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密道與命運

字數:5469   加入書籤

A+A-


    太平軍女營,
    洪天嬌、傅善祥和蕭有和三人又討論了許久,不知不覺間太陽已經西沉。
    當大家聊起天京事變時,燭火搖曳間,傅善祥的目光漸漸迷離,她的思緒飄回到過去。那時的她,憑借出眾才學嶄露頭角,被東王楊秀清看中,本以為能大展宏圖,卻不想被卷入權力的旋渦,被劃為東王黨。從此,猜忌與危險如影隨形,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
    在那黑暗的日子裏,是蕭有和的母親洪宣嬌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她的世界。洪宣嬌偶然得知她的困境,不避忌諱,不時的來安慰她。每一次見麵,洪宣嬌堅定的眼神和溫暖的話語,都讓傅善祥重新燃起希望。天京事變後,洪宣嬌四處打聽自己的消息,當得知自己被北王韋昌輝抓捕入獄後,便試圖找到解救傅善祥的辦法,那些默默的努力和付出,傅善祥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回憶起這些,傅善祥眼眶微微泛紅。她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在為東王做事期間,我知曉了一條通往天京城外的地道。或許,我們可以借此突圍。”眾人聽聞,眼中皆燃起希望之火。
    原來,東王在輔政時就已經感覺到了天王的不信任,命人悄悄的在東王府內開挖了一條通向東城外的地道。由於天京事變爆發突然,這條地道還沒有挖通,東王就被北王殺害了。大家一陣唏噓。蕭有和考慮這條地道倒是為突圍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但挖地道需要人手,光靠自己幾個人是不現實的,他便建議洪天嬌和傅善祥一起去找忠王商議。
    三人一合計,這事確實不能避開忠王,便一起聯袂趕往忠王府。
    忠王聽到說洪天嬌和傅善祥來訪,大感吃驚。
    當知道了地道的信息後當即決定調撥人手挖通地道,他決定在朝堂上稟明幼天王,一來表明突圍的希望很大,二來爭取得到幼天王的支持。
    然而,沈真人卻另有打算。他一心想將太平天國眾人留下,作為送給曾國荃的投名狀。當他得知這條密道後,立刻找來陳福生,惡狠狠地說道:“想辦法通知城外的清軍,絕不能讓他們就這麽跑了!” 陳福生麵露難色,但在沈真人的威逼下,隻能點頭應允。
    於是,他們借著抵禦清軍攻城之名,將一封告密信射出城外,恰好落在了李昭壽手中。曾國荃收到消息後,與麾下眾將緊急商議。眾將一致認為,利用這條密道偷襲城內是個絕佳機會。曾國荃當機立斷,組織大批人手在城東進行排查,由於人手充足,不一日,他們便在天京城城東的一處宅院發現了端倪,一挖之下,果然發現了一條通往城內的地道。
    於是,曾國荃組織了一次突襲。
    太平軍這邊,蕭有和等人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突圍。突然,城外傳來異動。蕭有和心中一驚,連忙組織防禦。原來,清軍已通過密道潛入城內。一時間,喊殺聲震天,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廝殺。蕭有和身先士卒,帶領太平軍奮勇抵抗。經過一番苦戰,清軍的突襲計劃被成功打破。
    但這場突如其來的戰鬥,也讓利用密道突圍的設想化為泡影。蕭有和等人看著千瘡百孔的密道,滿臉無奈與不甘。
    沈真人暗自得意,他的陰謀得逞,蕭有和他們的突圍之路變得更加艱難。
    看上去地道突圍的計劃無疾而終,但蕭有和等人並未氣餒,因為蕭有和知道曆史上幼天王是在李秀成的保護下換了湘軍的衣服,走城北的太平門被清軍爆破的城牆缺口處逃出天京城。他們逃出城後先向東與孝陵衛的清軍營壘擦肩而過,經句容下湖熟,走廣德,到達了湖州。也就是說自己的策略是可行的。
    回到忠王府,眾人聊了幾句後,話題又回到突圍計劃上。這次他們詳細討論了突圍的安排批次。
    第一批以洪天嬌和李春發為前鋒領女營100人和李春發部曲共計300人為前鋒開路。第二批由李秀成和林紹璋領700人護佑幼天王為中軍跟進。第三批安排蕭有和帶300人和麾下地保城退回兵卒共計400人為後隊。
    計議已定,各人便回營準備。
    第二日一早,蕭有和正在與忠王和章王討論補充彈藥之事,順帶告知昨夜關於突圍的分批安排。突然有侍衛來報,清軍又有大規模調動。
    蕭有和臉色驟變,與李秀成對視一眼,兩人眼中皆是震驚與疑惑。林紹璋的眉頭也再次擰起,心中不禁泛起嘀咕:這清軍突如其來的調動,究竟是巧合,還是他們察覺到了什麽?這對我們的突圍計劃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新的變數,是否會讓本就艱難的突圍之路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短暫的沉默後,蕭有和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起身走到地圖前,目光在圖上迅速掃視,試圖從複雜的局勢中理出一絲頭緒。李秀成和林紹璋也站起身,走到他身旁,三人緊盯著地圖,陷入沉思。
    “清軍此舉頗為蹊蹺。” 蕭有和率先打破沉默,手指在地圖上城西的位置輕點,“若他們真想從城西進攻,如此大張旗鼓的調動,反倒像是故意讓我們知曉。忠王和章王,你們幫著參詳一二,依我看,這很可能是他們的障眼法。” 他一邊說著,一邊在心裏仔細梳理著各種可能性,堅信自己的判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秀成微微點頭,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認同:“幼西王所言極是。清軍向來狡猾,不會輕易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隻是,他們若不是主攻城西,那真正的目標會是何處?”他的心中充滿了疑惑,不停地在腦海中回想清軍以往的作戰風格和習慣,試圖從中找到線索。
    林紹璋摸著下巴,沉思片刻後說道:“會不會是聲東擊西?故意在城西製造聲勢,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實則從其他方向發動攻擊,比如東邊的幾個城門。” 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心裏也沒底,隻是覺得目前的情況很可能是這樣,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蕭有和的目光順著地圖上的各個城門移動,最後停留在城北太平門的位置。他眼神堅定說道:“二位王爺,我有個想法,你們看看說得可對。以目前的局勢來看,清軍的主攻方向很可能還是城北太平門。”
    他在心裏已經反複推演了這個可能性,覺得從地形、清軍的作戰習慣等方麵來看,這個推測是最合理的,而且曆史上清軍確實是從太平門一側的城牆突破的。
    李秀成因先聽過蕭有和的想法,對這一判斷也很認同。而林紹璋則看向他,眼中充滿期待。蕭有和接著說道:“清軍此前在東門采用穴攻之法,雖地道意外坍塌,但他們想必不會輕易放棄這種有效的攻城手段。城北太平門地勢相對開闊,最重要的是地保城丟失後挖掘地道的距離更近,加上清軍得以架炮掩護挖掘行動,便於大規模挖掘地道,而且此處城牆一旦被炸開,清軍可以直接攻擊天王府,對天京的防禦將是致命打擊。” 他一邊說,一邊觀察著李秀成和林紹璋的表情。
    就在這時,又一名親衛匆匆走進來,報告道:“王爺們,清軍停止了向城西的調動,似乎又恢複了之前的部署。”
    “看來,他們這番舉動隻不過是在迷惑我們。”林紹璋說。蕭有和也冷笑一聲:“果然不出所料。清軍這是在故弄玄虛,企圖擾亂我們的判斷。不過,他們的小把戲,瞞不過我們。”
    李秀成皺眉道:“可若清軍真的主攻太平門,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個問題也是章王來前他提出的,此時他的心中更是充滿了憂慮,想到天京城一旦被攻破的後果,不禁感到一陣寒意。章王還在消化得知的突圍安排以及蕭有和的推測,沒有吱聲。
    蕭有和神色凝重,說道:“我們必須在城內留下一支預備隊,一旦城北發生變故,立即由忠王護衛著幼天王等人,按計劃趁亂從城北方向衝出去。”他看向忠王和章王,希望他們支持。
    反應過來的林紹璋補充道:“為了增加突圍的成功率,我建議可以讓突圍的將士換上清軍的服飾,這樣突圍能更加保險,在混亂中不易被清軍察覺。”
    蕭有和點頭表示讚同,接著說道:“隻是,我們還需進一步商討突圍的具體路線,確保萬無一失。”
    眾人重新落座,再次圍繞著突圍路線及可能的風險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蕭有和詳細闡述了自己心中的計劃,指出從城北突圍後,可沿著賴漢英發現的一條隱秘小路轉移,那條山間的小道向東南方向有一片茂密的山林,便於隱藏行蹤。
    李秀成迅速在腦袋裏勾畫出來那條小路,點頭表示計劃可行,並提出,突圍過程中,應安排小股部隊在其他城門製造動靜,分散清軍的注意力。
    林紹璋也建議,要提前與城外可能存在的太平軍餘部取得聯係,以便在突圍後能得到接應。
    經過一番深入的討論,眾人逐漸完善了突圍計劃。然而,當談到殿後人選時,忠王李秀成卻犯了難。李秀成深知,殿後是一項極其危險的任務,需要麵對清軍的猛烈追擊,稍有不慎就會性命不保。而在座的眾人中,蕭有和不僅智謀過人,而且近來在軍中頗具威望,若由他墊後,無疑是最理想的人選。但李秀成實在惜才,此時想讓李春發和他對調,不想讓蕭有和涉險。
    猶豫再三,他緩緩說道:“諸位,殿後之人責任重大,關乎此次突圍的成敗。我認為,幼西王蕭有和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我實在不忍心讓幼西王去冒這個險。”
    林紹璋也麵露難色,他明白李秀成的顧慮,蕭有和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此時,卻也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天京城內缺人才啊!
    蕭有和看著李秀成,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站起身,目光堅定地說道:“忠王,我明白您的苦心。但在這生死存亡之際,為了天國的未來,為了無數將士和百姓的生命,我願意承擔殿後的重任。” 李秀成看著蕭有和,眼中滿是欣慰與不舍:“幼西王,你這份勇氣和擔當,讓老夫深感敬佩。隻是……這實在太危險了。”
    蕭有和微微一笑:“忠王不必擔憂,我有信心完成任務。而且,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突出重圍,為天國保留一線生機。” 林紹璋也站起身,說道:“既然幼西王心意已決,我們也不必再猶豫。相信幼西王定能帶領殿後部隊,為我們爭取足夠的時間突圍。” 李秀成無奈地點點頭,拍了拍蕭有和的肩膀說道:“好吧,既然如此,幼西王,殿後之事就拜托你了。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千萬不可逞強。” 蕭有和拱手道:“忠王放心,我定不負所托。”
    眾人再次將目光投向地圖,仔細檢查著每一個細節,確保突圍計劃沒有疏漏。蕭有和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他對李秀成說道:“忠王,我們雖然已經確定了突圍路線和計劃,但突圍路上對於清軍可能設下的埋伏,還需格外小心。”
    李秀成點頭道:“幼西王所言極是。清軍狡詐多端,在我們突圍的路線必定會有重重障礙。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經過一番緊張而又周密的研究與激烈的討論,眾人的思維在這激烈的碰撞中逐漸達成了一致。但他們的突圍能夠成功嗎?即使成功突圍了,李秀成又是否能領會到蕭有和的提醒逃脫被鄉民出賣,兵敗身死的宿命呢?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