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藥材世界
字數:4847 加入書籤
蘇瑤將崔婉的建議銘記於心,在暖閣與崔婉分別後,她便一頭紮進對新教學方法的思索中。回到藥鋪,夜晚時分,藥鋪內寂靜無聲,唯有昏黃的燈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蘇瑤坐在堆滿醫書的桌前,眉頭緊鎖,眼神專注地翻閱著一本本古籍。她試圖從古人的智慧中尋找靈感,手指在泛黃的書頁間輕輕劃過,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有用的信息。
蘇瑤站在藥鋪的櫃台後,望著崔婉認真抄寫藥方的背影,不禁想起幾日前教她認識黃芪時的情景。
那日清晨,陽光透過雕花木窗斜斜地灑進來,在青石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蘇瑤特意選在這個時辰,因為晨光最是柔和,能讓人心靜。她輕輕喚了聲:"小姐。"
崔婉抬起頭,一雙杏眼還帶著幾分朦朧睡意。她今日穿了件淡青色的襦裙,裙擺上繡著幾枝素雅的蘭花,襯得她愈發清麗動人。
"來,你看這個。"蘇瑤從藥櫃中取出一把黃芪。黃芪的根莖細長,表麵有著細密的縱紋,分支處更是盤根錯節,宛如人體的經絡圖。
崔婉湊近細看,鼻尖幾乎要碰到黃芪。她身上帶著淡淡的茉莉香,那是她慣用的香粉味道。蘇瑤注意到她的睫毛很長,在晨光中投下一片小小的陰影。
"你看,這黃芪的形態,是不是很像我們身體裏的經絡?"蘇瑤輕聲說道,"人體的經絡負責輸送氣血,而黃芪呢,有著補氣固表的功效。就像是在給我們的氣血"加油打氣"。"
崔婉的眼睛亮了起來,她小心翼翼地接過黃芪,指尖輕輕撫過那些細密的紋路。"真的好像啊,"她驚歎道,"我以前怎麽沒發現呢?"
蘇瑤看著她專注的側臉,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一抹笑意。她知道,崔婉雖然聰慧,但從小養在深閨,對藥材的認知大多停留在書本上。要想讓她真正理解,必須找到適合她的方法。
然而好景不長。僅僅過了幾日,蘇瑤就發現崔婉在記憶其他藥材時,又開始犯迷糊。那日午後,崔婉正在辨認當歸和川芎,卻總是將兩者的功效記混。
"小姐,"蘇瑤歎了口氣,"當歸是補血活血的,而川芎是行氣活血的,它們雖然都有活血的作用,但側重點不同。"
崔婉懊惱地揉了揉太陽穴:"我明明記得的,可是一到要用的時候就分不清了。"
蘇瑤看著她苦惱的樣子,心中一動。她想起師父曾經說過,學醫不能隻靠死記硬背,更要懂得觀察和體會。也許,是時候換一種方法了。
次日一早,蘇瑤便帶著崔婉出了城。春日的晨風還帶著些許涼意,吹得路邊的野草輕輕搖曳。崔婉跟在蘇瑤身後,好奇地打量著四周。
"蘇姐姐,我們要去哪裏?"
"去附近的村子,"蘇瑤回頭笑道,"帶你去看看真正的藥材是怎麽用的。"
兩人沿著鄉間小路走了約莫半個時辰,來到一處依山而建的村落。村口的老槐樹下,幾個孩童正在玩耍,見有生人來,都好奇地張望。
剛進村,就聽見一陣呻吟聲。循聲望去,隻見一位中年男子正扶著腰,艱難地往家走。他的臉色發黃,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
蘇瑤快步上前:"大叔,您這是怎麽了?"
男子抬頭,見是個年輕姑娘,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唉,前幾日忙著春耕,可能是累著了,這腰啊,疼得厲害。"
蘇瑤仔細打量他的麵色,又讓他活動了幾下,心中已經有了判斷。她轉身對崔婉說:"小姐,你看這位大叔的症狀,可有什麽想法?"
崔婉有些緊張,但還是仔細看了看:"麵色發黃,行動不便,應該是...肝腎不足?"
"不錯,"蘇瑤讚許地點頭,"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所以會腰酸背痛。"說著,她從隨身攜帶的藥箱中取出一塊樹皮。
"這是杜仲,"她將樹皮遞給崔婉,"你摸摸看。"
崔婉接過樹皮,入手堅韌,表麵有著細密的紋路。"好結實啊,"她驚歎道,"就像...就像人的筋骨一樣。"
"正是,"蘇瑤笑道,"杜仲樹皮堅韌,就如同我們強壯的筋骨。它能補肝腎,肝腎好了,筋骨自然強健。"她轉向那位村民,"大叔,您把這杜仲拿回去,煎水服用,每日兩次,連服七日,應該就能見效了。"
村民連連道謝,接過藥材蹣跚著離開了。
崔婉望著他的背影,若有所思:"蘇姐姐,我好像明白了。看到杜仲,我就會想起它的樹皮有多堅韌,然後想到它能強健筋骨..."
蘇瑤欣慰地笑了:"正是如此。學醫不僅要記住藥材的功效,更要理解其中的道理。就像這位大叔,我們不僅要治他的腰疼,更要明白為什麽會腰疼。"
兩人繼續在村中行走,蘇瑤不時指著路邊的野草講解:"你看,這是車前草,葉子寬大如車蓋,能清熱利尿;那是蒲公英,花開如傘,能清熱解毒..."
崔婉認真地聽著,不時提出問題。她發現,當藥材與真實的生活場景聯係在一起時,記憶起來竟然如此輕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知不覺間,日頭已經西斜。蘇瑤看了看天色:"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
回程的路上,崔婉顯得格外興奮:"蘇姐姐,今天真是太有意思了!我從來不知道,原來藥材就在我們身邊,而且每一種都有它獨特的故事。"
蘇瑤看著她雀躍的樣子,心中湧起一股暖意。她知道,今天的經曆已經讓崔婉對藥材產生了真正的興趣。而這,正是學好醫術最重要的基礎。
回到藥鋪,崔婉迫不及待地翻開醫書,對照著今天見過的藥材一一查找。蘇瑤則在一旁整理藥材,不時解答她的疑問。
夜色漸深,藥鋪裏點起了油燈。昏黃的燈光下,兩個年輕女子的身影映在牆上,一個認真研讀,一個細心整理,構成了一幅溫馨的畫麵。
蘇瑤知道,這隻是個開始。要讓崔婉真正掌握醫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她相信,隻要找到正確的方法,以崔婉的聰慧,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醫者。
日子一天天過去,崔婉在蘇瑤的指導下進步神速。她不再局限於死記硬背,而是學會了觀察和思考。每當遇到新的藥材,她都會仔細研究它的形態、氣味,甚至親自品嚐它的味道。蘇瑤並未滿足於此,她還製作了一些藥材卡片,正麵寫上藥材的名稱、特性和功效,背麵則畫上藥材的樣子。她讓崔婉隨時隨地拿出來複習,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加深記憶。在藥鋪空閑時,蘇瑤還會和崔婉玩藥材問答遊戲,通過輕鬆有趣的方式,幫助他鞏固知識。
這天清晨,崔婉早早來到藥鋪。她手裏捧著一本嶄新的冊子,封麵上工整地寫著"藥材筆記"四個字。
"蘇姐姐,"她興奮地說,"我昨晚整理了一下這幾天學到的藥材,你看看對不對"
蘇瑤接過冊子,隻見裏麵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藥材的特性,還配上了簡單的圖畫。當歸畫得像個小人,旁邊標注著"補血活血";川芎則畫成了流動的溪水,寫著"行氣活血"。
"畫得真好,"蘇瑤由衷讚歎,"小姐果然聰慧。"
崔婉臉一紅:"都是蘇姐姐教得好。對了,今天我們要學什麽?"
蘇瑤想了想:"今天我們去采藥吧。有些藥材,隻有親眼見過它們生長的環境,才能真正理解它們的藥性。"
兩人收拾好工具,向城外的山林走去。春日的山林鬱鬱蔥蔥,各種野花競相開放。蘇瑤一邊走一邊講解:"你看,這是金銀花,喜歡生長在陰濕的地方,所以性寒,能清熱解毒..."
突然,崔婉指著不遠處的一株植物驚呼:"蘇姐姐,那是不是人參?"
蘇瑤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一株莖葉細長的植物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她走近細看,不由得笑了:"小姐好眼力,這確實是野山參。不過它年份尚淺,藥效還不夠。"
崔婉蹲下身,仔細端詳著這株珍貴的藥材:"原來人參長這樣啊。我在醫書上看到,人參大補元氣,是不是因為它生長緩慢,所以積蓄了更多的精華?"
"正是,"蘇瑤讚許地點頭,"人參生長緩慢,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成材。所以它性溫,能大補元氣,複脈固脫。"
崔婉若有所思:"難怪古人說"人參補氣,黃芪補表"。原來藥材的藥性,和它的生長環境、生長方式都有關係。"
蘇瑤看著她認真的樣子,心中湧起一股欣慰。她想起自己當年跟隨師父學醫時的情景,那時的自己也是這般充滿好奇和求知欲。
"小姐,"她輕聲說,"學醫最重要的是用心。不僅要記住藥材的功效,更要理解其中的道理。就像這株人參,它教會我們,有時候慢一點,反而能積蓄更多的力量。"
崔婉抬起頭,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她的臉上,映出一片斑駁的光影。她的眼睛亮晶晶的,仿佛盛滿了星光。
"蘇姐姐,"她突然說,"謝謝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明白,原來藥材的世界這麽有趣。"
喜歡醫女的大唐戀歌請大家收藏:()醫女的大唐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