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經濟邏輯

字數:2725   加入書籤

A+A-


    眾臣有點被楊競的舉動驚到了,他們不知道陛下為什麽突然拿出1000萬銀元的內帑扔在運河和修建糧倉上,甚至這1000萬銀元還不包括早先撥給工部的500萬銀元。
    其實楊競這些年,攢的這些家底,大部分都是靠收取鑄幣稅獲得的,通過鑄造銀元,楊競能獲得9的利潤,現在遼藩流通的銀元超過一億枚,僅此一項,楊競就累計獲得了900萬銀元。
    這玩意也不是誰都能收取的,楊競規定,遼藩隻能流動銀元和銅錢,別的散碎銀子和黃金一律不允許流通。
    散碎銀子可以到奉天銀行兌換成銀元,一兩銀子一塊銀元。黃金也可以兌換,一兩黃金50塊銀元。不兌換你自己留著也行,但就是不能流通。
    當然了,你也可以暗中使用散碎銀子或者黃金進行交易,但是你最好祈禱別被政保署發現,發現的結果就是全家死絕。私自鑄造銀元也一樣。
    這項規定,完全建立在楊競對遼藩的絕對掌控之上的。政保署的力量無孔不入,神策軍更是碾壓各種勢力,所以楊競才能收取這個鑄幣稅。
    至於大梁,不說別的,如果永安帝敢鑄造銀元,各地馬上私自鑄造,永安帝還得賠錢。
    楊競甚至還計劃明年發行發行半圓500枚銅錢)和銀毫100枚銅錢),盡可能壓製流通銅錢的使用率。
    要是沒有掌握這個鑄幣稅,楊競可不敢這麽散財去修建運河和鐵路。
    內閣見楊競這麽花錢,其實也是高興的。因為無論貨船交易還是開挖運河,都會產生交易,隻要交易,內閣就能收到稅收,1000萬銀元,估算著也能收到50萬銀元的稅。
    至於楊競,更是不在意了,遼農、遼工等集團都是自己的,他們之間互相交易,利潤還是自己的,除了必要的工本和人工,楊競回流的利潤也得在100萬銀元,實際開銷不過900萬銀元。
    但是楊競這麽大手筆投入基礎設施,吳晉等人還是有些心驚膽戰,他們不知道楊競要幹什麽,所以吳晉直接開口問道,“陛下,可是有什麽打算?”
    “其實你們不問,朕也要說”楊競歎了一口氣道,“這些年,咱們大遼一直南征北戰,對外戰爭就沒有停止過。不過別的,英烈祠裏的烈士名牆上,名字已經超過5萬個了”
    當初楊競下令建設英烈祠,除了大殿英烈殿裏有有一個“大遼英烈之神位”的總神主外,犧牲的從五品以上的官員和武將有單獨的排位,其餘陣亡的官員校尉,名字都刻在兩側連廊下大理石製作的英烈牆上,目前已經超過5萬人了。
    楊競提到英烈祠,殿裏眾臣都有些沉默下來,這些年楊競軍功之盛,堪比古代聖王,但犧牲將士之多,戰爭耗費之大,也是罕見的。
    “全賴陛下治國有方,遼藩百姓得享福蔭”吳晉說道。這不是吳晉的恭維話,楊競厲害就厲害在這裏,一邊能打勝仗一邊能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不然就這個戰爭強度,遼藩早就自己崩潰了。
    “前些日子,你們主張對大梁用兵,咱們先不說戰爭耗費能不能出的起,但就是陣亡的士兵,就不會少於30萬,耗費的糧食,更是無算”楊競說道,“這就是朕為什麽大舉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原因”
    “一來,可以積累大量的軍糧,通過運河,可以快速的運輸到前線。二來也是盡可能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算是藏富於民,真要是打起仗來,百姓的生活水平不至於下降的太多”
    楊競說的是有理有據,特別是剛才,楊競吩咐建設的糧倉,全部位於運河附近,為的就是能夠快速的裝船,沒有糧食,什麽仗也打不了。
    而且開挖運河、修建官道都需要雇傭人員,工資支出是個大頭,這樣一來,白花花的銀元通過大規模建設,流入到百姓的手中。其實這也就是楊競的經濟邏輯。
    “臣等受教”吳晉等人拱手。
    “行了,錢也分了,差事也分派了,你們就加緊組織實施吧”楊競說道,“不過朕醜話說到前麵啊,這期間,要是有官員敢貪汙一塊銀元,可別怪朕心狠手辣”
    這麽大工程,楊競不可能不擔心有官員上下其手,所以才出言提醒。
    “陛下放心,臣等定會約束好屬員”眾臣紛紛表態。
    “那就好,都散了吧”楊競揮一揮手。
    本來楊競還準備研究一下水師擴編的事情,不過1000萬銀元已經掏了出去,楊競也不敢再盲目擴充軍隊了,畢竟養軍隊太費錢了。
    諸位大臣離開後,楊競真心實意一陣肉疼,花的錢太多了,還得琢磨著怎麽開源才是。
    發展經濟,獲得稅收,這麽掙錢太難了,最快的來錢方式就是戰爭搶錢或者開礦,楊競開始琢磨還哪裏有金礦。
    “龍江郡、興安郡、安北郡的大山裏倒是有金礦,不過開采太困難了”楊競一邊回憶一邊自言自語說道,“薊州郡永平縣楊競穿越過來的那個時候的唐山市)倒是有個大金礦,問題是現在李奇在駐守,要不要幹他一票”
    北平郡李奇的帥帳,李奇突然打了個噴嚏,“本帥難道感冒了?”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