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鑄造彎刀

字數:4404   加入書籤

A+A-


    我們需要的數量巨大,單靠你們三人無法完成,所以在這段時間裏,你們一邊學習製造流程,一邊尋找可靠的幫手,屆時我會親自測試他們。”
    聽完杜寒的話,三人神情嚴肅地點了點頭。
    “你們還有什麽需求?”
    杜寒話音剛落,王函立刻想起一個問題:“大人提到要大批量生產,但酒精可不是那麽容易搞到的。
    我已經把能買的酒都買回來了,以後再去哪裏找呢?”
    杜寒思索片刻,迅速有了主意:“一直買酒不是長久之計,咱們得自己釀酒提取酒精。
    有時間你去找曹變蛟,就說我的啤酒已經釀好了,我請他們兄弟喝酒。
    對了,曹文詔從寧遠回來了嗎?”
    “還沒回來,昨天曹變蛟來過一趟,看到大人太忙就回去了。”
    “他來過了?沒說別的事?”
    聽完王函的話,杜寒這才意識到有一段時間沒見到曹變蛟了。
    自從回到右屯,他每天忙得不可開交,連營地都沒怎麽出去,除了去見金啟保一次外,他還沒拜訪過任何人。
    “真是巧了,他還問我啤酒什麽時候能做好,我本來想告訴您的,結果一忙就給忘了,請大人責罰。”
    王函一本正經地認錯,杜寒隻是笑著擺手,怎麽可能為這種小事責怪他,其實杜寒也清楚自己不會怪罪,不過最近這家夥似乎學得越來越會做人了。
    “正好,你可以借這個由頭去找曹變蛟。
    你這兩天抽空去看看他,以後能不能大量製取酒精,就要靠曹變蛟的糧食支持了。”
    叮囑完三人後,杜寒離開了這個籬笆圍成的小院,回頭看著“化學實驗室”這幾個字時,內心充滿自信。
    這個看起來極為簡陋的小院子,雖然隻是用籬笆圍起來供最底層百姓居住的地方,但它內部隱藏的技術,絕對是這個時代全球頂尖的水平。
    歐洲人剛剛邁出的一小步,很快就會被杜寒踩在腳下,就跟踩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
    煉鋼爐旁邊的空地上熱鬧非凡,正在大炮拆解與負重測試,閑著沒事的人和訓練結束後歸來的士兵都跑來看熱鬧,把整個院子圍得密不透風。
    當初設計這門大炮時,杜寒借鑒了後世的方法,充分考慮到大炮的便攜性,以便在車輛無法通行的情況下也能輕鬆拆解,跟隨部隊繼續前進。
    如今,大炮已被拆解成車輪、炮架、車架、炮身和駐鋤五大部件,有人主動幫忙搬運這些零件,那些力氣大的人健步如飛,引得圍觀人群連連喝彩。
    除了炮筒之外,其他部件一個人就能輕鬆搬動,而重達285斤的炮筒就不是那麽好對付的了,兩人勉強可以抬著走,但想要快速遠距離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也無可奈何,杜寒同樣渴望打造一門像意大利炮那樣便捷的火器,這樣就能輕鬆單人攜帶炮筒行動。
    可當前的條件顯然無法實現這一目標。
    (bhee)然而,以時代的技術水平而言,能夠由人力搬運的大炮,已堪稱奇跡,近乎神跡。
    劉漢苦思冥想後,設計出一種四人抬行的炮架,這讓移動大炮變得便利不少,在團隊協作下,行進效率顯著提高。
    這一切都被杜寒看在眼裏,這促使他對班編製重新思考。
    若不考慮分解運輸的情況,最少五人即可構成一個班:一人裝填、一人瞄準、一人裝填發射藥、一人清理炮膛、一人發射。
    若有充足人手,還可增設一名備用炮手,隨時替換受傷或犧牲的成員。
    但實際操作中,裝填、清潔這類重體力工作單靠一人難以完成,還需增派人手,同時必須安排專人照料馬匹。
    因此,在杜寒的設計裏,一個班至少需十人,才能維持高強度持續作戰。
    此外,一個五人炮班若不脫離炮車尚能應付,一旦進入分解行軍狀態,別說背負炮彈,就連這大炮本身都無法攜帶。
    目前杜寒手下僅有百餘人,按此編製,他麾下全為,這顯然不可行。
    現存的各類鐵材,大約能鑄十門完整大炮及配套炮彈,剩餘部分剛好可用於製作其他設想中的兵器與盔甲。
    無論這些鐵料如何獲得,總不能閑置不用,即便人手不足,也隻能先著手鑄造大炮。
    杜寒思索良久,未找到更優方案,最終隻有一個選擇——全員混合編組,除騎兵外皆為,徹底取消步兵編製。
    如此一來,必須具備自衛能力,否則一旦遭遇建奴突襲,將淪為任人宰割的獵物。
    杜寒迅速權衡各類武器,這種武器需為近戰強效裝備,且能在現有條件下大批量生產,如能便攜最佳,即便不便攜也能接受,平時置於炮車上,緊急時取下使用。
    有了!底火不成問題,早期銅彈殼均為手工卷製,工藝上無礙,唯獨產量是個挑戰。
    鋼材品質尚可,但要加工成長槍管幾乎不可能,反倒是膛線遠比多數人預想的容易,懂原理後手工即可拉製,那些所謂的穿越者之所以研發出諸多不切實際的怪異方式,隻因他們缺乏認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古時英國人便能通過手工方式鑽製炮管,這很困難嗎?試試臥式鏜床就知道了。
    其實都不複雜,難點在於規模化量產。
    天色漸暗,杜寒將李政、王函、徐鐵匠、劉漢及幾位擅長技術的人聚攏,著手安排自己下一步的計劃。
    杜寒率先提出打造兵器的事宜,他繪了幾幅草圖,吩咐鐵匠依據這些圖案製作鎧甲與頭盔。
    他並未沿用繁複的設計,而是采用了前後兩片完整的鋼板胸甲,與頭盔一般,直接鑄造成型。
    然而,這要求極高的鑄造技藝,即便鑄好還需打磨邊緣,模具是否能夠合乎標準仍是未知數。
    就鋼材狀況而言,這類胸甲約重十五斤,但其防護效能遠勝過那些沉重許多的現行鎧甲。
    至於,杜寒拿出了一種完全區別於現有的設計,眾人看見後均感驚異。
    僅憑圖紙,眾人就能感受到此細長彎刀所散發的咄咄逼人氣勢。
    眾人都見識過倭刀,而這一款顯然更具侵略性,且在凶狠中隱含著靈巧之意。
    杜寒的這張草圖繪製得極為詳盡:彎刀全長一百零五厘米,刀刃長度為九十厘米,刀身寬度為三點五厘米,重量為三斤。
    彎刀刀身自始至終保持均勻寬度,兩側各設一道深弧凹槽,刀尖如刺,刀背前端形成極為銳利的尖端,這種設計特別適用於刺擊。
    刀柄有兩種樣式,一種無護手,另一種則帶有護手,握把依照手型設計以便於抓握。
    握把末端設有一小孔,可係上一條刀繩,使用時套於手腕,以防彎刀脫落。
    同樣由於鋼材的改進,彎刀無需再耗費精力進行鍛造,隻需鑄坯打磨即可。
    當將草圖交付給許鐵匠時,杜寒特意再次叮囑道:“你鑄造彎刀時務必嚴格按照尺寸進行,不可輕易改動刀的弧度與寬度。”
    “屬下明白,請百戶放心。”
    許鐵匠接過草圖,表麵雖回應得不錯,但心中卻不以為然,劉漢等人也顯得頗為隨性。
    他們皆為製刀老手,認為些許偏差並無大礙。
    大明的製式為雁翎刀,盡管外形大致相同,但每位鐵匠在製作過程中都會有所差異,也未曾發現問題。
    喜歡大明:開局炸毀寧遠城!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炸毀寧遠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