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扶王死節處,貴福逢生域

字數:3665   加入書籤

A+A-


    池州城頭的戰旗仍在風中獵獵作響,但夜鶯帶來的消息卻如同晴天霹靂,讓整個太平軍陣營陷入了緊張與混亂之中。
    在池州中堂內,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
    幼主洪天貴福滿麵愁雲,望著在場的眾位將領,憂慮地說道:“夜鶯傳來消息,汪海洋和李世賢竟已離開建昌,不知所蹤。這可如何是好?”
    幹王洪仁玕輕捋長須,試圖安撫幼主的情緒:“幼主不必憂慮,或許是我軍行動過快,他們尚未得到消息。不如先派夜鶯去查探一番。”
    堵王黃文金猛地一拍案幾,起身道:“可惡!我本打算與他們會合後一同攻打南昌,如今計劃全亂了。難道要我們孤軍深入?” 輔王楊輔清沉聲說道:“黃兄不必著急,先聽軍師的計策。蕭軍師,你有何高見?”
    蕭有和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他緩緩說道:“楊將軍說得對。我軍行動迅速,但也要確保後勤無憂。另外,我判斷李世賢和汪海洋兩位王爺應該是遭遇到了清軍的攻擊,不得已離開。隻是他們這樣離開,我軍再去建昌無異於飛蛾撲火。”
    幹王洪仁玕問道:“依蕭軍師看,我軍下一步將如何打算?” 蕭有和沉思片刻後道:“夜鶯傳來消息,扶王陳德才在沿江發動牽製作戰,我部應當更改與李汪合流的計劃。一方麵要夜鶯盡量找到李汪兩王,曉以大義,督促他們向我們靠攏;另一方麵籌集錢糧,做好繼續向甘陝轉進的準備。”
    幼西王洪天貴福微微點頭:“嗯,有和所言甚是。隻是不知清軍的動向如何,若他們提前得知,我軍豈不陷入重圍?”
    這時洪天嬌看完手中夜鶯傳來的情報,道:“幼主,我已命人打探清軍消息。據最新情報,左宗棠正調兵遣將,意圖圍堵我軍。不過,他的兵力分散,我軍尚有機會突破。”
    堵王黃文金摩拳擦掌:“好!隻要有機會,我等便殺出一條血路!諸位兄弟,準備出發!” 輔王楊輔清拉住黃文金:“黃兄且慢,先安排好糧草和輜重。行軍打仗,糧草先行,不可有誤。”
    就在這時,堂外突然傳來騷動,賴漢英裹挾著血腥氣闖進來:“清軍前鋒已抵池州東郊!” 話音未落,遠處傳來沉悶的炮聲,震得帥案上的令箭簌簌作響。
    幼西王洪天貴福站起身來:“好,就依各位愛卿所言。全軍即刻準備,按計劃向江西進發。希望汪海洋和李世賢能及時出現,與我們會合。”
    而在三百裏外的武昌江麵,陳德才正指揮船隊逆流而上。這位扶王的胡須已結滿霜花,卻仍在甲板上踱步如虎:“湖州突圍的弟兄們還在長江上漂著!” 他猛地轉身,目光掃過麾下諸將,“就算拚掉這條老命,也要給幼天王殺出條血路!” 船隊突然轉向,船頭直指清軍水師薄弱處,炮火映紅了半江秋水。
    建昌空城的消息傳到湘軍營帳時,左宗棠正在批閱沈葆楨的加急文書。“汪海洋部經撫州向瑞金移動?” 他猛地站起,輿圖上的紅線突然連成了一張網。“大帥,黃矮子的詐降計!” 席寶田指著情報上的 “撫州” 二字,“他們根本沒想接應幼逆,而是要與李世賢合流!”
    贛南山道上,汪海洋的部隊正頂著暴雨急行軍。黃矮子騎在馬上咳嗽不止,卻仍在向主將獻計:“湘軍必以為我等會走梅嶺古道,我們偏要翻越武夷山!” 他的破鑼嗓子在雨幕中格外刺耳,“等左宗棠發現上當,我們已與侍王會師汀州!”
    沈葆楨站在建昌城頭,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清軍大營冷笑。他親自設計的 “銅牆鐵壁陣” 正在發揮效用:三道壕溝灌滿桐油,鹿角寨綿延十裏,最前沿的虎蹲炮陣更是對準了所有可能的突破口。“飛報督師” 他轉身對傳令兵道,“建昌已收複,江西的門戶,我沈某半步不讓!”
    而左宗棠這裏也終於攻克了黃文英鎮守的廣德。"哥哥說過,守險不守城!" 他將火把扔進糧倉,火舌瞬間吞沒了整座城樓。
    廣德失守的消息傳來時,百姓們的哭聲漸漸變成了哀求。"殿下,棄了他們吧!" 賴漢英跪在地上,盔甲上滿是血汙,"再不走,我們都要陪葬!" 蕭有和正在給百姓分發最後一批糧草。他猛地起身,卻見百姓們扶老攜幼擠在轅門外,渾濁的眼睛裏滿是哀求。他想起劉備在長阪坡的抉擇,指甲深深掐進掌心。
    一名親衛送來了夜鶯的密報。那密報被鮮血染紅,字跡模糊難辨:“汪海洋... 汀州... 李世賢...” 他突然大笑起來,驚得周圍百姓紛紛後退。“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他將地圖扯下擲於地上,“我們都被黃矮子耍了!”
    汀州城外的山穀裏,汪海洋與李世賢的部隊終於會合。兩位太平軍名將相擁而泣,背後是漫山遍野的火把。“幼天王還在江西腹地!” 李世賢的聲音帶著哽咽,“我們必須盡快北上接應!” 黃矮子卻突然插話:“侍王三思!湘軍主力正在南下,此時北上無異於飛蛾撲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汀州山穀的火把突然熄滅,汪海洋按住劍柄低聲道:"湘軍斥候!" 黃矮子從懷中掏出信號彈正要發射,李世賢突然按住他的手:"莫慌,看我眼色行事。" 月光下,一支清軍小隊正小心翼翼逼近,為首者突然摘去鬥笠 —— 竟是偽裝的太平軍細作!
    池州城郊的喊殺聲已清晰可聞,蕭有和將最後一口幹糧塞進一老婦人懷中,轉身對滿城的百姓道:“池州戰後需要建設,諸位跟隨至此也算有個立足之地,想來我們主動退出,左季高不會對大家怎麽樣,當然,有願意加入太平軍的跟我走。“
    就在蕭有和決定讓百姓們留下的同時,陳德才的旗艦在炮火中傾斜,船身被清軍連環炮擊出三個大洞。"扶王!快撤!" 副將扯著他的衣袖大喊。這位年近六旬的老將突然抽出佩劍斬斷錨索,"告訴弟兄們,沉了這條船!" 隨著旗艦緩緩沉沒,太平軍水師爆發出最後的呐喊,數十艘火船如火龍般衝向清軍陣型。
    左宗棠站在廣德廢墟上,望著池州方向的火光冷笑。"沈葆楨那邊如何?" 他轉身問親兵。"回大帥,建昌銅牆鐵壁,汪海洋部被堵在武夷山麓。" 席寶田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不過陳德才的水師..." 他突然頓住,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陳德才的船隊殘骸順江而下時,洪天貴福正在山林中跋涉。他望著天邊如血的殘陽,突然聽見遠處傳來馬蹄聲。"是清軍?" 幼天王握緊佩劍,卻見一名斥候跌跌撞撞跑來:"報... 扶王的船隊..." 話未說完便昏倒在地。
    蕭有和的隊伍在黎明前抵達九江時。身後的追兵槍聲漸稀,百姓們的歡呼聲卻突然凝固。他順著眾人的目光望去,隻見陳德才的船隊殘骸布滿江麵,江水泛著詭異的紅色。"扶王... 殉國了..." 他喃喃自語,突然跪倒在地,淚水滴在破碎的帥旗上。
    戰爭是殘酷的,革命從來都不是溫情脈脈,是要血來喂養的。紅軍過湘江時血水染紅了江麵,以至於數年內沿江百姓都不吃湘江魚。幼西王能否絕地翻身,蕭有和能不能走完長征路,能不能為破碎的太平軍找到一條光明之路?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