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靜一述恩托玉佛 蕭有和議策奔湖州

字數:4338   加入書籤

A+A-


    寶集庵內,香煙嫋嫋,卻難掩四下的冷清。靜一法師緩緩開口,聲音沙啞卻透著往昔的溫度:“老尼與湖州元明庵庵主是舊相識,早年我遊方化緣時,饑寒交迫,幸得他一碗熱粥,才保住了性命。”靜一法師的眼神有些迷離,“這份恩情,我一直銘記在心。”她目光望向遠方,像是透過歲月的塵埃,看到了那段過往。
    簫有和知道這就是常說的“一飯之恩”,心中不禁感慨:在亂世中,一碗熱粥竟也能成為救命的恩情。
    如今,戰火紛飛,寶集庵的香火漸熄,昔日的僧眾也都四散而去,隻留下她這把老骨頭。靜一法師近來越發覺得大限將至,心中一直惦記著要將鎮庵之寶送到元明庵,以報當年之恩。可她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根本無法長途跋涉,隻能日複一日地等待著那個有緣人。
    直到簫有和的出現,靜一法師一眼便覺得他麵相不凡,自帶一股獨特的氣韻,心中篤定他就是自己要等的人。
    簫有和聽了靜一法師的講述,心中暗喜,這不正是一個與湖州建立聯係的好機會嗎?他微微拱手,恭敬地說道:“法師既然信得過我,我定當不辱使命。隻是當下局勢緊張,不知這鎮庵之寶究竟是何物?”
    靜一法師緩緩起身,腳步虛浮,卻努力保持著沉穩。她走到佛龕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古樸的木盒。木盒雖是藍木材質,但雕花描獸,惟妙惟肖,顯得十分精致。她輕輕打開木盒,一陣寶光四射,光彩琉璃,香氣四溢。一尊晶瑩剔透的玉佛出現在眾人眼前,玉佛周身散發著柔和的光澤,仿佛帶著幾分慈悲的力量。
    “此玉佛雖非價值連城,卻承載著寶集庵多年的佛法傳承,意義非凡,望施主能妥善送達。”靜一法師輕聲說道。
    簫有和接過木盒,仔細端詳,心中不禁疑惑:“這木盒如此精美,玉佛固然珍貴,但法師為何如此強調傳承的意義?”他微微皺眉,問道:“尼師,這木盒如此精美,是否也有特殊的寓意?”
    靜一法師微微一笑,目光深邃:“施主可知‘買櫝還珠’的典故?”
    簫有和略一思索,隨即恍然大悟:“法師是說,我們不能隻看重外在的華麗,而忽略了內在的價值?”
    靜一法師輕輕點頭:“正是。世人常因外物的華麗而忽略了其真正的價值。這玉佛雖小,卻承載著寶集庵的佛法傳承,是無數僧人的心血所聚。而木盒雖美,終究隻是外物。我希望施主能明白,真正的價值在於傳承與信念,而非外在的修飾。”
    簫有和心中一震,他深知靜一法師的話不僅是在說玉佛,更是在提醒他們,在亂世中,不能隻追求表麵的繁華,而要堅守內心的信念和使命。他鄭重地接過木盒,轉身交給蕭鐵頭,低聲叮囑他小心收好。
    此時,靜一法師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她雙手合十,輕聲說道:“阿彌陀佛,老尼自當為小王爺和眾將士祈福,願你們一路平安。”說完,她轉身緩緩走出庵堂。
    眾人望著靜一法師的背影,隻見她的身影越來越淡,漸漸融入了那片夜色之中,仿佛從未在這世間停留過。簫有和心中一凜,他明白,靜一法師這是在完成心願後,選擇了悄然離去,這或許就是她的歸宿。
    送別靜一法師,簫有和不敢耽擱,立刻回到庵內,召集眾人商議前往湖州的事宜。
    寶集庵內,氣氛猶如凝結成實質,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黯淡的燭火在微風中搖曳,將眾人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 ,更添幾分凝重。
    幼天王洪天貴福端坐在主位之上,盡管他年紀尚輕,臉上還帶著未脫的稚氣,可此刻卻努力挺直脊梁,試圖展現出沉穩的姿態。洪天嬌和傅善祥一左一右,就像兩尊堅毅的聖鬥士,神色堅定地守護在他身旁,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簫有和、賴漢英、曾水源、汪白仁、賀靖安分立兩旁,他們的眼神中滿是對未來局勢的擔憂與期許。蕭鐵頭和劉四毛則如同忠誠的哼哈二將般,守在庵門口,時刻留意著外麵的風吹草動,稍有異常便準備發出警報。
    簫有和向前邁出一步,身姿挺拔,向著幼天王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隨後清了清嗓子,詳細地闡述起當下的局勢:“幼天王,黃文金將軍麾下兵強馬壯,湖州那地方地勢險要,糧草儲備也十分充足。咱們若能與他順利會合,便能將湖州當作穩固的根基。之後再聯絡李遠繼、楊輔清等各部,把各方力量整合起來,齊心協力對抗清軍。”
    幼天王聽著,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天京城破前的場景,李秀成那焦急又堅定的麵容在眼前一閃而過。他連忙說道:“幹王早在天京失陷之前,就前往廣德募兵籌糧了。依我看,咱們不妨先去廣德與他會合。幹王學識淵博,威望極高,要是能得到他的助力,定能將人心凝聚起來,咱們複興太平天國的希望也就更大了。”
    簫有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目光深邃,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幼天王所言甚是。黃文金將軍久守湖州,根基深厚,與他會合確實能保我們一時安穩。但李遠繼、楊輔清等部各自為戰已久,想要將他們整合到一起,絕非易事,必須得有周全妥當的策略才行。而洪仁玕幹王見識廣博,若能得他相助,我軍士氣必定大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曾水源聞言,邊用手揉著緊鎖的眉頭,仿佛要將那個擰成的 “川” 字揉散,臉上滿是擔憂之色:“王爺,湖州雖好,可清軍怎會眼睜睜看著咱們在那兒紮根?等咱們與黃文金會合後,必須立刻加強防禦工事,時刻警惕清軍的圍剿。再者,李遠繼、楊輔清等部要是不能真心歸附,日後恐成大患。至於尋找洪仁玕幹王,茫茫人海,談何容易啊。”
    賴漢英輕撫著胡須,目光沉穩而堅定:“曾兄弟所言不無道理。尋找洪仁玕幹王確實困難重重,但他在太平天國內威望極高,若能找到他,對咱們重振旗鼓而言,意義重大。整合李遠繼、楊輔清等部,不妨先派能言善辯之人前去聯絡,表明咱們的誠意,以幼天王之名,曉以共抗清軍、複興天國的大義,或許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持。”
    汪白仁和賀靖安則分別從具體的實務出發,分別提出了各自的想法。一個認為“行軍路線也得謹慎規劃,如今清軍在各處設卡布防,咱們務必避開重兵駐紮之地,選擇隱蔽的小路前行,首要任務是確保幼天王的安全。”
    另一個補充道:“還得提前安排精明能幹的細作,前往湖州和廣德打探消息,摸清楚清軍的部署和當地的局勢,這樣咱們才能做出有效的應對之策。”
    洪天嬌則堅信湖州軍的忠誠,她眼神堅定地向前邁出一步,聲音清脆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不管困難多大,咱們都絕不能退縮。黃文金將軍是忠勇之士,定會接納咱們。對於李遠繼、楊輔清等部,就像賴先生說的,先派使者去溝通,向他們闡明大義。至於洪仁玕幹王,哪怕隻有一絲希望,咱們也得全力以赴去尋找。”
    隨後,簫有和神色莊重,將靜一法師委托護送玉佛去元明庵的事情告知眾人:“此去湖州,護送玉佛雖說會讓咱們的行程增添不少變數,但這是一件善舉,也是咱們與湖州佛門結下善緣的好機會。這玉佛承載著寶集庵多年的傳承,說不定能為咱們在湖州的立足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與咱們複興太平天國的大業緊密相連。”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心裏都明白,這一趟旅程,可不單單是軍事上的轉移,更是一場關乎信仰與命運的艱難征程。
    幼天王洪天貴福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發言,心中對局勢有了更為清晰透徹的認識。他深知,前方道路荊棘叢生,危機四伏,但為了太平天國的複興,他們已然沒有退路,唯有勇往直前。經過一番激烈的商討,眾人仔細清點了目前的兵力、糧草等家底,最終決定分批出發前往溧水。前隊由賀靖安和汪白仁帶隊,他們如同敏銳的先鋒,負責前導和哨探;後隊則由曾水源負責,確保隊伍的後方安全;中軍由幼天王、洪天嬌、傅善祥組成,這是整個隊伍的核心;簫有和統籌全局,負責前後調度;蕭鐵頭和劉四毛則在隊伍之間來回奔走,協助溝通協調。
    夜幕悄然降臨,如水的月光灑在寶集庵上,給這片古老的建築披上了一層銀紗。簫有和身披鋥亮的戰甲,手持寒光閃閃的長槍,利落地跨上一匹矯健的黑馬。他居高臨下地望著庵堂前整齊排列的將士們,目光堅定如鐵,大聲說道:“兄弟們,此次行動關乎太平天國的生死存亡,咱們務必全力以赴,拚死一戰。我堅信,隻要咱們齊心協力,眾誌成城,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將士們聽了,群情激昂,齊聲高呼:“願隨小王爺赴湯蹈火!” 那聲音震耳欲聾,響徹夜空,久久回蕩在這片土地上。
    簫有和猛地一拉韁繩,黑馬長嘶一聲,前蹄高高揚起,隨後向著遠方疾馳而去。身後,是將士們堅定有力的腳步聲和對未來滿滿的期許。在這充滿變數的亂世之中,他們毅然踏上了未知的征程,而等待他們的,究竟會是怎樣的命運呢?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