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海外貿易
字數:4368 加入書籤
一個政權最主要的兩件事就是賺錢和花錢。賺錢就不說了,這是維持政權運行的血液,政權解體的實質就是賺錢渠道的不通暢。而花錢,則是可以決定一個政權基本盤的穩定程度。也就是說,錢花給某個階層、某個地區,那麽這個階層和地區就會成為支持統治的基本盤。
這就是治國理政理念上的區別了:以吳晉為首的內閣,更願意扶植地主階級、或者說大地主階級,因為他們自己本身就是大地主。而楊競,則是更想扶植自耕農階層和城市手工業從業者還有商人。
所有的衝突的核心,就是這個衝突。至於官員的宦海浮沉、陰謀陽謀的異彩紛呈,則是這個核心的外貌。
所有的政治,本質上,就是階級鬥爭,概莫能外。
五天以後,楊競在翠微宮再次召見了司馬婉兒、沈婉、遼農公司主辦景洪、遼紡公司主辦李嵩、水師第一艦隊參將薩冰,商議出口給大食商人1萬匹絲綢和10萬匹棉布的事情。
“你們先說,具體是能不能提供這些商品、定價多少、關稅如何定?”楊競靠在禦座上,對底下的大臣們說道。
“陛下,臣先說吧”遼紡公司主辦李嵩說道,“現在遼紡公司的產量,每年是50萬匹棉布和5000匹絲綢,棉布的成本在3.5塊銀元左右,絲綢的成本在7塊銀元。這個產量是遼紡公司70的生產能力”
李嵩原來做過戶部的主事,業務能力還是在線的。
“也就是說,如果滿負荷運行,或者稍微擴大一些規模,還是能擠出10萬匹棉布和5000匹絲綢的?”楊競問道。
“回陛下,可以”李嵩點頭,“而且不會影響每年向宮中進貢的1000匹絲綢和5000匹布”
其實李嵩這個話是打了埋伏的,按照現在遼紡公司的生產能力,額外擠出10萬匹棉布是可以的。至於絲綢,原來每年就能生產5000匹絲綢,除了進貢宮裏的1000匹,還剩4000匹。
本來這4000匹絲綢李嵩是準備推向大遼國內市場的,但是現在出口就行了,相當於每年額外生產6000匹絲綢,平均每個月500匹,這個任務不重。
但是領導問了,你又不能回答的特別輕鬆,像是你沒幹工作似的。所以李嵩的回答才是正確的回答:有困難但是能完成。
諸位,你得讓領導看見你的不容易。
“辛苦了”楊競點頭,又問遼農公司主辦景洪道,“增產這麽多絲綢布匹,蠶絲和棉花是不是能供應上?”
聽了楊競的話,景洪和李嵩都露出了佩服的神色,陛下就是這點好,不光指派任務,還把完成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替臣子一一想到。
換成別的君主,直接給經濟司下指令就是了,每年多生產多少絲綢、多少布,怎麽完成那是有司官員的事情。但是楊競就不是,每次決策之前,都廣泛的征求意見。
剛剛雖然遼紡公司保證產能能夠跟得上,但是楊競還是問了一句原材料能不能供應得上的問題,盡可能把各個環節做實做細。
“回陛下,如果僅僅是每年新增10萬匹棉布和1萬匹絲綢的話,蠶絲和棉花還是能供應上的”景洪立即說道,“不過,如果繼續擴大產量的話,蠶絲和棉花就不夠了。現在似乎應該做好征收土地的準備了”
農作物生產是有時效性的,不是種子撒下去就行。一塊土地改種其他的農作物,至少需要提前一年準備,所以景洪才提出來做好征地的準備。
“不急,這買賣進行啥樣還不一定呢”楊競笑道,“不過你可以先期進行調研,也算是有備無患。”
“臣領旨”景洪拱手。
外貿對楊競而言,更多是錦上添花,他可不想依賴外貿,那樣一旦有些波折,比如別的國家加關稅,事情就麻煩了。
楊競太知道這個事了,有些外貿企業,在外國加關稅的時候,逼著本國朝廷投降,讓渡其他利益來換取自己的那點利益。前車之鑒不遠,楊競又怎麽可以重蹈覆轍?
說完了產量,又開始說定價和關稅的問題。楊競問道,“你們說,定價如何定?”
這就是經濟司的職責了,沈婉想了想說道,“陛下,之前臣也了解了,一匹布在大遼,能賣到7塊銀元。賣給突厥,能賣到10塊銀元,臣以為,賣到海外,定價15塊銀元為好”
“至於絲綢,一匹絲綢在大遼能賣到12塊銀元,賣給突厥就是18塊銀元了,至於賣到海外,定價25塊銀元為好”
這就是掌握科技的好處了,絲綢和布匹在大食是緊俏貨,他們自己並不生產。他們主要以皮製品和麻製品為主,隻有達官顯貴才穿綾羅綢緞。絲綢在大食是硬通貨。
“準奏”楊競想了想,覺得這個價錢可以,於是同意了沈婉的定價。
群臣暗中也嘖舌,10要匹布和1萬匹絲綢在大遼也就賣到82萬銀元,這出口了,竟然能賣到175萬銀元,翻了一倍還不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市舶司說說關稅的情況”楊競又看向司馬婉兒。
關稅這個東西吧,必須得有。先不說關稅的其他意義,但就以棉布和絲綢為例吧,市舶司可以賣給大食,普通百姓一樣可以賣給大食啊。到時候那些民間商號隻要把單價往下壓一壓,比如市舶司賣一匹布15塊銀元,民間商號14塊銀元,市舶司還有什麽生意?
“陛下,臣考慮了一下,關稅定在80120為好,根據不同的商品種類進行確定”司馬婉兒說道。
“這麽高?”群臣有些驚訝,這稅都快翻倍了。
“這個很好理解”司馬婉兒解釋道,“還是拿一匹布為例,一匹布在大遼賣7塊銀元,商家還有的賺。如果商家以7塊銀元一匹的價格賣給大食,按照120的稅率,他需要繳納8.4塊銀元,那麽一匹布的總成本就達到了15.4塊銀元,超過了市舶司的15塊銀元,大食商人就不會買那些商人的布”
其實這個事情說白了,楊競就是要通過關稅,把對外貿易緊緊控製在市舶司的手中。市舶司是不納稅的,所有的收益直接給楊競的內帑。
出口的稅率是這個,進口的稅率也同樣是這個,除非外國商人把貨物賣給市舶司。
“陛下,這樣一來,民間商號就無法參與海外貿易了”沈婉提出了自己意見。
“這個事簡單”楊競笑道,“民間商號想要參與海外貿易也行,向市舶司申請,實行準許貿易。至於條件,那就再說吧”
楊競和沈婉、司馬婉兒議論了很久,一直躲在角落裏的水師第一艦隊參將薩冰欲言又止,好像要說些什麽。
“薩冰,你這是什麽毛病?有話就說”楊競笑道。
“陛下,下官不懂經濟,就是一個武夫,但是有兩個疑問,就是如果關稅過高,大食商人不繳納怎麽辦?還有就是我們的貨物定價過高,大食商人去大梁沿海去買怎麽辦?”
不得不說,薩冰還真問到點子上了,大梁鬆江一帶,也在做出口貿易,隻是一直被江南士族壟斷,不向大梁朝廷繳稅而已。
大梁的水師為什麽發展不起來?不就是代表江南士族利益的官員們阻撓嗎?因為水師發展起來,影響他們走私啊。
“這個就得靠你了”楊競看著薩冰,似笑非笑的說道。
不僅僅是薩冰,其他的官員也是一愣,他們本能的以為楊競能提出什麽解決辦法,沒想到是說依靠薩冰。
“你的水師第一艦隊,有幾十艘戰艦,它們是擺設嗎?大梁不管哪個地區敢搶朕的生意,你就帶艦隊去,用艦炮轟它”楊競惡狠狠的說道。
“啊,末將領旨”薩冰一愣,趕緊答應一聲。
“你們是皇家水師,也可以是皇家海盜,明白嗎?”楊競又補充一句。
“回陛下,末將全明白,誰要是敢影響您發財,末將就用艦炮轟它”薩冰拍著胸脯說道。
楊競一愣,“這個,薩愛卿,你也不用說的這麽直白”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