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心願
字數:4422 加入書籤
隻是袁崇煥對他似無好感,不過杜寒毫不在意,不論從哪個角度看,此人難稱良主,能利用時不妨一用,但絕不與他共事,免得將來同赴刑場,不搭理反是好事,省卻諸多麻煩。
袁崇煥愛怎樣便怎樣,老子不在乎。
自孫元化拜師起,杜寒便心生一念,無論如何要避免重蹈覆轍,至於具體如何,尚無頭緒。
單一個孫元化就夠讓他頭疼,絕不想再添袁崇煥這個負擔,畢竟孫元化算冤屈而亡,袁崇煥是否當死,尚存疑問。
臨近右屯時,曹變蛟與杜寒道別返回軍營,杜寒則領車隊歸營。
看著滿滿當當的大車,李政等人略顯茫然,聽杜寒說完緣由後,眾人頓時歡欣鼓舞,在李政帶領下開始卸貨。
新來的匠戶有些拘謹,一邊卸貨一邊小心打量四周,對未來生活充滿忐忑。
杜寒喚來許鐵匠,將劉漢等匠戶托付給他,並特別叮囑劉漢,今後許鐵匠便是頂頭上司,劉漢怎敢反駁,趕忙向許鐵匠行禮。
"劉老弟不必客氣,咱們今後是一家。
"
許鐵匠在回禮時,臉上笑意止不住,短短數日間,他便從一個無人問津的跛腳鐵匠搖身一變,成為統領眾人的首領,這種升遷速度讓他仿佛置身雲端。
……
“多謝……匠頭……”劉漢一時不知該如何稱呼許鐵匠,思量許久才喊出“匠頭”,但話音剛落便覺不妥,頓時滿臉窘迫。
軍戶雖身份低微,但相較匠戶總稍顯尊貴,在大眾認知裏如此,連匠戶自身也這般認為,因此劉漢稱許鐵匠為匠頭,內心隱隱擔憂對方會不悅。
杜寒對明代匠戶製度一直抱持反感,此製度不僅束縛匠戶活力,更從根本上扼殺其創新精神。
見劉漢麵露難色且舉止拘謹,杜寒即刻讓手下尋來李政。
待李政到後,杜寒並未與其商議,而是徑直下令,此後這些匠戶的待遇應與普通軍戶無異。
“百戶,此舉怕是不妥,從未有過這般先例,匠戶一向……”李政聽罷麵露難色,先前對匠戶的好感瞬間消散。
“不過是為了生計罷了?”杜寒此次不再客套,不待李政說完便直接打斷,“他人如何我不幹預,但在右百戶所我說了算,我將這些匠戶帶來右屯,便是右百戶所的人,李叔不必憂慮糧草問題,先安置好他們再說。”
“既如此,我自當遵照百戶吩咐行事。”雖心有不甘,但李政最終點頭應允,愈發覺得杜寒今非昔比,行事果決果斷。
旁側的劉漢聞聲激動,雙腿一曲跪倒在地:
“多謝百戶,小人定當肝腦塗地,若有二心,天誅地滅!”
“劉匠頭言重了,請起吧。”杜寒未料劉漢竟發此重誓,上前扶起他,略作勉勵後便讓劉漢去幹活。
“李叔可知我為何如此重視這些匠戶?”
許鐵匠與劉漢離去後,杜寒才轉向李政發問,如今李政已是左膀右臂,杜寒不願令其心存芥蒂。
“何故?”李政苦笑著搖頭,“百戶可知這些人到來後咱們要耗費多少糧食?”
杜寒微微一笑,眉梢指向劉漢背影:“李叔,這些匠戶皆為鐵匠,擅長鑄炮。”
李政眼中頓時放光:“能鑄炮?這些匠戶真的懂鑄造?”
當然,這些人是按我的計劃來的,目前都交給了李叔打理,你務必要善待他們。
我還有事要去見金啟綜,這裏就暫時托付給李叔了。”杜寒說著,指了指那輛唯一未卸貨的大車,“車上有九千兩銀子,先別讓任何人碰,等我回來再說。”
交代完後,杜寒翻身上馬,留下一臉震驚的李政,獨自前往見金啟保。
看完袁崇煥的信,金啟綜神色如常,仿佛早已預料到這樣的結果。
他早前已收到山東右參議張翼明與遼東巡撫喻安性的來信,二人皆同意調運糧食,因此此刻袁崇煥的態度已無關緊要。
金啟保也沒追問右屯的情況,直接告訴杜寒自己的打算——將糧食轉運至覺華島,並由周通先行聯絡覺華島守將遊擊將軍金冠。
有了喻安性、張翼明的支持以及山東布政司右參議袁崇煥的默認,轉運糧食顯得順理成章,這也讓金啟綜放下心來。
杜寒卻是喜憂參半。
一直以來,建立與覺華島的聯係都是他的心願。
然而半年後,那裏將迎來一場浩劫。
若能改變曆史拯救覺華島,他在遼東必有一席之地;可若失敗,這次穿越可能就此終結。
他知道,自己押上的籌碼很大。
相較之下,那個所謂的西勞不過是損失些銀子,而他卻賭上了全部身家性命。
更何況,他還給了西勞一千兩作為補償。
盡管如此,杜寒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
作為一個毫無背景的小百戶,想要按部就班地升職,恐怕還沒等到晉升,就已經丟了性命。
亂世之中,左右都是賭博,不如放手一搏,用超越時代的見識闖出一片新天地。
換個角度想,雖然去覺華島看似冒險,但比起每日在外拚命的夜不收,其實要安全得多,風險也在可承受範圍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想到這裏,杜寒不禁苦笑,誰讓自己命苦呢?偏偏穿成了這等危險的職業,要是能穿成個富貴閑人就好了,一邊逆天改命,一邊還能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
回到營地後,杜寒和李政趁著夜色,將九箱銀子藏進地窖。
如何管理這筆錢,兩人絞盡腦汁。
此時營中除了地窖還是地窖,大家剛依附不久,許多人連名字都沒認全。
若讓人得知這裏有九千多兩銀子,恐怕會惹出不少麻煩。
最終兩人決定,從明天起挑選一些可靠的人,由李源華帶領,名義上是杜寒的貼身護衛,日常負責守護他的住處。
商議完畢,夜色已深,李政起身告辭,杜寒隨後躺下歇息。
這些天裏,他第一次感受到一種安穩,不久便酣然入夢。
次日清晨,杜寒起身時,營地早已喧鬧非凡。
在營外的曠野上,百餘士兵正由各自的小隊長帶領著操練。
這幾日,杜寒不在,手下們卻未曾懈怠,每日照他的吩咐認真訓練。
杜寒走出營門,登上一個小土坡,俯瞰正在操練的士兵。
他們每人背著裝滿泥土的布袋,繞圈行走。
總體而言,古代軍隊的訓練大致分三類:武器訓練、體能鍛煉與隊列陣法訓練。
由於實戰中需披掛鎧甲作戰,所以耐力訓練是古代軍隊極為看重的一部分。
體能訓練結束後,士兵稍作休整,接著展開隊列練習。
在隊列訓練時,百餘名士兵聚攏一處,袁曉手持一根木棍充當教官,龐宇、王鵬、陳喏、林易、周士賢、李源華等人在一旁有說有笑地看著。
在袁曉的木棍揮舞與怒喝聲中,士兵們在各種陣型間來回跑動變換,顯然缺乏基礎訓練,場麵混亂不堪。
杜寒在士兵們做體能訓練時並無特別感受,不論哪個時代的軍隊,體能訓練都是必需的,差別僅在於方法是否科學。
喜歡大明:開局炸毀寧遠城!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炸毀寧遠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