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3章 入局爭議
字數:3697 加入書籤
此次失火案,少府監共有十餘人罹難,數十人被灼傷,傷勢輕重不一。
三司急需查明,這些遇難者中,哪些是不幸被困火場而死,哪些是被人蓄意殺害後縱火焚屍。
這直接決定了後續的查案方向。
可驗屍工作卻進展緩慢,負責監督的刑部官員甚至主動叫停了仵作的操作。
大吳的官員不會去親手觸碰屍體,他們的職責隻是在旁監督、記錄仵作的結論,至於是否采納,全憑個人判斷。
典型的手腦分離。
仵作就像是官員手中的工具,好不好用,全看運氣。
三司的仵作自然不是濫竽充數之輩,可合作多年,監督的官員一眼就看出了他們的猶豫。
麵對這些屍體,仵作們無法確定死因,時而說像是被濃煙嗆死,時而又說骨骼有裂痕,可能生前遭過毆打。
如此重大的案件,一個判斷失誤,就可能導致整個查案方向偏離,誰也不敢擔這個責任。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一名刑部官員沉吟片刻,試探性地提議,“近來京兆府提交的驗屍文書,條理清晰、結論明確,看起來比我們的仵作還要專業幾分,不如…… 向京兆府借調。”
刑部主官立刻拍板,“立刻給京兆府行文,請他們派最得力的仵作過來!”
比刑部公文先到京兆府的,是小道消息。
京兆府自然明白,三司要借調的是哪一位“仵作”。
無論如何,人從京兆府出去,京兆府就要擔上幹係。
官員們不敢貿然答應,隻能回複,“此人是從外頭請來的,並非衙中屬吏,需得派人去請,還請稍等片刻。”
緩兵之計先搞起來。
往常負責聯絡的王差頭出去拿人了,京兆府官員連忙將柳恪找出來,知道兩人是鄰居,往後還要長長久久地做鄰居,讓他趕緊去濟生堂報信。
京兆府的官吏更新速度快,但林婉婉不是他們的人,不沾染內部是非。
這樣的技術大佬,自然要供起來。
京兆府的官員心裏門兒清,哪怕眼下用不上她驗屍,萬一哪天衙裏有人急病,還得靠她救命。
這種時候把關係維護好,準沒錯。
更何況,先前京兆府之所以能果斷把“軍衣案”推給大理寺,除了慣有的推諉心態,背後少不了祝明月的授意。
大家都有意無意地往這攤渾水裏摻了半隻腳,誰也不想把關係搞僵。
濟生堂裏,齊蔓菁正站在藥櫃後,踮著腳整理頂層的藥材。
她轉身抬眼間,就看見一身青袍的柳恪進門,笑著打招呼,“柳二郎今日怎麽有空過來?”
柳恪微微頷首,不急不緩地說道:“齊小娘子,請問林娘子在嗎?我有要事找她。”
齊蔓菁一聽就明白,這不是普通患者問診,立刻側身指了指後院,“師父在後頭的製藥房熬藥膏呢,我這就去叫她。”
不多時,林婉婉收拾妥當,擦了擦手上的藥粉,到前麵的休息室見柳恪。
她第一眼先瞧的是柳恪的麵色,依舊帶著幾分病弱的蒼白,卻比剛認識時好了不少,至少眼底有了神采。
林婉婉忍不住在心裏對比,李君璞鋼鐵般的體格,在京府兩縣當差後,幹得那叫一個要死要活,溢出的怨氣能養活十個邪劍仙。
反倒是先天病弱的柳恪,在京兆府衙裏不僅沒被壓垮,還漸漸適應了節奏,每日回來不見新增的煩惱,問起近況隻說一切都好。
這反差讓勝業坊的鄰居們大呼詫異,連李君璠都特意把這事寫在給李君璞的信裏,就不知道遠在外地的李君璞看到信後,會不會因為自己不如柳恪適應而“小氣”一場。
畢竟在外人看來,柳恪的先天條件樣樣不如李君璞,無論是健康、家世還是智謀,可兩人的境遇卻天差地別。
閑話少說,柳恪開門見山,“林娘子,三司在少府監失火案中遇到了麻煩,想請你去協助驗屍。”
他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語氣帶著幾分鄭重,“府裏並未對外透露你的身份,隻是說有位擅長辨傷斷因的高人,你不必擔心暴露。”
林婉婉若是不想去,京兆府有的是推諉的理由。
林婉婉心裏一動,昨晚她剛收到段曉棠的傳信,說少府監失火絕非意外,背後牽扯甚廣。
她如果能參與驗屍工作,就能獲取第一手線索。
林婉婉沉吟片刻,指尖輕輕叩了叩桌麵,隨即嘴角勾起一抹調皮的笑容,“這活我接了!就看三司敢不敢讓我去驗了。”
不提林婉婉的女醫身份,在以男人為主導的官場有多敏感。單說她是右武衛的家屬,就足夠讓被右武衛反複重錘的三司思量幾分了。
畢竟讓她參與驗屍,無異於讓右武衛直接知曉案件進展,這可不是三司願意看到的。
柳恪自然明白其中的顧慮,緩緩點頭,“我會和他們說清楚的。”
結果正如林婉婉所料,三司向京兆府行文借調仵作,前後不過一刻鍾就批完了。
可一聽說京兆府推薦的“高人”是林婉婉,衙署裏立刻炸了鍋,爭論從午後一直持續到傍晚。
反對的聲音占了多數,“一個民間女醫,怎麽能碰官衙的驗屍案?傳出去豈不是讓人笑話三司無人?”
“她是右武衛的人!讓她驗屍,萬一她偏袒右武衛,篡改結論怎麽辦?”
“少府監的案子本就牽扯南衙,再讓右武衛的人摻和進來,豈不是更亂?”
支持者則寥寥無幾,隻敢小聲反駁,“可三司的仵作確實拿不出結論,林大夫先前在京兆府裏斷過傷,本事是有的。”
“眼下天氣不熱,屍體還能放幾天,可再拖下去,死者家屬那邊怕是要鬧翻天了。”
果不其然,就在三司爭論不休時,衙署門外傳來了死者家屬的哭鬧聲。
十幾個人跪在門口,捧著靈位要求“還親人公道”,甚至有情緒激動的人要衝進去搶屍體,說“與其讓官老爺們拖著,不如帶回家安葬”。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高門大戶通過各種渠道旁敲側擊地施壓,讓辦案官員們苦不堪言。
眼看局麵越來越難控,三司主官終於拍板,狠狠拍了下桌子,“別爭了,讓她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