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少荃奉旨攻豫匪,滌生開缺生變局

字數:3237   加入書籤

A+A-


    與曾國藩收到上諭協辦左宗棠部錢糧不同,上諭令李鴻章協助左宗棠會剿豫地流竄的撚太聯軍。
    李鴻章廬州府接到諭旨後,與麾下眾人商議。
    “諸位,朝廷令左季高入豫剿滅撚太聯軍,令恩師協助籌集糧草,又令我軍協助左部進剿。這其中有什麽說道,大家說說吧。”
    麾下周盛波、潘鼎新、吳長慶、吳毓芬等人紛紛發言。
    周盛波向來心急率先躬身拱手:“大帥,撚軍流竄豫地多年,地形極熟,又與太平軍殘部聯合,兩股悍匪合流,戰術互補,戰力不容小覷。“
    潘鼎新是死人堆裏滾出來的,撫須點頭:“周軍門所言不虛。撚軍善用騎兵,機動作戰,我淮軍以步兵為主,長途跋涉至豫地,糧草補給將受掣肘。而左宗棠素來跋扈,又以剛猛著稱,此番入豫必率楚勇精銳強攻,我軍若貿然會剿,恐與楚勇爭功,反成朝廷猜忌之由。”
    吳長慶是老湘軍出身,他冷哼一聲:“左季高向來目空一切,若我糧道稍有遲滯,他必然奏劾曾大帥曾國藩)生事,朝廷此舉實為下策。”他摩挲著手指上戴著的玉扳指,斟酌著說:“依我看,我們應以協助籌糧為名,穩坐後方,待左部與撚太聯軍兩敗俱傷時再行雪中送炭之舉方為上策。”
    吳毓芬從袖中取出一張密報:“大帥,據斥候來報,撚軍張禹爵部已與太平軍賴文光部在固始縣會合,兵力已逾2萬。“
    周盛波聽得說固始縣得撚太聯軍兵力增加,不由反喜道:“左部雖悍,然孤軍深入,補給線長,最怕我軍按兵不動。大帥若能虛與委蛇,暗中聯絡直隸陳國瑞部,南北夾擊,或可收漁翁之利。”
    李鴻章聽罷,一雙杏仁狀的眼睛,射出一道攝人心魄的目光,眼神中透露出睿智與威嚴。
    “諸位所言皆有道理。左季高此次入豫,朝廷分明是朝廷借撚太聯軍試探我淮軍虛實。亦或是對恩師督導圍剿長毛餘孽遲遲不能竟全功表示不滿。“稍停又道:”恩師既令我協辦籌糧,便以糧草為餌,拖緩左軍進展。同時密令周盛波部潛入皖北,偽裝成撚軍擾亂後方。潘鼎新部則率淮軍新軍營開赴豫東,從側麵威脅監視張禹爵部動向。” 他手按案幾,眾人隻覺一股威壓自他身周彌漫開來, “若左季高當真跋扈妄為,我等也唯有按兵不動,看他能否獨立平定撚匪了!”
    吳長慶,你即日率老淮軍探探固始長毛逆匪虛實。吳毓芬,你速往天津與崇厚聯絡,訂購兩門阿姆斯特朗開花炮,以備北上之需。”
    然而就在這調兵遣將的緊要關頭,一個意外又再次打破了三人間短暫的平衡。
    曾國藩因母喪開缺了。
    得知曾國藩丁憂開缺的消息,李鴻章身在廬州府,心緒卻如翻湧的浪濤,難起波瀾。他手握那份沉重的急報,指尖微微發顫,眉間川字紋緊蹙。良久,他闔上眼,深吸一口氣,目光穿透近旁的窗欞,落在遠處陰霾連綿的群山上,仿佛要把那座座山巒望穿,從中找尋出破局之路。
    按照計劃,吳長慶部已與固始的撚太聯軍交手,幾個回合下來,基本摸清了固始的底,撚軍與太平軍殘部聯合,勢力愈發壯盛,正是需要恩師居中協調時,恩師卻出缺了。現在湘軍群龍無首,朝堂上諸多勢力暗中觀望,隻待淮軍露出破綻便會如聞著腥味的貓一哄而上,將本已勢微的湘軍徹底吃幹抹淨。
    略一沉吟,李鴻章抬眸,目光如劍般掃視眾人:“恩師開缺,局勢大變。左宗棠在豫地若敗了,撚匪必將趁勢北犯,江淮大地恐再遭蹂躪;可他若勝,朝廷必疑我淮軍坐視不救,心懷異誌。我們既要保淮軍聲名,又要尋漁翁之利,這棋局得慎之又慎地落子。”
    周盛波立刻躬身拱手:“大帥,撚軍張禹爵部與太平軍在固始縣勢漸穩固,咱們淮軍要是再不發力,左宗棠那邊的戰局可就懸了。”
    李鴻章微微頷首:“盛波,你即刻領盛字營先行北上,暗中與左宗棠的先鋒部隊接洽,但記著,隻做聯絡,不得擅自協同作戰,更不能提及我淮軍的兵馬動向。”
    潘鼎新撫須起身:“大帥思慮周全。左宗棠那剛猛的性子,若見我淮軍有異動,怕是要先上奏朝廷彈劾一番。”
    “鼎新所言極是。” 李鴻章眉目微沉,“鼎新,你速回淮軍新軍營,整頓兵馬,備足十日幹糧,但按兵不動,靜候我後續軍令。同時,派斥候小隊,扮作商旅,沿著撚軍可能的補給線探查,務必要摸清他們的糧草虛實。”
    吳長慶摩挲著玉扳指:“這局勢,比之前預料的更為棘手。大帥,我手下的老淮軍對撚軍的戰術頗有研究,前期已和固始的撚太聯軍交過手,他們的虛實我知道,可否讓我先帶慶字營精銳前去豫地附近,假做支援,實則暗中觀察動向。”
    李鴻章輕撚須發,目露精芒:“長慶,你這法子可行。不過,千萬不可驚動撚軍,更不能讓左宗棠懷疑我淮軍的企圖,你部人馬可大張旗鼓前進,但速度卻不可太快,還需在暗中窺探。將所見所聞,每隔三日,遣心腹,快馬加鞭送回廬州府。”
    吳毓芬一直靜立一旁,此時方才出聲:“大帥,天津那邊的軍火商早已催得緊,這阿姆斯特朗開花炮,怕是得加些銀子,才能早早到貨。而且,北上途中,軍火押運還得有妥當的安排。”
    李鴻章目光冷峻:“毓芬,銀子不是問題,即刻備足紋銀,派遣得力幹員,護送軍火北上。同時,每隔一段路程,安排人馬接應,確保軍火萬無一失。”
    周盛波、潘鼎新、吳長慶、吳毓芬等眾人領命而去,各自奔向既定崗位。
    後世有詩曰:
    上諭疾風破皖雲,淮軍夜帳聚麒麟。
    周郎先陳豫地險,潘侯撫須論兵爭。
    長慶鐵騎揚塵起,毓芬斥候報連營。
    江淮棋局千鈞重,淮軍聲名一線爭。
    恩師丁憂朝堂變,湘淮暗潮此消生。
    李帥杏眸藏星鬥,糧草為餌緩軍情。
    偽撚擾後漁翁利,南北夾擊待天傾。
    北望群山雲慘淡,廬州夜話定蒼生。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