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94章 驗酒驗桶

字數:3655   加入書籤

A+A-


    羅滿為遠遠瞧見項興朝一行人進門,立刻放下手中的賬本,快步迎了上去。
    臉上堆著恰到好處的笑意,叉手行禮道:“這位想必就是項郎君吧?鄙人姓羅,是杏花村的掌櫃,今日勞煩郎君親自跑一趟,有失遠迎。”
    項興朝對杏花村的酒水實在滿意,微微頷首,算是致意,語氣平淡道:“羅掌櫃不必多禮,今日來,是為驗酒交貨。”
    一行人跟著羅滿為穿過前店,來到後院。剛進院門,項興朝便被眼前的景象驚了一下。
    院子裏密密麻麻堆著各種酒壇,小的半人高,大的竟有一人多高,層層疊疊,幾乎占滿了半個院子。
    暗自思忖,這般大的酒壇,若是不慎掉個人進去,怕是真能被酒 “溺死”。
    杏花村常年大批量釀酒,對大大小小的酒壇需求極大,著實為長安周邊的陶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好在陶壇大多能回收利用,喝完的空壇收回來,清洗幹淨後還能再次裝酒,也算省了不少成本。
    項興朝不知杏花村究竟有多少個類似的儲酒庫房,但單從這院子的規模來看,便知家底不薄。
    隨口問道:“羅掌櫃,院子裏這些都是裝好酒的?”
    羅滿為笑著解釋:“郎君說笑了,院子裏的都是空壇子,我們這畢竟是酒不是醬,經不得曬。尤其是地瓜燒這類烈酒,暴曬之下口感、體量都會有所折損,所以裝酒的壇子,都存放在庫房裏。”
    項興朝隻輕輕地應了一聲,“嗯。”
    他之前從不經手庶務,還真不知道日常所食的醬料是需要晾曬的。
    對當場驗酒這回事,戚蘭娘和羅滿為早已習以為常。
    軍營和高門大戶對飲食安全格外看重,驗酒不僅是為了確認酒水的品質,更是為了避免後續出現酒水摻假、投毒等麻煩,算是雙方心照不宣的保護手段。
    戚蘭娘走上前,指著院子三麵合圍的屋舍說道:“項郎君,這幾間庫房裏存的都是地瓜燒,你看從哪一間開始驗?”
    每一間屋舍都有三開間寬,裏麵堆得滿滿當當,顯然存量充足。
    項興朝隨意指了指左邊的屋舍:“就從這兒開始吧。”
    羅滿為衝著身後的夥計點點頭,示意他們開始行動。
    羅滿為立刻衝著身後的夥計使了個眼色,夥計們立刻行動起來,上前推開庫房的大門。
    一行人跨步走進庫房,隻見一排排烏黑發亮的酒壇整齊地矗立著,一個挨著一個,密密麻麻望不到頭,竟透著一股磅礴的氣勢。
    靜下心來細聞,空氣中飄蕩著若有若無的酒香,不濃鬱,卻格外勾人。
    羅滿為做了個 “請” 的手勢,“請郎君驗酒。”
    項興朝目光掃過酒壇,隨手指了指左前方一個近一人高的大酒壇,“就從這壇開始吧!”
    羅滿為示意身邊的老夥計上前,老夥計經驗豐富,先是拿出小錘子,小心翼翼地敲碎酒壇封口最外層的黃體封泥,動作輕柔,生怕敲壞酒壇。
    隨後又慢慢揭開封蓋的荷葉,荷葉剛掀開一角,一股霸道的酒香便瞬間噴湧而出,帶著烈酒特有的濃烈氣息,直衝鼻腔。
    地瓜燒最特別的,便是這股霸道的香氣和辛辣的口味,一聞便知是沒摻水的正品。
    項興朝探頭往酒壇中張望,隻見酒液清亮而幽深,宛如一口古井,在昏暗的庫房裏泛著微光。
    在惜命之人看來,地瓜燒雖口味酷烈,卻有一個極大的好處。酒液澄亮透明,甚至比尋常的井水、河水還要幹淨。
    一般的毒藥製備粗糙,投進渾濁的酒水中或許還能隱藏片刻,可若是投入地瓜燒這樣清澈的烈酒裏,立刻就會顯形,根本藏不住。
    不過除了右武衛一幫“苟聖”,旁人很少會想到這麽 “要命” 的細節。
    項興朝從夥計捧著的托盤裏取過一個長柄竹筒,探入酒壇中,舀了半筒酒,仰頭便一飲而盡。烈酒入喉,帶著灼熱的暖意,順著喉嚨滑入腹中,瞬間驅散了秋日的微涼。
    忍不住讚了一聲,“好酒!夠勁!”
    羅滿為在一旁看得暗自咂舌不已,深耕杏花村日久,連帶著他的“審酒觀”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喝什麽新豐酒、石凍春或許還帶著幾分附庸風雅的意味,但愛地瓜燒和伏特加那一口,還能這般爽快下肚的,才是真正懂酒、好酒之人。
    全然忘了,自家也釀了不少度數低的鮮花酒、果酒。
    不過,這些東西,大多是做了地瓜燒的搭頭。
    項興朝嚐過第一壇,便將後續的驗酒工作交給了手下。
    反正這些將士個個都能喝酒,讓他們隨機抽查,反倒更放心。
    在遼東那樣的苦寒之地,酒水是將士們驅寒暖身的必需品,他們對酒的好壞,比常人更有發言權。
    與外人猜測不同的是,杏花村上上下下,從掌櫃到夥計,酒量其實都不差,但他們很少在工作時喝酒。
    就連負責驗酒、品酒的老師傅,通常也是嚐一口便吐掉,隻靠舌尖分辨酒的好壞,少有真的將酒咽下。
    那種酗酒成性的人,杏花村反而不會招。醉酒誤事不說,還可能監守自盜。
    與此同時,外間的幽州軍士,也從剛運來的幾車鬆木桶中間,隨機挑了幾個,倒入清水查看是否有漏水情況。
    這一點,杏花村上下反倒並不擔心,每一個木桶出廠前都做過漏水測試。
    哪怕真有那麽一兩個漏水之桶,當場換了便是。
    杏花村的鬆木桶隨著運酒商隊的拓展,便宜皮實的名聲越傳越遠。
    也就是鬆木家具的質量實在一般,這才沒人專門找周木匠打家具。
    驗酒的事交給手下,項興朝便跟著羅滿為來到院子裏的小亭子中。
    羅滿為早已命夥計在亭內的席案上布置好了酒水和下酒菜,笑著說道:“項郎君,你先在此稍歇,嚐嚐小店的特色酒菜。”
    連跟進來隨從們也照顧了,在亭子外擺了幾張小桌,同樣備了酒水飲食,隻是菜式和酒的檔次比項興朝這邊略遜兩三成。
    不說這裏頭還有幽州大營的小將官,不是還有句話嗎,閻王好惹,小鬼難纏。這些隨從雖不是主事人,卻也不能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