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63章 流放嶺南

字數:4258   加入書籤

A+A-


    既然是家傳的技藝,那就未必願意出來授藝。何況和齊家有來往的故交,不大可能為五鬥米折腰。
    就在林婉婉還在琢磨,是在坊間給徒弟們尋一位書畫師父,還是托齊家的關係,精益求精延請來一位大師。
    一個消息如同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掀起驚濤駭浪。
    吳穆,不治身亡。趙惠安承受不住喪子之痛,自縊身亡。
    太醫署精心準備的兩個溫養方子,終究還是沒能挽救吳穆年輕的生命。
    另一隻靴子終於落地了。
    時間緊迫,林婉婉隻獲知了結果,無法從人文角度探究,吳穆最後醒過來了嗎?他知道自己是因何生病嗎?知道為了他,有數位無辜的大夫喪命嗎……
    此時,最為驚心動魄的除了那些同樣服食過鉛丹之人,就是長安城內的醫家了。
    鉛丹有毒經過若幹死刑驗證後,證實並非虛言。
    吳穆病症嚴重最終不治身亡,其他人自然心有戚戚,生怕類似的厄運降臨到自己頭上。
    林婉婉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齊家的結果。
    從理論上來說,齊家分明是苦主,但天子一怒,流血漂櫓。
    受限於客觀條件,太醫署一直不曾發現鉛藥之害,直到高門大戶集體服毒,方才“釀成”如今的慘事。
    林婉婉正打算吩咐車夫套車,前往齊家去一探究竟。可還沒等她出發,就先見到了匆匆趕來報信的姚益明。
    姚益明神色慌張,額頭上掛著一層細密的冷汗,氣喘籲籲地說道:“林娘子,宮裏傳出消息。”
    林婉婉心中一緊,卻還是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問道:“不是壞消息吧!”
    姚益明吞吞吐吐,猶豫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陛下以齊太醫失察為由,流放嶺南。”
    林婉婉聽到這話,猛地站起身來,眼睛瞪得滾圓,滿臉的難以置信,實在難以接受這一結果。
    齊和昶何處失察?他雖是太醫院的二把手,可並不負責齊王府上下的診治工作。
    之前除了林婉婉三人,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鉛有毒這件事。
    蕭娥英往齊家送了奠禮,林婉婉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事後皇家會給予齊家豐厚的補償,以安撫他們。可誰能想到,等來的竟是齊和昶被流放的消息!
    林婉婉的聲音仿佛是要從喉嚨裏擠出來,問道:“那齊王府的幾個太醫呢?”
    姚益明:“同齊大郎一樣,死後哀榮。”
    頓了頓,繼續說道:“但他們在太醫署內的親眷,都被清理了出來。”
    林婉婉隻覺一陣無力,雙腿發軟,跌坐到椅子上,追問道:“流放去哪兒?”
    姚益明艱難地吐出兩個字:“嶺南!”
    作為同樣出自太醫署的人家,看到這樣的結果,難免升起兔死狐悲之感。
    很明顯,吳杲壓根沒打算讓齊和昶活下去!
    他什麽都沒有做錯,承受喪子之痛後,竟還要被流放去那煙瘴之地。
    林婉婉見姚益明說不出其他更具體的信息,輕聲道:“多謝你特來告知。”
    姚益明神色有些木然,歎息道:“那我這就帶著南星回家了。”
    林婉婉應道:“慢走。”
    姚益明臨出門前,忽的轉身,問道:“林娘子打算如何做?”
    林婉婉輕聲道:“總要去齊家看一看情況再說。”
    姚益明遲疑道:“此時恐怕並非善地。”
    在這風口浪尖上,他們心中即便有再多的同情,這會也不敢再靠過去。
    林婉婉正色道:“那是我徒弟。”
    何況他們陷在同一件禍事裏,誰又比誰清白呢!
    姚益明略微歎息一聲,感慨道:“有你這樣的師父,是齊家小娘子的福氣。”
    林婉婉說幹就幹,當即吩咐車夫備好馬車,這就要往齊家去。中途經過萬福鴻,林婉婉吩咐拐道進去,她想問一問小夥伴的意見。
    戚蘭娘聽到這個消息,驚訝地捂住嘴巴,失聲道:“怎麽會這樣!”
    趙瓔珞確認道:“消息準確嗎?”
    林婉婉:“南星父親送來的。”有九成九的可靠性。
    祝明月語氣淡漠,透著一股無力的死寂之感,緩緩說道:“這不是早就注定了嗎!”
    趙瓔珞急道:“哪裏注定了!”
    祝明月幽幽道:“從齊大郎死在齊王劍下那一刻,就注定齊家沒有好下場。”
    從結果倒推是這般的邏輯。
    戚蘭娘疑惑道:“為什麽?”
    祝明月語氣冷靜,甚至到了冷漠的地步,“因為殺子之仇,不共戴天。”
    齊廣白不僅是齊和昶的兒子,更是他的衣缽傳人。手藝人對傳承這件事看得有多重,不消多說。
    齊廣白沒有做錯任何事,他隻是不幸成了吳愔想要儆猴的那隻雞。如果吳愔早知他的身份,估計就會換個人選。
    可惜,沒有如果。
    假若齊廣白是孫安軒那般的不肖子孫,殺了就當正門風守清譽,吳杲和孫文宴之間也不會產生嫌隙。
    偏偏齊廣白什麽都沒有做錯,齊和昶怎能不恨。
    上一個跌破人性底線的手藝人叫做易牙,齊和昶若完全不將兒子的死放在心上,吳杲反倒要懷疑他包藏禍心。
    但出於人性情理,齊和昶定然放不下兒子的死。
    祝明月對齊和昶了解不多,但吳杲作此決定,想必是懷疑齊和昶有報複之心。
    一個頂尖的醫者,想要悄無聲息的害人性命,實在是輕而易舉。
    吳杲更怕的,恐怕是齊和昶除了要吳愔的性命,更是要子債父償。
    齊和昶遠比吳杲本人更了解他的身體。
    哪個醫者沒有些獨門秘方,說不定還有能悄無聲息要人性命的秘藥。
    就像林婉婉認識的鉛藥一般,她若起了心,“隨手”寫進藥方裏,旁人又哪裏分辨得出來。
    吳杲的恐懼就在於,齊和昶真的有殺他的理由和手段。
    所以哪怕齊和昶為了膝下一雙兒女,甚至願意將家中寶貴的藏書貢獻出來,以示退讓之意。
    齊和昶可以退出太醫署,甚至往後隻做一個長安的富家翁。
    可惜帝王的猜忌之心並沒有放過他。
    戚蘭娘迷惑道:“可這件事難道不是皇家對不起齊家嗎?”
    祝明月冷漠道:“大恩即大仇。”
    殺子之仇,齊和昶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放下。哪怕為圖自保而一時蟄伏,誰知道哪天又會舊事重提呢!
    帝王的猜忌之心,祝明月到底是低估了。
    她以為齊和昶頂多是辭官為民,沒想到會被安上莫須有的罪名,流放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