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養心殿的權謀
字數:4118 加入書籤
不說蕭有和在千裏之外的湖州妙西鎮,參加一場別開生麵的婚禮。
回到清朝的統治中心北京。
與此同時,在大清王朝的權力核心 —— 北京城養心殿東暖閣內,氣氛凝重,空氣中飄蕩著令人窒息的氣息。這裏,是掌控著整個帝國命運的中樞之地,每一個決策都可能改變曆史的走向。此刻,幾位站在權力巔峰、掌控著帝國命脈的核心人物,正被曾國藩呈遞而來的一份奏折攪得心煩意亂。
走進東暖閣,便能感受到那撲麵而來的莊重肅穆。年僅 8 歲的同治小皇帝,身著華麗的龍袍,正襟危坐在禦座之上。這件龍袍承載著帝國的威嚴與傳承,對於年幼的他而言,卻也有著難以言說的沉重。他稚嫩的小臉滿是莊重,麵朝西、背朝東,手中捧著一本《治平寶鑒》,盡管年紀尚幼,但在這充滿威嚴的場合下,他也隱隱知曉此刻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必須謹小慎微。
禦座之後,一幅黃紗垂簾如同一道神秘的屏障,將兩位皇太後的身影隱匿其中。這垂簾不僅是一道簡單的簾子,更是權力的象征,代表著大清王朝特殊的政治格局。她們同樣麵西背東而坐,雖然看不見真容,但那從簾後散發出來的威嚴氣息,卻讓殿內的每一個人都不敢有絲毫懈怠。
左邊,軍機大臣恭親王奕?身姿挺拔,可舉手投足間又透著幾分謹慎。他從禦前大臣醇郡王奕譞手中接過奏折,那動作仿佛捧著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隨後,他邁著沉穩而恭敬的步伐,徐徐踱步至皇帝的禦案前,微微躬身,輕輕將奏折放下,動作輕柔得仿若生怕驚擾了這殿內凝固的靜謐。
同治皇帝抬眸,好奇地望向那奏折,隻見上麵的字跡筆鋒剛勁,奇偉倜儻中又不失挺拔穩健,透著書寫者的風骨。小皇帝剛欲仔細研讀其中內容,突然,垂簾之後傳來一聲輕微的咳嗽。這聲咳嗽在寂靜的殿內顯得格外突兀,小皇帝心下一驚,連忙喚身旁的太監:“快,將奏折傳入簾後,請‘皇母皇太後’、‘聖母皇太後’禦覽。” 稚嫩的聲音在殿內回蕩,帶著一絲緊張與敬畏,打破了片刻的寧靜。
黃紗簾幔之後,“聖母皇太後” 慈禧輕輕放下手中的絹帕,身旁的大太監李蓮英心領神會,他深知慈禧太後的每一個細微動作所代表的含義。李蓮英從那高舉奏折雙膝跪地的太監手中接過奏折,而後,小心翼翼地呈給慈禧。
慈禧回首望向身旁並排而坐的 “皇母皇太後” 慈安,和聲細語道:“姐姐,且寬坐,這勞心費神的事兒,便由妹妹先行代勞吧。” 言罷,也不等慈安回應,便自顧自地翻開奏折,凝神閱覽起來。她的眼神專注而銳利,仿若要將奏折上的每一個字都看穿,探尋出其中隱藏的深意。
慈安性子溫婉懦弱,見狀,便也默許了慈禧的舉動。不一會兒,慈禧已將奏折閱畢,轉手遞給慈安。慈安接過,細細瞧看,隻見那曾國藩在奏折上寫道 “曆年以來,中外紛傳,逆賊之富,金銀如海,乃克複老巢,而全無貨財,實出預計之外。目下籌辦事宜,需銀甚急,為款甚巨,如撫恤災民,修理城垣駐防滿營,皆善後之大端。其餘百緒繁興,左支右絀,欣喜之餘,翻增焦灼。” 讀罷,慈安心中亦是煩悶不已,暗暗歎氣。她深知這奏折背後所反映的複雜局勢,也明白這將是一場棘手的權力博弈。
慈禧見慈安看得差不多了,便示意太監將奏折呈給小皇帝,同時,隔著簾子向外麵的奕?問道:“恭親王,可知道這曾滌生所言何事?” 簾外的奕?趕忙躬身,額頭已微微見汗,他深知慈禧太後的心思難測,每一個回答都可能關乎自己的仕途乃至性命。他聲音沉穩卻又透著幾分小心:“回‘聖母皇太後’的話,奴才不敢妄自揣測,唯聽憑聖裁。” 慈禧微微點頭,繼而轉向小皇帝:“皇帝以為如何?”
坐在禦座上的同治皇帝此時也已看完奏折,他稚嫩的眉頭輕輕皺起,帶著幾分與年齡不符的惱怒:“前次那曾沅甫八百裏加急報捷,隻說攻陷了太平天國逆匪的都城天京,皇額娘心中甚喜,還帶著兒臣連夜昭告太廟。” 慈禧在旁輕輕點頭,似在回憶當日的盛況。那一夜,太廟燈火通明,整個皇宮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然而誰也未曾料到,這喜悅之下竟隱藏著如此複雜的局麵。
慈安接著說道:“過兩日,那曾滌生又上了《奏報攻克金陵盡殲全股悍匪,斃一酋李秀成並生俘一酋洪仁達折》。” 同治皇帝順勢接口道:“這兄弟倆,一個報捷,一個邀功討賞,難道朝廷還會短了他們的好處不成!” 慈安亦點頭讚同:“上次便已訓斥過他們,問他們南京城攻陷之前,不是說裏麵有財寶無數嗎?為何如今隻字不提?若真有財寶,必須造冊盤點,上交朝廷,充作軍餉。逆匪洪仁達也當送京城來。”
慈禧微微歎氣:“好了,這次逆匪沒送來,倒是來哭窮了。” 言罷,又看向慈安:“姐姐,你看此次該如何答複他們?” 慈安垂首,沉思片刻,緩緩道:“這是他們兄弟倆在試探朝廷的態度,生怕朝廷猜忌呀!皇帝覺得如何答複為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同治皇帝小臉漲得通紅,有些惱怒地說道:“朝廷將十數萬軍隊交付他們手中,待他們兄弟倆可謂甚為信重!兒臣當再次訓斥他們!”
慈禧卻麵露憂色,輕輕搖頭:“姐姐心善,皇帝卻有些操切了。” 繼而轉頭對慈安說道:“妹妹以為,為大清江山社稷計,這曾滌生和曾沅甫兄弟倆如今有尾大不掉之勢,不得不稍加敲打敲打。” 慈安麵露疑惑:“如何敲打才是?” 同治皇帝也一臉期待地望向慈禧,靜候下文。
慈禧轉而問恭親王奕?:“依大清律,這倆人該如何賞賜?” 慈安與同治皇帝聞言,亦齊齊看向奕?。
奕?隻覺後背冷汗直冒,心中暗忖:這慈禧太後,心中怕是已有主意,卻偏要拉人出頭。可慈禧既然發問,又不敢不答,眼珠一轉,躬身回道:
“回稟‘皇母皇太後’、‘聖母皇太後’,我大清對待功臣向不吝賞賜,對有重大貢獻的官員或民眾,常給予諸如‘忠臣’‘功臣’等封號,以表彰其忠誠與功績,還可賞賜官職與財物。”
慈禧不置可否,又看向禦前大臣醇郡王奕譞:“醇郡王也這般認為嗎?” 奕譞隻覺後脊發涼,硬著頭皮回道:“奴才聽聞,先帝爺為激勵曾滌生效死力,曾言如平定大亂可封王,不知真假,唯聽憑聖斷。”
慈安聽了,隻是默默不語,慈禧心中卻湧起一絲厭惡,須臾,仿若想通了什麽,回頭對慈安道:“姐姐,你看如此這般答複可好?” 說罷,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慈安聽罷,微微點頭:“嗯,如此甚好。” 便讓皇帝轉述給奕?和奕譞二人,命他們照此意思擬旨。
不多時,二人刷刷點點,將擬好的旨意呈上禦前。聖旨大意是:“逆擄金銀,朝廷本不必利其所有…… 今據奏稱、城內並無賊庫,自係實在情形。惟帑藏空虛,兵餉匱竭,而善後應辦之事尚多,應如何籌策萬全之處,該大臣仍當悉心經畫。”
慈禧這一招,明麵上是說朝廷相信他們所言,不再追究賊庫之事,實則暗示他們,朝廷雖不追究錢財,可該辦的事一件也不能少,莫要心存僥幸。
接著,又讓皇帝出麵給他們加官。曾國藩封一等侯,曾國荃封伯,李臣典封子爵,蕭浮泗封男爵。小皇帝心中在琢磨,明白,這便是慈禧口中的 “敲打” 了。
慈禧見小皇帝猶在愣神,又輕聲道:“皇帝還需記得讓曾格林沁率軍南下駐紮安徽,同時令湖廣總督率十萬大軍屯兵武昌,助力曾家倆兄弟清剿逆匪餘部。”
同治皇帝瞧了瞧放在身側的《治平寶鑒》,想起師傅進講書中第六卷王霸之佑的內容,心下恍然,知曉這是在防備曾國藩的湘軍。
於是開口道:“皇額娘,此次攻克天京,淮軍和楚軍亦出力甚多,是否一並賞賜?” 慈安麵露欣慰:“皇帝宅心仁厚,此舉甚好。” 慈禧卻沉默不語,片刻後,微微皺眉:“還等什麽,還不照皇帝說的擬旨?”
堂下,奕?和奕譞二人齊聲應道:“奴才遵旨!” 言罷,躬身退下,那背影似都透著幾分無奈與謹慎。東暖閣內的這場權力博弈,看似暫告一段落,實則暗流依舊洶湧,在這複雜的局勢下,各方勢力的走向,愈發顯得撲朔迷離……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