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察民情幼西王微服巡市井,論土地馬巡撫激辯起爭端
字數:3900 加入書籤
攜湖州之民西行,是為百姓生計;留眾於池州安頓,亦是為民謀福。
蕭有和心係民生,參照池州地籍,力主將無主之地分予湖州移民。
太平軍此策一出,湖州百姓如同久旱逢甘霖,一顆心穩穩落定。
經此一番,在蕭有和主導下的太平軍,於民間的風評大幅好轉,對太平軍的感激與擁護如潮水般湧起。
蕭有和雖已推行土地分配政策,卻始終放心不下。
部隊即將撤離,他深知此時了解政策實際執行情況與市井民情的重要性。於是,他帶著智囊賴漢英,以及堅守承諾、一直跟隨觀察太平軍的浙江巡撫馬新貽,一行數人換上尋常百姓服飾,悄然步入池州街頭。說起這馬新貽也是個君子,蕭有和雖未限製其自由,但馬新貽生性耿直,既已答應留下觀察,便一步未離,如今也跟隨著蕭有和,眼神中滿是審視與探究。
十月的池州,褪去了秋日的燥熱,盡顯獨特的斑斕景致。街頭巷尾,桂樹肆意散發著馥鬱甜香,細碎的金色小花藏於枝葉間,微風拂過,簌簌飄落,好似為地麵鋪上一層輕柔的薄毯。陽光不再熾熱,而是帶著幾分柔和,均勻地為青石板路鍍上一層暖光。遠處山巒,楓葉開始泛紅,與依舊蔥蘢的鬆柏相互交織,色彩層次分明,宛如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彩畫。田間,不見金黃稻穗沉甸甸低垂的豐收盛景,唯有農人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穿梭在因戰亂而荒蕪的土地間,精心整理著田畝。盡管此刻土地尚顯貧瘠,但他們臉上分明洋溢著對來年豐收的熱切期望。池塘裏,荷葉雖已開始枯萎,卻仍帶著幾分倔強,殘荷與水中倒映的藍天白雲相映成趣。池州的十月,既有戰亂遺留的絲絲悲涼,又有秋意漸濃的悠然詩意,對於剛分得土地的百姓而言,這無疑添了一份別樣的安穩與愜意,就如蕭有和一心為大家營造的生活,滿是希望的曙光。
蕭有和身著一襲素淨長袍,身姿挺拔卻步伐悠然,他的目光平和地掃過街頭的一切。看著眼前的百姓們,雖生活依舊清苦,卻滿是對未來憧憬的模樣,心中暗自感歎,中國老百姓實在淳樸,隻要遠離戰亂紛擾,他們便能憑借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令人驚歎的變化。這來之不易的安寧場景,正是他日思夜想、一心所盼的。
此時,不遠處,湖州移民老人甲大在兒子甲小乙的攙扶下,帶著蹦蹦跳跳的孫子甲一丁匆匆趕來。
老人飽經風霜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他一眼便認出了蕭有和,正是那日在湖州雨夜中,鎮定自若組織大家撤離,信誓旦旦答應給大家太平生活的年輕王爺。
此刻,老人眼中滿是熾熱的感激,幾步上前,雙手因激動而顫抖著,緊緊拉住蕭有和的手,聲音也因太過激動而微微發顫:“殿下啊,您帶著咱西行,又在池州給大夥尋了安穩的落腳處,還分了田地,這份大恩,咱沒齒難忘!” 老人回想起往昔四處漂泊、食不果腹的日子,再看看如今即將安穩的生活,眼眶瞬間泛紅,說著便要躬身下拜。蕭有和見狀,急忙雙手穩穩扶住老人,臉上掛著一如既往的溫和笑意,輕聲道:“老人家,千萬別客氣。咱們太平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百姓能過上好日子,有安穩的家。”賴漢英在一旁正感受著這軍民和諧的一幕,冷不丁瞧見了馬新貽眼角的不屑。心道:你個該死的俘虜,怎麽會理解殿下的高妙。
老人用力點頭,感慨道:“殿下啊,以前咱四處漂泊,吃了上頓沒下頓,心裏滿是惶恐。如今在池州,有了地能種,日子踏實了。可俺就納悶,您為啥對咱百姓這麽上心呢?”
蕭有和目光堅定,認真說道:“老人家,百姓是根基,根基穩了,咱們的大業才有希望。我自幼便見百姓受苦,發誓要改變這一切。隻有大夥都過上好日子,這天下才算是太平。”
兒子乙在一旁忍不住插話說:“殿下啊,那麽多艱難險阻,您從未退縮,一直帶著我們。大夥心裏都清楚,跟著您,有盼頭!”
蕭有和微笑著看向他:“兄弟,這是我們共同的路。隻要齊心協力,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這時候,老人的孫子甲一丁眨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盯著蕭有和,口齒不清地問道:“叔叔,你們能不走嗎?” 說完,小手還緊緊拽著爺爺的衣角。老人趕忙拉了一把孫子,滿臉歉意地道歉:“孩子不懂事,殿下勿怪!”
蕭有和心裏一陣酸澀,他比誰都清楚,太平軍一旦撤離,分給這些百姓的土地大概率會被豪強地主無情收回。可當下局勢所迫,他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隻好強顏歡笑,示意老人自己沒有怪罪的意思,然後輕輕摸著小孩的頭,道:“叔叔不能留下呢,因為壞人還在欺負窮人,叔叔還要去其他地方,趕走那些欺負窮人的人。”
小孩又眨巴著清澈的大眼問:“你們還會回來嗎?”一旁的賴漢英聽著孩子的話若有所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啊,我們還會回來嗎?我們還能回來嗎?” 蕭有和也在心裏反複問著自己。一時間,他竟有些語塞,下意識望向遠處那片正待開墾的土地,還有山巒上那一抹開始泛紅的楓葉。許久,蕭有和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語氣堅定起來:“孩子,叔叔答應你,隻要有機會,我們一定會回來。到那時,這兒定會處處都是豐收的盛景,再無戰亂紛擾。”
老人甲大聽聞,眼眶愈發濕潤,他握緊蕭有和的手說:“殿下,不管您何時回來,咱都盼著。這地有了,心就安了,可大夥心裏都明白,太平日子離不開你們。”這時賴漢英又看見了馬新貽的冷笑。
蕭有和微微點頭,與老人一家告別後,繼續在街頭踱步。賴漢英緊跟其後,馬新貽也麵色複雜地隨行。賴漢英目光掃過忙碌的百姓,忍不住激動地開口:“殿下,這分地之舉,實在是高瞻遠矚!百姓有了土地,對我們的擁護便多了幾分。日後清廷若想奪回此地,麵對已然紮根、心懷期望的百姓,定要費一番天大的周折!”
馬新貽聽聞,眉頭瞬間擰成了一個 “川” 字,冷哼一聲,言辭犀利地反駁道:“蕭有和,你簡直是異想天開!這池州之地,自古以來便是清廷的疆土。你擅自將無主之地分給這些流民,表麵上看是在造福他們,實則是把他們往火坑裏推!待朝廷大軍壓境,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拿什麽去守住這土地?到時候,換來的不過是更深重的苦難,生靈塗炭!”
蕭有和腳步不停,眼神堅定得如同寒夜中的北極星,望向遠方緩緩說道:“馬巡撫,你隻盯著眼前短暫的局勢,卻根本不懂百姓內心深處的渴望。這土地於他們而言,是活下去的希望,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便日後清廷來犯,他們心中也已種下反抗壓迫的種子。我們今日所做,並非隻為讓他們此刻安穩度日,而是要讓他們知道,這世間還有一條路,一條通往公平與富足的路。”
賴漢英在一旁不住地點頭,大聲附和道:“殿下所言極是!百姓一旦體會過土地帶來的安穩,便會如護珍寶一般,不會輕易放棄。這,便是我們留給他們對抗清廷的強大力量!”
馬新貽沉默片刻,滿臉無奈地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憤怒與不甘:“你們這分明是在玩火自焚!朝廷豈會對你們的所作所為坐視不管?到時候,必定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蕭有和嘴角泛起一絲笑意,那是對未來充滿信心的笑,看向街頭勞作的百姓,聲音沉穩卻有力:“馬巡撫,你眼中隻有朝廷至高無上的權威,卻看不見百姓蘊含的磅礴力量。我們播下這希望的種子,終有一日,會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破土而出,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那時,便是清廷統治搖搖欲墜的噩夢開端。”
言罷,他闊步向前,步伐中滿是對未來的篤定,每一步都似要踏破這亂世的荊棘,為百姓闖出一條光明大道。馬新貽望著蕭有和遠去的背影,眼中滿是複雜之色,在他看來,蕭有和簡直是個瘋狂至極卻又令人敬畏的人。此時,陽光灑下,蕭有和的前方,正是遠處山巒上那片愈發鮮豔的紅,恰似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變革與希望。街邊的熱鬧喧囂與這溫馨且充滿希望的一幕相互映襯,讓這份感恩愈發濃烈,也讓眾人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