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2章 查案困局
字數:3606 加入書籤
此刻三司衙署內,真相仿佛就隔著一層窗戶紙,隻要戳破,就能找到查案的捷徑。
有人按捺不住,直接問道:“鬱寺丞,當年那案犯呢?或許能從他口中問出些線索!”
鬱修明無奈地搖了搖頭,“早就秋後問斬了。”
“超生”了好幾年。
線索看似要斷,好在大理寺的案卷庫保存完好。
不多時,龔波的案卷,原封不動地從大理寺的案卷庫送來此地。
鬱修明小心翼翼地從案卷中取出那份左手書寫的供紙,與從熊玉山手中得來的匿名投書原稿並排放置在案桌上。
三司官員的站位瞬間變了,先前還按官位高低排序,此刻自認為書法有幾分造詣的人,全都主動湊到桌前,瞪大眼睛仔細比對。
若鬱修明事先不曾特意說明,他們說不定以為,那份供紙就是在大理寺公堂之上結案所書。
當然,細看之下,紙張的質地、筆墨的色澤,都與三司公衙常用的耗材不同,顯然是市井行貨。
宗元緯捋了捋山羊胡,從書法角度點評道:“筆跡瘦硬挺拔,運筆手法獨特,可惜沒到大成境界,少了幾分爐火純青的圓潤氣度。”
“宗寺卿可別忘了,這是左手書!” 詹文成立刻補充道,語氣裏帶著幾分驚歎,“若是用右手書寫,說不定造詣還要更高幾分。”
無需專業鑒定師出手,在場眾人隻看了片刻,就達成了共識。
這兩份文字,筆畫轉折的習慣如出一轍,必然出自同一人之手。
宗元緯又盯著投書看了半晌,忽然“咦”了一聲,臉上露出詫異之色。
詹文成連忙追問:“宗寺卿看出什麽了?”
宗元緯指著投書上的字跡,語氣有些不確定地說道:“你看這投書的筆觸,距離紈絝案已有數年,照理說書寫者的心境該愈發平和,筆跡也該更沉穩才是,可這份投書的筆觸,反倒比當年的供紙更鋒利,像是藏著一股戾氣。”
接著試探地說出他的猜測,“難道‘他’這些年境遇變故,才導致心境愈發偏激?”
眾人聞言,立刻湊得更近,指尖輕輕點著紙麵,仔細對比兩處字跡的差異。
很快,便有人附和道:“確實如此!你看這‘東’字的最後一筆,當年還帶著幾分收斂,現在卻直接拖出一道長鋒,像是在發泄不滿。”
詹文成提議,“看來得請真正的書法名家來鑒定一番。”
他們頂多算是文化人,略通文墨,對於書法鑒定就是完完全全的外行了,專業的事還得交給專業的人。
接下來的日子,三司官員們紛紛動用自己的人脈,聯係長安城內的書法名士。
有人找了國子監的博士,有人托了翰林院的編修,甚至還有人去請教了宮中的待詔畫師。
在等待名士回複的間隙,禦史台的官員突然拿出一份剛擬好的“會議紀要”,請在場的官員逐一審閱並簽署意見,還特意要求,“諸位大人,煩請用左手書寫,以免日後有人質疑筆跡真偽。”
這話看似合理,實則暗藏深意。
滿長安精通律法、熟悉三司流程的人,大多集中在三司衙署裏,誰也不敢保證“內鬼”不在其中。
眾人心知肚明,卻也隻能照做,紛紛拿起筆,用左手寫下“過”、“閱”、“無異議” 等字。
一時間,案桌上擺滿了歪歪扭扭的字跡,怕是連他們自己都認不出這是自己寫的。
這大概是他們此生啟蒙學字以來,最難看的書法了。
字跡可以掩飾,運筆的習慣卻改不了。
事後,禦史台屬官必然會將這些左手書收集起來,與匿名投書一一比對,甚至還會暗中查驗衙中其他官員的左手筆跡。
寧可錯查,也不能放過任何線索。
左手書的辨認陷入僵局,三司官員們便將精力轉向了其他方向,首當其衝的就是提審少府監的官員。
這些人常年經手物資,哪筆賬有問題、誰貪了多少,他們心裏比誰都清楚,口供的含金量極高。
或許在事發前,他們還曾在心裏推演過,若是被三司拷問,該如何狡辯、如何推諉。
可真到了公堂之上,才知道“實戰”的壓力有多大。
冰冷的刑具擺在麵前,旁邊還坐著麵無表情的判官,誰能保證自己撐得住。
更別提,他們還要擔心同僚會不會為了減輕罪責,把自己供出來。
少府監的貪腐虧空人盡皆知,三司的首要任務是查清失火案的來龍去脈。
自大朝會結束後,哪些人進出過少府監,引火的油脂從何而來?這些才是關鍵。
在這件事上,少府監的官員們倒是難得地“團結一致”,個個喊冤。
畢竟在大吳,貪汙事小,縱火事大,更何況燒的還是官衙。
前者多是貶官,後者卻是誅九族的大罪,沒人敢冒這個險。
少府監的官衙裏極少存放油脂。
油脂除了食用,主要用於盔甲保養,軍器監的庫存才是最多的,少府監隻有底下的工坊會存少量油脂,官衙內幾乎沒有。
三司的現場勘察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引火的油脂,實則來自大理寺的公廚。
一名雜役用重金買通了公廚管事,從公廚運走了大量食用油,潑灑在少府監的庫房和公房裏,再用火折子點燃。
庫房裏堆放的布帛、公房裏存放的文書都是易燃物,大火瞬間就燒了起來。
如今,公廚管事已經被下獄,那名雜役早已不知所蹤。
顯而易見,少府監上下,從來不把貪汙倒賣當回事。
換做對食品安全格外注意的衙門,比如國子監、南衙諸衛,別說讓人把食用油運走,陌生人稍微靠近鍋灶,都會被庖廚攔下盤問,哪裏會出這種紕漏。
不知這是否算“善惡有報”,少府監常年拖欠他人物資,結果自己的“油水”被克扣了,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既然已經確定是蓄意縱火,驗屍就成了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