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97章 輩分問題
字數:3565 加入書籤
這段時間,不止幽州大營在忙著籌備返程物資,長安城裏的商隊、軍隊也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
畢竟再過不久,天氣就要轉涼,入冬後道路難行,運輸會更加困難。
左驍衛的物資已經陸陸續續運進大營,隻待一聲令下,便啟程前往並州。
杜鬆作為左驍衛的負責人,除了酒水買得多些,其他商品都采購得不多,大多是些長安本地物價便宜、而並州售價更高的必需品。
先前有右武衛打樣,杜鬆怎麽可能不想發財,無奈現實情況不允許。
同一家供應商,出來進去,難道不知道白家在找祝明月配貨嗎!
先前時間緊、沒門路,莊旭的東西一股腦交給白家分銷。
在這方麵,坐地戶的確比客軍更有優勢。
現在白家自己帶貨了,哪還能顧得上左驍衛的三瓜兩棗。
他們能把自家貨賣明白就不錯了。
項興朝在杏花村忙著驗酒時,孫無咎帶著一群家丁來萬福鴻分批次取貨。
其他商鋪的貨物還好,隻要集中到萬福鴻就能統一提取。
唯獨濟生堂隻有崇仁坊一家總店,別無分號,他們隻能繞道來崇仁坊取貨。
車駕從濟生堂側門緩緩進入,孫無咎則帶著親隨,大搖大擺地從大堂走進店內。
自古看病買藥都是趕早不趕晚。
孫無咎等人到濟生堂取貨時,日頭已升至半空,算不上 “早”,大堂裏的客人寥寥無幾,顯得格外清淨。
藥櫃後,今日輪到朱淑順和謝靜徽值班。
此時,櫃台前站著一個年輕男子,身著青布長衫,背影挺拔,正是左石青。
他麵前放著幾張荷葉,上麵分別擺放著的枸杞、烏梅、山楂。
若不知道這是醫館,還以為是哪家零食鋪子呢!
別管枸杞、山楂、烏梅在外頭做什麽用,但進了醫館,它們就是藥材。
這幾樣東西正好對應著兩道膳飲:枸杞山藥雞湯和烏梅山楂雪梨湯,都要適合秋日的。
左石青拿起一顆飽滿的枸杞,放在指尖仔細端詳,開口問道:“這是今年的新枸杞吧?瞧著顏色鮮亮,顆粒也飽滿。”
左家雖早已不再以行醫為業,祖上卻也是杏林世家,多少還留存著些辨識藥材的底子,左石青耳濡目染,對這些常見藥材也略知一二。
謝靜徽在一旁整理藥方,聞言抬頭點頭應道:“嗯,這是四野莊外圍欄裏種的早熟枸杞,剛曬幹沒幾日,趙大夫特意送了些來濟生堂,說是讓我們試試水,看看客人喜不喜歡。”
左石青結合自家畫鋪的經營經驗,繼續說道:“依我看,這烏梅和山楂,得提前分成一份一份的小份,客人需要多少就按分量取用。”
似左家的畫鋪,隻有那些懂行的老主顧,才會直接買礦料自己研磨。
大多數客人買的都是現成的顏料,紙筆也多是讓夥計根據他們的需求推薦。
這裏頭的門道,可不比醫館少。
很多時候,你都不知道不懂行的顧客會造成多嚴重的後果。
這一點上,畫鋪還是比醫館強些。
藥亂吃會死人,亂畫頂多就是費錢加傷眼罷了。
謝靜徽聽了,卻有些不服氣,挑眉道:“照你這麽說,事事都要準備齊全,那我是不是還得把山藥、雞肉、梨子都備齊了?畢竟枸杞山藥雞湯、烏梅山楂雪梨湯,缺了這些可做不成。可我們濟生堂是醫館,又不是肉菜鋪子,哪能什麽都備著!”
朱淑順一直在旁邊安靜地聽著,此刻終於明白左石青的意思,笑著打圓場,“靜徽,他說的不是要我們備齊食材,而是說烏梅和山楂的配比。你看,烏梅的酸味更醇厚深沉,山楂的酸甜味則更活潑明亮。若是烏梅放得多,煮出來的湯酸味厚重,帶著淡淡的煙熏味,回甘悠長;若是山楂放得多,就是酸中帶甜,甜味更明顯,喝著更爽口。”
左石青立刻附和,“淑順說得對!好在烏梅和山楂的價格相差不多,客人選擇時,完全可以依著自己的口味來,不用因為價格高低而猶豫。”
若是一貴一賤,說不定有些客人就舍不得多放貴的,反而影響口感。
不過分成小份,確實會增加藥童的工作量,也不利於客人根據自己的口味調節配比。
謝靜徽見兩人都這麽說,也不再堅持,點頭道:“往後會和他們說清楚的。”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1:1,愛喝酸的就多放烏梅,愛喝甜的就多放山楂。
幾人正說著,孫無咎已經帶著家丁走到了櫃台前。
他剛才在後麵,隱約聽見左石青直呼朱淑順的名字,又聽他們談論的都是枸杞、烏梅這些藥材。
孫無咎本以為趙金業,結果走近了一瞧,全然不是那麽一回事。
朱淑順最先瞧見孫無咎,立刻收起臉上的笑意,正色道:“孫郎君。”
孫無咎點了點頭,開門見山問道:“林娘子呢?我來取之前訂好的藥材。”
朱淑順做出引路的手勢,禮貌地說道:“師父正在會客,勞煩孫郎君先在休息室稍作休息。”
明確說是會客,而非問診。
孫無咎的目光不由得落在左石青身上,文質彬彬卻氣血充足,瞧著就不像家有病疾的模樣。除了國子監一幫紈絝,濟生堂少有這般年輕的病患和病患家屬。
好奇地問道:“這位郎君是?看著麵生得很。”
謝靜徽笑道:“這是我們師侄。”
這話一出,向來溫文爾雅的左石青立刻皺起了眉,有些不服氣地糾正道:“是師兄!”
生怕自己平白矮了一輩,特意把 “師兄” 兩個字說得格外清晰。
他自幼就是跟著左文竹學藝,理論上左家父子一個師門輩分。
所以,也和拜在左文竹門下的學畫的林門弟子一個輩分。
誰都別占誰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