他們,等的是司馬家派人來見自己,他們兩個小輩,有什麽資格和楊競談條件。
“另外,他倆還請求,給家裏去一封信”於冰又說道。
“這個要求可以同意,信的內容你們政保署要嚴格檢查”楊競想了想,覺得去封信也好,“另外,如果一個月內,司馬家繼續裝聾作啞,不聯係我們,那兩個人直接殺掉”
“臣領旨”於冰點頭。
其實楊競這是在給司馬家機會,如果司馬家不領情,楊競也沒有必要上趕子。以楊競現在的身份,需要他上趕子的事情不多了。
“去辦差吧”楊競揮一揮手,於冰領命而去。
於冰離開以後,李德全才小聲說道,“陛下,李氏已經接來了,就在後殿”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