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製度保障
字數:2856 加入書籤
於冰在柳河行宮陪了楊競一個時辰,就趕回襄平城了,她實在是太忙了。加之明天的議事,和她這個情報部門的主官關係不大,她也沒有必要參加。
不過於冰頭走前,還是答應了楊競的無理要求,這次是五顆棗,而且得放夠三天。
“陛下也真是,總有這些奇怪的想法”於冰坐在返程的馬車上,調整著坐姿說道,“這幾天連馬都騎不了”
第二天,楊競精神抖擻的召見了內閣三位大學士和六部尚書,開始研究朝政了。
“有幾件事,昨天朕就想說了,但是被政保署給岔過去了”楊競說道,“主要的問題,還是養老金製度的問題。徐文你來說”
年初的時候,楊競決定推行養老金製度,規定大遼55周歲以上的百姓,每年發2塊銀元的養老金,6月和12月各發放一次。按照人口普查的數據,大遼總人口800萬,5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150萬,每年的養老金總金額是300萬銀元。
這筆錢,由楊競的內帑出,不由大遼朝廷承擔。這本來是個善政,但是現在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大梁的百姓也知道大遼的政策了,大梁的老年人蠢蠢欲動,準備到遼藩養老了。
戶部發現了這個問題,肯定不同意啊。你年輕的時候給大梁納稅,然後到老了大遼給你養老?天下沒有這個道理。
“陛下,諸位臣工,現在的主要問題是,今年陸續有新移民過來的老年人,他們也到各地官府申請養老金,各地官府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上書朝廷請求指示”戶部尚書徐文說道。
楊競一拍額頭,他怎麽把這個事忽略了,他那個時代,是需要繳納社保才能獲得領取養老金的資格的,而且至少需要繳納15年。但是楊競考慮到這個時代的發展水平,沒有設置繳納社保的規定,到歲數直接發放。
“這樣,這個事情好解決”楊競想了一下說道,“就以今年,也就是大遼二年為界限,大遼二年以前登記戶籍的,到了55周歲直接發放。”
“大遼二年及以後遷往大遼居住的百姓,必須在大遼繳納皇糧國稅15年以上的,憑借著曆年的納稅憑證,就可以到當地官府辦理退休證明,領取養老金”這個事情根本難不住楊競這個穿越者,直接複製改良他那個時代政策就行了。
“陛下,這樣的話,農民、小商戶倒是可以了,但是無業遊民不行啊,他們什麽稅都不交,這類人怎麽處理?”徐文立即說道。
徐文的話引起來大家的共鳴,這種不勞動的人多的是,他們的養老金怎麽解決,又成了問題。
“除了生病失去勞動能力的,其餘的人15年不勞動,到老了就準備餓死吧”楊競聳了聳肩膀說道。
群臣也都發出了一陣笑聲。其實群臣們對楊競還是很佩服的,陛下的腦子就是好用,怎麽想出納稅15年可以領養老金的政策呢?當然了,其中具體的細節還需要完善,但是大方向有了,剩下的細微末節的事情就好處理了。
楊競心裏對此倒是不以為然,現在的養老金都是他自掏腰包承擔的,真要是哪天承受不起了,直接加稅或者提高石炭的售價就是了,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總不能真是楊競養他們吧。
楊競又和內閣還有六部的官員議了一些事情,最後楊競才說道,“高築牆、廣積糧、緩入關,這是咱們一早就定下的策略。現在看來,效果不錯,不過今年還是有幾點重點任務,內閣要統籌做好”
“請陛下示下”吳晉代表內閣說道。
“第一個就是軍糧問題,今年要抓好防災減災工作,到了秋天,要做好50億斤軍糧收儲工作,這個是咱們入關的資本。戶部會同遼農公司做好此項工作”今年東部開發的1500萬畝耕地就要有產出了,楊競是準備把農業稅征集到的糧食儲存起來,等待戰爭的時候用作軍糧。
“臣加強和經濟司的溝通,確保秋糧顆粒入庫”趙石分管戶部,他立即表態說道。
楊競點點頭,“第二件事,就是大梁擴充了騎兵,騎兵總數達到了10萬這件事。這些年,朕總體思路,還是國防力量要符合經濟發展水平,所以這些年,朝廷管理的軍隊也不過18萬,朕的直屬親兵也就6萬”
大遼朝廷管理的軍隊就是五大邊軍各3萬人和兩個守備軍各1.5萬人,共計18萬人。楊競的親兵就是神策軍3萬,長林軍1萬,水師2萬,共計6萬人。
其實政保署也是楊競的親兵,號稱天子親軍,但是由於政保署的總人數保密,楊競也就沒在自己提。
“其實這些人也不少了,但是朕總覺得心裏不踏實,特別是大梁擴充了10萬騎兵,朕也擔心大梁突然攻擊我們”楊競思索著說道。
“所以朕相信,還是適當的擴軍為好,你們說一說,該怎麽處理?”
群臣聽見楊競這麽說,也都興奮起來,擴編軍隊意味著可以安插更多的軍官,而且這麽多年,也應該擴軍了。
“陛下,這裏麵有兩套方案”吳晉開口說道,“第一套方案,就是擴編兩個機動軍,每個軍下轄6個旅3萬人,共計6萬人。這麽做的好處是,一旦有事,部隊可以立即投入戰鬥”
“第二套方案,就是設置架子旅。像以前一樣,設置20個步兵架子旅和10個騎兵架子旅,每個旅隻保留小隊正以上的軍官,這麽做的好處是,可以節省大量的軍費,一旦戰爭爆發,20個步兵架子旅可以立即擴充成10萬人的滿編步兵、10個騎兵架子可以擴充成5萬人的騎兵”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