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太子監國
字數:3029 加入書籤
“入關戰爭快不得、突厥戰爭慢不得”楊競見各大臣聽的仔細,認真說道。
“朕解釋一下,為什麽朕想一出是一出,突然決定對突厥用兵?”楊競掃了一眼殿裏的大臣“第一個,還是那句話,入關戰爭快不得,不是我們不想入關,而是我大遼暫時還沒有做好接管大梁天下的準備”
現在大梁有80個郡,幾千萬人口,以大遼現有的政治軍事力量,即使擊敗了大梁,大遼也無法對關內80郡進行有效統治,到頭來,還得依靠地方鄉紳和士族大戶來治理,那大遼和大梁走什麽區別?
關於入關的事情,大遼君臣已經商討過多次了,所以楊競隻是簡單解釋一下,沒有多說。
“第二個,朕解釋一下為什麽突厥戰爭慢不得”楊競繼續說道,“這兩年,朕綜合各方麵信息,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突厥林丹汗是一位雄主”
“其實這麽多年,突厥對大梁也好,還是對前秦也好,威脅有多大大家也都清楚。那麽一條長城,都修了幾代人了,也沒見得真正擋得住突厥”楊競歎了一口氣說道,“突厥之所以還沒有全麵入主中原,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們人少且內部不團結”
“人少倒也沒什麽,突厥怎麽的也有上百萬人口了,要是一心殖民大梁是有可能的楊競自然知道幾十萬滿族人滅了大明的故事),但是突厥不團結,沒有形成合力,突厥108部各自為戰”楊競指出來問題的關鍵。
“現在林丹汗橫空出世,朕怎麽瞧著,他都有一統草原,南下中原的打算。如果這次,他再次打敗大梁,那麽林丹汗的威望在突厥中就會如日中天,不可撼動。所以,朕必須打斷這個進程”楊競冷冷的說道。
這些話楊競還是第一次和大臣們說,不過大臣們也都理解,一旦這個人口達百萬的遊牧民族統一起來,那絕對是中原政權的噩夢。
“既然大家都明白了,朕就直接布置了”楊競也不再客氣,“樞密使何在?”
“臣在”宣武殿大學士、樞密院樞密使曾泰立即站了起來。
“樞密院立即下令,命令遼東邊軍騎兵旅、遼西邊軍騎兵旅、遼南邊軍騎兵旅、遼北邊軍騎兵旅和遼中邊軍騎兵旅立即向赤峰縣集結,五日內趕到赤峰縣,並做好戰鬥準備”
“臣領旨”曾泰立即答應下來。大遼邊軍歸樞密院和兵部管理調動,所以楊競通過樞密院下達調動指令。
“神策軍總兵王世安何在?”楊競又問。
“臣在”王世安立即出列。
“神策軍騎兵第一旅隨朕出征,你帶著剩餘的神策軍守住襄平城”楊競下旨。
“臣領旨”由於神策軍是楊競親兵,所以楊競就直接下令了。
“長林軍總兵何在?”
“臣在”魏國公、長林軍總兵徐遠出列。
“長林軍騎兵第一旅隨朕出征,剩下的長林軍配合神策軍做好襄平城防務”楊競把上次換裝的長林軍騎兵第一旅也給帶走了。
“臣領旨”徐遠拱手。
“鳳凰長公主的5000鳳凰衛就駐紮在赤峰縣,作為總預備隊”打仗不可能不準備預備隊的,楊競就把鳳凰衛當成了預備隊。
“臣妹領旨”楊秀寧也站起來了拱手。
“對外情報司和軍情司派員隨駕,提供情報支持,政保署做好戰爭期間大遼國內穩定工作”何知遠、柳依和於冰一一答應。
楊競一口氣安排了很多工作,趁著楊競喝茶的功夫,吳晉立即問道,“陛下,您說隨駕出征是什麽意思?您要禦駕親征?”
“對啊”楊競奇怪的問道,“對異族開戰,朕這個皇帝不應該衝鋒在前嗎?”
“不是,陛下您身係天下安危,怎麽能上戰場呢?擇一大將去也就是了”吳晉這是非常明確的反對楊競出征。
“林丹汗都能帶兵出征,朕為什麽不能?”楊競不耐煩的揮一揮手,“就這麽定了,朕出征期間,太子楊光監國,鳳凰長公主輔政。內閣和六部正常運轉就行了”
楊競看似隨意的一句話,立即在大臣心中引起了波瀾,陛下這是第一次讓太子監國啊。不過太子才6歲,能監什麽國?大權還是在鳳凰長公主楊秀寧手中。
“另外,兵部在赤峰縣設置轉運司,負責接濟糧草後勤,鼎誠,你駐赤峰,負責總體調度。正德,你以大學士身份掛安撫使銜,坐鎮山海關。長平就留在襄平城,維持朝廷日常運轉”
楊競不在國內,他最擔心山海關的安危,所以他派錢峰以安撫使銜坐鎮山海關。至於後勤事務,還得是趙石。吳晉更不能走了,他得看著襄平城老家。
“還有,晉王楊世堂和齊王楊世斌隨朕出征曆練”楊競拿出了帝王的威嚴,直接做了安排。
吳晉等人千般的不願意,也隻能答應下來。群臣退出去以後,楊競看向楊秀寧,“老八,朕不在的這段時間,把家看住”
楊秀寧原來是八公主,所以楊競就管楊秀寧叫老八,隨手,又把遼王令扔給楊秀寧,“神策軍還剩2.5萬,長林軍還有5000人,這3萬人歸你節製”
“九哥放心,臣妹知道輕重”楊秀寧也成熟了起來,沒有鬧著和楊競出征。
“老八,知道你要看住誰嗎?”楊競又問。
“皇兄放心,臣妹曉得,看住文官集團”楊秀寧小聲的說道。
楊競欣慰的摸了摸楊秀寧的頭,“你也長大了”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