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西去登封無故人

字數:4728   加入書籤

A+A-


    “快!快!快!”賴文光的嗓音在河畔的風中顯得格外急促,仿佛能穿透這初秋的薄霧。
    他站在賈魯河畔,雙手叉腰,眼神如鷹隼般銳利,緊緊盯著那些眼中含淚,小跑著通過人橋的太平軍士兵。那是一座用血肉搭建的橋梁,由小李村的村民們組成。他們站在冰冷的河水中,雙手緊緊相扣,身體微微顫抖,卻無一人退縮。村民們的眼神中透著堅定,仿佛在訴說著對太平軍的信任與支持。
    蕭有和站在人橋的盡頭,望著這一幕,淚水不知何時已模糊了他的雙眼。他抬手輕輕抹去,心中湧起無盡的感慨。百姓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為太平軍搭建起了一座通往希望的橋梁,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支撐,更是心靈上的呼應。他深知,後世的那支軍隊正是因為將百姓裝在心裏,才贏得了人民無私的支持。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太平天國的未來,那是百姓與軍隊攜手共進的光明之路。
    裝備和糧食被小心翼翼地裝上船隻,緩緩渡過河去;而士兵們則輕裝上陣,踏過村民們搭建的人橋。近萬人的隊伍,在山洪即將爆發的最後關頭,奇跡般地渡過了賈魯河。當最後一隊士兵踏上對岸時,村民們爆發出一陣歡呼,那歡呼聲中,既有疲憊,也有欣慰,更有對太平軍的信任與期待。“還回來啊!”不知誰在喊。過河的太平軍士卒聞聲回首,蕭有和的眼眶又有些濕潤了。
    告別了小李村的父老鄉親,蕭有和預備按照原計劃,繼續向西北方向的中牟前進。然而,就在他們即將踏上新的征程時,黃文金忍不住感歎道:“真是奇跡啊!”他望著漸漸遠去的小李村,眼神中滿是敬意,“想我戎馬半生,跨過多少江河,卻從未見過這般景象。百姓竟甘願為我軍以血肉之軀搭橋,這等情誼,真是……真是……”他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隻是一個勁地搖頭。
    賴文光深有同感地點點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堵王說得是。想當初我等起義,不過是為求一條活路,何曾想過能得百姓如此相待。”他望向蕭有和,眼中閃過一絲期待,“軍師,你說這是為何?”
    蕭有和沉思片刻,緩緩開口:“遵王有所不知,這世間百姓,所求不過溫飽平安。朝廷腐敗,官府欺壓,百姓早已苦不堪言。我太平軍紀嚴明,不擾民,不害民,公平買賣,自然能得民心。”他的話語中透著堅定,仿佛在訴說著心中的宗旨與信念。
    “說得好!”一個清脆的女聲從身後傳來,打破了沉默。眾人回頭,隻見洪天嬌帶著幾名夜鳶快步走來。她一身勁裝,英姿颯爽,臉上卻帶著幾分凝重。她先是向眾人點頭致意,然後說道:“方才聽聞各位談論小李村百姓相助之事,天嬌也深有感觸。我太平軍能有今日,全靠百姓支持。不過……”她話鋒一轉,語氣中透著一絲緊張,“夜鳶剛剛傳來急報,中牟方向發現大量清軍動向,似乎是左宗棠又調動了清軍增援。”
    眾人聞言皆是一驚。黃文金急道:“左宗棠?他怎麽會來得這麽快?”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慮,仿佛已經看到了前方的重重危機。
    蕭有和眉頭緊鎖,沉聲道:“也許,我們的動向被清軍察覺。天嬌,夜鳶可有更詳細的情報?”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急切,他知道,情報的準確性將決定他們的下一步行動。
    洪天嬌道:“據探報,中牟縣城突然增兵數千,城防也加強了不少。而且,我們截獲了一份清軍密信,雖然未能完全破譯,但其中多次提到‘撚軍’、‘會合’、‘圍殲’等字眼。”她的話語中透著一絲擔憂,仿佛已經看到了左宗棠的陰謀。
    聽到“撚軍”兩個字,蕭有和心中一動,他想起了小李村村老提到的兩個兒子跟著梁王走了的事。他仰望天空的啟明星,沉吟片刻,說道:“莫非左宗棠的動作並不是針對我們?有可能是防止撚軍渡過黃河進入豫南?”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思索,已經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麵。
    賴文光臉色一變,沉聲道:“這麽說來,左宗棠是猜我們想與豫北的撚軍會合,所以提前布防,想將我們一網打盡?”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警惕,他知道,左宗棠的狡猾遠超自己的想象。
    黃文金怒道:“這個左宗棠,倒是狡猾得很!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中牟過不去,難道要回頭不成?”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憤怒,似乎是對這困局的不滿。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沉默了一陣的楊輔清突然開口:“各位還記得方才小李村村老提到梁王的事嗎?”他的聲音不高,卻如一道清泉,讓眾人瞬間安靜下來。
    眾人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賴文光道:“輔王是說,張宗禹的撚軍?”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期待,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楊輔清點頭道:“正是。村老說,他們村裏有很多後生跟著梁王。這說明張宗禹的撚軍在這一帶很有影響力。如今我們前路受阻,不如……”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篤定,仿佛已經看到了與撚軍會合後的光明前景。
    “輔王的意思是,去找張宗禹?”賴文光接口道,輔王的這個提議讓有過和撚軍交往經曆的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楊輔清笑道:“正是。撚軍熟悉河南地形,又與我太平軍素有往來。若能與他們會合,不僅能解眼前之困,更能壯大我軍聲勢。”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自信,仿佛已經看到了太平軍與撚軍攜手共進的未來。
    黃文金有些猶豫:“可是,我們並不能確定張宗禹是否願意接納我們,其次擺在我們麵前的中牟就是個過不去的坎。”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擔憂,對於和張宗禹的撚軍會合的前景不抱希望。
    賴文光道:“堵王放心。張宗禹素有反清之誌,與我太平軍事出同源。我們不如先派人聯絡,試探一下他的態度。”他一邊說,一邊看向蕭有和,畢竟這個建議能否執行還要得到眼前這個年輕人的確認。蕭有和卻看向了洪天嬌。
    洪天嬌道:“如果撚軍在豫北,我這就派夜鳶去聯絡。不過,中牟的清軍怎麽辦?我們總不能一直困在這裏。”她的意思很明確,但表達卻很委婉。夜鳶目前沒有確切的情報顯示張宗禹在豫北,且撚軍以流動作戰出名,行蹤難定,而中牟的困難卻是一定繞不開的。
    蕭有和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既然左宗棠防著我們和豫北的撚軍會合,那我們就給他們演一場戲。”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狡黠,仿佛已經看到了左宗棠的反應。
    眾人皆是好奇。黃文金急道:“軍師快說,什麽戲?”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新的轉機。
    蕭有和道:“我們可以作出攻擊許昌的樣子,讓左宗棠認為我們要回師南下,然後趁清軍不備,悄悄轉向登封。這樣一來,既能避開中牟的清軍,又能出其不意。”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自信。
    賴文光道:“可是,許昌城防也不弱,而且離中牟不遠。若是被清軍兩麵夾擊,我們處境就更危險了。”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擔憂,仿佛已經看到了前方的重重危機。
    蕭有和開始在心裏默算中牟到許昌的距離,“中牟到許昌需三日急行軍,我軍至登封僅需兩夜”。一番算計之後,他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篤定:“遵王放心,我們並非真的要去許昌。隻是做個樣子,迷惑清軍而已。等他們調集中牟兵力夾擊許昌時,我們早已繞道而去。”他的聲音中透著自信,仿佛清軍的反應盡在其掌股之中。
    楊輔清撫須讚道:“此計甚妙!既避開了強敵,又能出其不意。隻是,登封一帶地形複雜,我們不熟悉路徑,恐怕會耽誤行程。”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擔憂。
    蕭有和回頭對洪天嬌道:“天嬌姑娘,你得夜鳶聯係當地反清誌士情況如何?”這是在要更多的情報支撐。
    洪天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軍師放心,夜鳶的情報網絡早已滲透到登封一帶。登封有不少反清誌士在那邊活動,這些人熟悉地形,又對清軍的部署了如指掌。隻要我們派人聯絡,他們定會全力協助我們。”她的聲音中透著一絲自信,仿佛已經看到了反清誌士們的熱情支持。
    “好!”蕭有和拍板決定,“天嬌,你立即安排夜鳶與登封的反清誌士取得聯係,讓他們在登封接應我們。同時,還要派遣一支小隊偽裝成主力,向許昌方向進發,製造出我們要攻打許昌的假象。務必讓清軍相信我們是要回師南下。”
    “遵命!”洪天嬌應聲而退,迅速安排夜鳶行動起來。很快就消失在視線中。
    “遵王、堵王,我們立即出發,趁清軍不備,繞道登封。”蕭有和對賴文光和黃文金說道,聲音中透著威嚴。
    “好!”賴文光和黃文金齊聲應道。
    蕭有和又命人找來賀靖安和汪白仁,這兩人跟隨蕭有和日久,多次執行誘敵任務,這次讓兩人帶上本部五百人,采取多攜帶旌旗、故意暴露炊火的方式,以為疑兵,佯攻許昌。這兩人與蕭有和約定了時辰,便帶領本部悄悄脫離了大隊,向許昌出發。
    當第一縷晨曦照耀大地時,太平軍的隊伍已經悄然轉向,順著溝壑,朝著登封的方向進發。朝陽初升,霞光萬道,仿佛在為太平軍指明前行的道路。
    “軍師,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楊輔清看著蕭有和道,聲音中透著一絲猶豫。
    蕭有和一愣,輔王很少有吞吞吐吐的時候,這不得不讓他重視,“但請輔王直說無妨。”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關切,仿佛已經看到了楊輔清的擔憂。
    楊輔清沉吟片刻,低聲問道:“你說左宗棠會不會識破我們聲東擊西的計策?還有登封會不會有清軍的細作?”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擔憂,仿佛已經看到了前方的重重危機。
    蕭有和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深思。他知道,楊輔清的擔憂並非多餘。左宗棠的狡猾遠超他們的想象,而登封的地形複雜,清軍細作的存在更是難以預料。然而,他們已經沒有退路,隻能冒險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