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冰火兩重
字數:1996 加入書籤
楊競在翠微宮,給大臣們安排了各項任務,其實主要是搭建起未來的大遼發展的框架:國內手工業生產、一部分糧食生產、金融加上對外貿易。在楊競看來,自己隻要控製了這四條線,內閣就翻不起什麽波浪。
其實一個政權的內部爭奪,本質上是新質生產力的爭奪。誰掌控了新質生產力,誰就掌握了政權的主動性,所有的爭奪也就是圍繞著這條線展開的。
由於楊競是穿越者,所以他洞悉社會運行的本質,得以提前布局。大遼的農民為什麽生活的比較幸福,就是楊競嚴格控製農業稅的稅率,盡大可能的減輕地主對農民的盤剝。
大遼的農民才得以依靠耕種維持基本的生活。大遼的農民能夠活的下去,大梁的百姓可就不同了:本來田租就高,現在朝廷又加征了遼餉、剿餉,大梁百姓的賦稅已經高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辛苦一年、哪怕是個豐年,也難以溫飽。
“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天三頓打,不反待如何?”的諺語在大梁各地開始流行起來,農民起義也此起彼伏的爆發。
永安帝真是開心不過三天,就被各地報上來的農民起義的折子給煩的不行,但是又不能不處理,隻能嚴旨各地節度使,進行殘酷的鎮壓。
大梁百姓和大遼百姓,永安帝和楊競完全處於冰火兩重天的感覺。
軍情司把大梁各地農民起義的情況匯個總,給楊競上了一個情況簡報的折子,並在折子之後,請示楊競要不要給大梁境內的起義農民一些支持。
楊競的批複非常簡單,“知道了,不必”
軍情司得到楊競的回複後,還很意外,陛下平日裏不是最在乎百姓的死活嗎?而且想盡一切辦法給大梁朝廷添堵。怎麽這次大梁農民起義這麽好的機會,陛下竟然無動於衷?
這裏麵的曲折,隻有楊競自己知道。說實話,楊競內心,還是希望大梁朝廷能夠鎮壓農民起義的。因為楊競作為大梁先帝的九皇子,是他入主中原最大的合法性。一旦大梁朝廷被推翻,他這個前朝皇子入關的合法性就會大大的減弱。
還有一個就是楊競也不希望農民起義成功。因為農民起義成功,勢必會誕生一個新生的政權,一個政權在建立初期,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楊競不希望自己的競爭對手,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新生政權。
還有一個最隱秘的原因,就是楊競現在也是統治者,無論他和永安帝怎麽敵對,但是對百姓的終極態度是一致的,就是程度不同而已。
諸位看官,統治階級永遠是統治階級。
給軍情司的折子批複了“知道了,不必”以後,楊競又追加了一道口諭:就是軍情司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為大梁的平叛提供幫助。
柳依接到口諭以後,雖然點頭答應,但是並沒有具體執行,她主要是怕造成軍情司人員思想上的混亂。不得不說,柳河也不是一般人。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確定完絲綢、布匹的定價以後,司馬婉兒和大食商人達成了協議,以每匹棉布15塊銀元的價格出售10要匹棉布;以每匹絲綢25塊銀元的級別出售1萬匹絲綢,合同總金額175萬銀元。淨利潤135萬銀元。
經濟司沈婉為了支持市舶司的工作,直接從需要向大梁走私的棉布中調了10萬匹過來,讓司馬婉兒感謝不已。
聽著司馬婉兒和沈婉的匯報,楊競非常滿意,特別是看著冷若冰霜的沈婉,熱情潑辣的司馬婉兒,心裏生出了一種別樣的情緒。
“來人,上兩杯水,一杯冰水,一杯溫水”楊競笑道,“冰水給沈大人、溫泉給司馬大人”
司馬婉兒和沈婉一愣,這怎麽還上兩杯溫度不一樣的水,但是看著楊競的灼灼目光,兩位女官員頓時紅了臉。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