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向嶽武穆起誓
字數:3994 加入書籤
黑暗中傳來了的馬蹄聲被蕭有和捕捉到了,他讓黃文金帶人去看看情況。
很快,黃文金就在村口遇上了報訊的哨兵。
“王爺,放出去的斥候回來了。”哨兵見是堵王當麵,便躬身施禮,稟報道。
“人在哪裏?”,黃文金問道。
“剛驗過身份,人在後麵。”
黃文金向他身後看去,隻見一個身材矮瘦的漢子,站在那裏。這漢子盲了一目,臉上一道刀疤觸目驚心,從右眉直到左臉頰。
漢子見堵王看自己,便上前一步,抱拳行禮道:“堵王在上,小的李三,大家因我盲了一隻眼,叫我獨眼三。”
黃文金點頭,他問,“李三,我問你可有什麽情報?”
“回稟王爺,小的們在勘察賈魯河時,發現水位有上漲的跡象,詢問周邊的老人,說是該河的主汛期在每年的七月到九月間,目下正值秋季,或許是秋汛。”
這個消息很重要,如果漲水,那麽太平軍從朱仙鎮渡河就會麵臨當年翼王石達開在大渡河的局麵。
想到這裏,黃文金大感不妙,這情報要立即報與蕭有和知道。
“你隨我來!”堵王當機立斷,叫上獨眼三一起去向蕭有和報告情況。
賈魯河畔的風帶著一絲涼意,河麵波光粼粼,水聲潺潺。
聽到黃文金回報的蕭有和親自來到了賈魯河邊查看水情。
他站在河邊,望著對岸,心中思緒萬千。
一刻鍾前,黃文金帶著獨眼三匆匆趕到朱仙鎮上,打斷了蕭有和的演講。
“軍師,不好了!”黃文金的聲音裏帶著急切,“獨眼三他們在勘察賈魯河時,發現水位有上漲的跡象。周邊的老人說,這河的主汛期在每年的七月到九月間,現在正值秋季,或許是秋汛來了。”
蕭有和的臉色瞬間凝重起來。他深深地知道,如果賈魯河漲水,太平軍從朱仙鎮渡河的計劃將麵臨巨大的困難。當年翼王石達開在大渡河邊遇到的情況就會重演。
他迅速回過神來,問道:“漲水的速度如何?”
獨眼三上前一步,抱拳道:“軍師,據我們觀察,水位上漲得不算太快,但已經能明顯看出水位在升高。如果再下幾場大雨,情況可能會更糟。”
放心不下的蕭有和決定還是帶著大家實地勘察。
此時,實地查看過的蕭有和,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他轉身看向身後的楊輔清、賴文光和洪天嬌,沉聲說道:“形勢緊迫,我們必須立即行動。賈魯河一旦漲水,我們渡河的難度將大大增加。我們必須在水位繼續上漲之前,將所有物資和人員安全轉移。”
而此時,楊輔清卻皺眉道:“軍師,我們繳獲的物資太多了,尤其是糧食和武器。我們的馬匹和大車遠遠不夠,一時之間難以搬運。”
賴文光也補充道:“是啊,我們的人手也不夠。這麽多物資,要怎麽才能快速搬運到對岸呢?”
洪天嬌站在一旁,不確定地說道:“我們是否可以向當地百姓求助。用銀錢向他們購買馬匹和大車,同時征集民夫幫忙搬運物資。我相信,隻要我們誠心相待,百姓們會支持我們的。”
蕭有和點了點頭,心中一動。
洪天嬌的辦法或許可行。他知道,太平天國的宗旨就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那麽太平軍公平交易,用銀錢和糧食換取百姓手中的運輸工具,雇請他們為大軍搬運物質,一來可以給當地的老百姓添些銀錢,改善他們的生活。二來也能多少改變些太平軍在百姓心中的形象,為將來回來埋伏筆。
於是他肯定了洪天嬌的建議,“隻要我們真心為百姓著想,百姓們一定會支持他們。”他深吸一口氣,說道:“好,就按天嬌說的辦。我們立即行動,用銀錢向百姓購買馬匹和大車,同時征集民夫幫忙搬運物資。時間緊迫,我們不能耽擱了。”
蕭有和立即召集了各營的將領,將情況和計劃告知他們。將領們迅速行動起來,分頭去安排任務。蕭有和親自帶領一隊人馬,前往附近的村莊,向百姓們說明情況,請求他們的幫助。
夜色中,他們來到了一個名叫李家村的小村莊。村子裏的燈火已經熄滅,聽到太平軍的敲門聲,村民們起初有些害怕,最後躲不過,才紛紛起身。蕭有和站在村口,村民們帶著擔心和忐忑的心情,慢慢地過來。見人來齊了,蕭有和高聲說道:“各位鄉親,我們知道大家已經休息了,但我們有急事相求。賈魯河可能要漲水,我們太平軍的物資和人員需要盡快轉移。我們願意用銀錢和糧食向大家購買馬匹和大車,同時征集民夫幫忙搬運物資。希望大家能支持我們,共同渡過難關。”
聽蕭有和說完,人群中傳來一陣低語。一個年長的村民站了出來,說道:“沒聽說,軍隊征集運輸工具給錢的,還真是稀奇。就怕你們過後不認賬。“
蕭有和身邊的賀靜安聽這村民的話,就要發火,卻被蕭有和一把按住,他知道,這些年太平軍,撚軍,清軍和團練大家殺來打去,都是百姓受苦,他們不信任也可以理解。
要怎麽使得這裏的百姓們心甘情願的幫助太平軍呢?他在心中搜索著自己所記得的曆史。
突然他靈機一動,有了!自己不是說嶽嗎?現在就是說嶽的時機啊,怎麽忘了!原來他想起了當地人將嶽飛敬若神明,若有糾紛都會在嶽王爺麵前起誓的故事。
當即,蕭有和挺身而出,“鄉親們!鄉親們!請聽我說。“
大家見一個年青人出來說話,又見其麵容清臒,眉目間透漏著真誠。
便有村民說:“聽他說,聽他說!“
蕭有和朝天舉起右手三指,大聲道,“我知朱仙鎮有嶽武穆的廟,我願在此起誓,請嶽武穆為證,我太平軍與朱仙鎮的父老約定,公平買賣,凡與交易者,馬,十兩紋銀一匹,大車,銀二兩,小車,銀一兩,民夫幫運者,先給糧米一鬥,完成運輸再給糧一石。“
村民見蕭有和向嶽武穆起誓,就已經信了大半,又見開出的價碼也是童叟無欺。便有村中老者出來說:“我們知道你們太平軍是為了百姓打天下的。現在又在嶽王爺麵前起誓,價格也公道。我們願意幫忙,隻要你們需要,我們一定盡力。”
蕭有和聽老者說話,心中的擔心便落了地,他知道,百姓們的支持是自己最大的力量。
他連忙說道:“謝謝各位鄉親,我們一定會好好回報大家。我們會按照公平的價格購買馬匹和大車,同時會給幫忙的民夫們足夠的報酬。”
於是,村民們紛紛點頭,表示願意幫忙。蕭有和安排人記錄下願意提供幫助的村民名單,同時派人去其他村莊繼續動員。很快,消息傳遍了附近的幾個村莊,越來越多的百姓響應太平軍的號召,紛紛拿出自家的馬匹和大車,加入到搬運物資的隊伍中。
天剛蒙蒙亮,賈魯河畔已經熱鬧起來。太平軍的士兵們和村民們一起忙碌著,將繳獲的物資裝上大車,準備渡河。雖然時間緊迫,但大家分工明確,秩序井然。
楊輔清負責指揮搬運,他大聲喊道:“兄弟們,加把勁!時間不等人,我們一定要在水位上漲之前把物資運到對岸!”
士兵們和村民們齊心協力,一車車的物資被運到了河邊。賴文光則負責組織渡河,他安排了幾艘大船,指揮著士兵們和村民們將物資裝上船,一批批地運往對岸。
然而,船少物資多,渡河的動作還是太慢。
怎麽辦,看著水位在慢慢抬高,賴文光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