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62章 公堂辯白

字數:3362   加入書籤

A+A-


    徐達勝這話裏的暗示再明顯不過,那位 “貴客” 十有八九是南衙的人,可他從頭到尾沒提 “軍隊”、“軍需” 半個字,隻含糊稱作 “有身份的主顧”。
    這般說辭,既撇清了恒榮祥 “定製軍服” 的嫌疑,又把後續 “衣裳變軍衣” 的責任摘得幹幹淨淨,仿佛恒榮祥隻是做了筆再普通不過的買賣。
    鬱修明自然聽懂了這層機鋒,卻不能就此打住,有些證詞必須從徐達勝口中明說出來,才能作為依據。
    他往前傾了傾身,繼續追問:“既隻是普通買賣,那為何你號所製之衣,會穿在南衙軍士身上,被指認為軍衣戎服?”
    徐達勝立刻露出一副無辜又無奈的模樣,攤開雙手,語氣誠懇,“大人,這小人是真管不著啊!”
    他頓了頓,像是在斟酌措辭,“我們做買賣的,講究的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客人買了衣裳,是自己穿,送親友,還是拿去做別的用處,我們哪能幹涉?
    就像綢緞莊賣了綢緞,總不能管客人是做新衣,還是做帳幔、荷包吧?”
    這話說得有理有據,鬱修明一時竟無法反駁。
    徐達勝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必須把 “定製” 的關節徹底撇開,隻留下 單純市場交易的事實。
    軍隊在外征戰,繳獲的物資除了按規矩上繳朝廷的分成,剩下的本就可自由處置,南衙將官在市場上采買物資,本就合乎慣例。
    不過祝明月更認為,這背後其實是朝廷製度的漏洞,財務、供給、采購、監督各環節相互脫節,底下的將官手握極大自主權,朝廷隻能放任自流。
    有良心的主將,會采買衣物、食物當成福利,發給底層軍士,讓他們能過得更好些。
    沒良心的,就把物資克扣下來,要麽轉賣牟利,要麽隻留給自己的親信,可憐那些軍士南征北戰,最後除了一身傷病,什麽都落不著。
    徐達勝臉上依舊是那副事不關己的神情,語氣卻多了幾分感慨,“說句實話,小人後來聽說衣裳被南衙軍士穿了,心裏還挺高興的。
    畢竟這衣裳能穿在保家衛國的軍士身上,也算是‘穿得其所’,總比堆在庫房裏發黴強。”
    他飛快地掃了鬱修明一眼,見對方沒反駁,才繼續往下說:“可誰能想到,竟會因此被人誤會成‘私造軍服’,還把小人傳到大理寺來問話,這實在是冤枉啊!”
    恒榮祥在這樁事裏,唯一 “錯” 處,就是生意做得太大了。
    一下子包圓了數萬大軍、好幾個衛的衣物需求。
    少府監身為朝廷要署,常年賬目混亂、積弊難清,效率低到連軍士的衣衫都無法按時發放。
    兩相對照之下,恒榮祥的迅捷高效,反倒成了“過錯”,豈非莫大諷刺!
    徐達勝話鋒一轉,像是突然想起什麽,進而說道:“何況,這到底何為‘軍衣戎服’,還有的說道呢!”
    鬱修明略略抬眼,目光中透出幾分深意,“你且細說,不得有半分隱瞞。”
    徐達勝清了清喉嚨,原本微彎的腰背不自覺地挺直了些,聲音也沉了下來,“大人容稟,在下敢問,究竟是依朝廷定式縫製的才算軍服,還是凡被兵士穿在身上的,皆可視作軍服?”
    這問題頗有些“白馬非馬”的狡黠意味。
    後堂的沈光赫聽得心頭一緊,他是少府監織染署令,最懂軍服規製,也明白這一問的厲害之處。
    曆代皆有《輿服誌》詳載禮儀服飾,自天子至庶民,衣冠佩飾皆有法度,不可錯亂分毫。
    大吳自然也有這般規製,可最近十幾年,少府監怠惰成習,物資時有短缺,各軍衛常常領不足規定衣物,隻得新舊混搭、補綴再三,一眼望去,幾與雜牌部隊無異。
    能如右武衛一般,全軍上下衣裝齊整的,實在寥寥無幾。
    徐達勝生怕大理寺和禦史台的官員不熟悉這些冷門細則,特意補充解釋,“依朝廷定製,士卒戎服多為暗紅色或赭石色,麵料用的是粗紵布;將官的服飾則用絹綾,比軍士的料子更講究。”
    他頓了頓,掰著手指細數,“這紵布的來源主要有二,一是長安、洛陽織染署下屬的布坊,專門織造軍服專用紵布,用的是雙經雙緯織造法,質地較民間麻布緊密許多,邊緣還會織入簡化的甲胄暗紋,民間織機根本仿製不了。
    二是各地的貢賦補充,像粗紵布,通常用的是幽州貢布,結實耐磨。
    此外,填製夾衣的絮綿多取自河朔;至於皮靴、腰帶、護腕等物,則大多由各處牧監供應。”
    徐達勝解說規製時,語調平緩如誦賬目,唯獨提及“外間織機難以仿造”一句時,聲調略揚,隱約透出幾分篤定。
    徐達勝將手邊的黑色衣裳舉起來,“大人你看,恒榮祥做的這件單衣,用的是黑色細麻布,沒有綿絮,也沒有皮件配飾,與朝廷所定戎服規製全然不符。
    究其本質,不過是一件尋常百姓衣物。
    隻不過是有軍士把它穿上了身,這能怪到我們頭上嗎?”
    這麽一說,恒榮祥倒和那些給軍隊供應醬料的行商沒什麽區別,不過是提供了普通商品,至於買家怎麽用,哪能由賣家負責?
    沈光赫聽得渾身僵硬 ,少府監為何不敢直接用 “違製” 罪名拿辦恒榮祥,隻能迂回用行政手段威嚇。
    因為按照朝廷規製,恒榮祥的所作所為,根本沒有半分違規之處!
    範成明、靳華清和唐高卓三人,這輩子都沒深究過自己穿的衣裳藏著這麽多門道,此刻紛紛下意識抬起袖子,仔細查看袖口是否有傳說中的雙經雙緯紋理和暗紋。
    可翻來覆去看了半天,什麽特殊紋路都沒找著,半晌才反應過來,他們穿的根本不是少府監配發的製式衣衫,自然沒有那些標識。
    而且徐達勝剛才說的,都是普通軍士的規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