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中秋夜的使命
字數:3316 加入書籤
江寧縣衙內,氣氛壓抑沉悶,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一般。縣太爺胡捸澹在一群狼狽敗兵的簇擁下,神色慌張地回到縣衙。從方山狼狽逃竄的經曆,像一場噩夢,讓他至今心有餘悸。回到家後,他便一病不起,連續三天高燒不退。
這天,他服下中藥後,身體稍有好轉,便來到中庭,坐在椅子上,慢慢喝著茶。回想起方山之戰,他眉頭緊鎖,內心滿是焦慮與不安。他清楚,這場戰敗的責任若是追究起來,自己恐怕難以逃脫。於是,他叫來當日隨行的衙役,聲音沙啞,帶著幾分焦急問道:“那白壽仁白守備…… 究竟怎麽樣了?”
衙役聽了,神色有些不自然,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胡捸澹靠在椅背上,神色疲憊,見衙役這副模樣,心中愈發煩躁。
衙役麵露難色,猶豫了好一會兒,才說道:“大人,白守備已經回來了,前幾天還來看過您,因為您在病中,他就留下一封書簡,還特意交代,等您醒來一定要親自拆閱。” 胡捸澹一聽,趕忙起身走到書案前,果然看到一個公文袋靜靜地擺在那裏。
胡縣令看著公文袋,心裏犯起了嘀咕:“這個白壽仁,一介武夫,能寫些什麽?” 他拿過公文袋,仔細檢查,見封印完好,才放心地拆開。一張薄薄的信箋從裏麵滑落出來。
他眼疾手快,一把將信箋抓在手中,揮退衙役,重新坐回公案後麵,緩緩展開信箋。隻見上麵隻有短短四個字:“轉敗為勝!”
看到這四個字,胡捸澹心中一沉。他心裏明白,戰敗的事實難以隱瞞,可這能想出 “轉敗為勝” 的人,心思絕不簡單。他眼珠一轉,開始在心裏盤算著如何推卸責任。思索片刻,他決定把白壽仁叫來,看看他到底有什麽打算。
與此同時,簫孚泗將李秀成的死訊報告給了曾國荃。曾國荃聽後,臉上露出複雜的神情。他既為大功告成感到喜悅,又對太平天國的殘餘勢力充滿擔憂。他深知,太平軍雖然遭受重創,但餘部仍有一定實力,尤其是幼天王洪天貴福還在逃亡,絕不能掉以輕心。
在廣德地區,洪仁玕得知李秀成和洪天貴福被困湖熟橋鎮,心急如焚。他立刻點起招募的 3000 兵馬,馬不停蹄地前往救援。當他行至胭脂河邊時,恰好遇到了南下的幼天王等人。洪仁玕看到幼天王安然無恙,心中既驚喜又欣慰。眾人會合後,士氣大振,開始共同商討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另一邊,胡捸澹很快派人傳白壽仁進縣衙。不多時,白壽仁大步走進來,神色鎮定自若。胡捸澹緊緊盯著他,質問道:“白守備,你這‘轉敗為勝’是什麽意思?戰場上明明慘敗,怎麽能如此輕易就扭轉局勢?”
白壽仁不慌不忙,微微一笑,說道:“大人,這就看您怎麽說了。比如,賊寇來勢洶洶,我軍民壯在大人您的英明帶領下,奮勇作戰,得以保全大部。”
胡捸澹聽了,眼中閃過一絲狐疑,冷哼一聲:“哼,說得輕巧!這般顛倒黑白,要是上麵追查下來,你我如何交代?”
白壽仁胸有成竹,向前湊近幾步,低聲說道:“大人要是覺得不滿意,我們還可以從傷亡情況入手。強調對方是積年老賊,我方在兵力裝備都不如賊人的情況下,以較少的傷亡,給予了賊人一定程度的殺傷,賊人不敵才敗走。”
胡縣令聽到這裏,心裏已經有些動搖,但仍麵露難色,歎氣道:“雖有這些說辭,可終究是紙上談兵。若沒有實際戰果,恐怕還是難以服眾。”
白壽仁見縣令大人已經有些心動,便進一步說道:“大人放心,我已經把上下關節都打點好了,那些鄉勇首領也願意為大人作證。就說大人指揮有方,戰術得當,隻是賊寇太過狡猾,前期才稍有失利。後來聯合鄉勇,一舉將賊人打跑,隻是因為我方兵械不足,才沒能將其斬殺。”
胡捸澹心中權衡利弊,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他清楚,這或許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
再說說簫鐵頭為何違背簫有和的將令,讓白守備逃脫。原來,白守備見簫有和要離開,心裏一慌,馬上意識到自己處境危險,小命難保。他機靈一動,連忙告饒,說自己是江寧府學政的姻親,願意做簫有和的內應。簫有和考慮到,自己等人目前對全局情報掌握不足,留下他或許能有幫助。又想到他可能會被縣令推諉責任,便教了他攬功的法子。
在洪仁玕的接引下,簫有和和幼天王洪天貴福一行經過溧水,進入了廣德城。簫有和一行人終於得到了短暫的喘息機會。
不知不覺,時間來到了八月十五日,中秋佳節。
中秋之夜,月色如水,灑在臨時搭建的營帳上。洪仁玕、幼天王、洪天嬌和傅善祥圍坐在一起,桌上擺放著簡單的月餅和茶水。這本該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可眾人的臉上卻滿是愁容。
洪仁玕輕輕歎了口氣,將杯中酒對著月亮舉了舉,灑在地上,打破了沉默:“這杯酒,敬天王。” 幼天王緊握著拳頭,稚嫩的臉上滿是堅毅。洪天嬌和傅善祥對視一眼,一同舉起酒杯,依樣敬了天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突然,幼天王洪天貴福開口說道:“我建議,這第二杯酒敬忠王和章王。”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舉起酒杯,敬向忠王和章王。畢竟,這兩人為了護衛大家,英勇犧牲。
這時,傅善祥看向一直沉默的簫有和,輕聲說道:“簫將軍,今日中秋,大家難得聚在一起,你也別太憂心了。”
簫有和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這第三杯,我們敬戰死的太平軍兄弟吧!” 眾人紛紛舉杯,遙祭那些逝去的英烈。
放下酒杯後,簫有和腦海中一些舊事如走馬燈般浮現。他突然想起靜一法師臨終前的囑托,神情變得凝重起來。
他緩緩站起身,說道:“各位,我思索再三,決定去元明庵一趟。一來是完成靜一法師的遺願;二來我聽聞元明庵中藏有一些對我們或許有用的線索,說不定能助我們擺脫困境。”
眾人聽後,皆是一愣。隨後,洪仁玕點了點頭,說道:“此去元明庵路途艱險,你務必小心。若真能找到助力,那便是太平天國之福。”
於是,在這個中秋之夜,簫有和告別眾人,叫上簫鐵頭和劉四毛,帶上靜一法師的寶物,趁著月色,朝著元明庵的方向疾馳而去。月光下,他的身影顯得有些孤單,卻又無比堅定。而營帳中的眾人,望著他離去的方向,心中既有擔憂,又懷揣著一絲希望,期盼著簫有和能帶回好消息,改變太平天國如今岌岌可危的局勢。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