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銀礦
字數:3119 加入書籤
這時,大宋商人不由自主地拿起剛剛年輕貴族給的銀元,仔細看了起來。他發現這些銀元製作得非常精美,每一枚都像是經過精心雕琢的藝術品。銀元的正麵刻著大雍的國徽,背麵則是精美的花紋和清晰的重量標記。他不禁讚歎道:“這銀元的做工真是巧奪天工,每一枚都像是藝術品一樣。”
旁邊的同伴也湊過來,好奇地問道:“這銀元是怎麽回事?我之前也沒見過。”
大宋商人把銀元遞給同伴,說道:“這是大雍最近開始推行的新幣,每一枚銀元的價值等同於一兩銀子。剛才那位年輕公子說,這種銀元製作精良,攜帶方便,不像碎銀那樣容易損壞,也不用每次都稱重,交易起來非常便捷。”
同伴接過銀元,仔細看了看,也點頭說道:“確實,這銀元的成色看起來很好,而且上麵的標記也很清楚。要是以後大家都用這種銀元,交易起來肯定方便多了。”
大宋商人又說道:“而且,那位郎君還說,大雍官府為了推廣這種銀元,還規定了它的使用範圍和兌換政策。在大雍境內,銀元可以用於任何交易,官府還會定期檢查銀元的流通情況,確保其價值穩定。”
同伴聽了,若有所思地說道:“聽起來確實不錯。我們以後進貨的時候,也可以考慮接受這種銀元了。畢竟,交易方便對我們做生意來說很重要。”
大宋商人點了點頭,說道:“是啊,我也覺得。不過,我們還是要多了解一些,確保這種銀元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畢竟,做生意不能隻看表麵,還要考慮實際的風險。”
就在他們討論的時候,貨棧外傳來了一陣輕微的馬蹄聲。大宋商人和同伴對視一眼,心想可能是又有客人來了。然而,當他們走出貨棧時,卻看到一隊人馬正緩緩駛過街道,為首的是一個穿著紅色飛魚服,頭戴飛蝶盔的男子,看起來頗有威嚴。
這時,一旁的一個大雍人看到了他們的疑惑,便好心提醒道:“你們是外地來的吧?這飛魚服可是大雍的武將官服,穿這種紅色飛魚服衣服的人都是有一定身份的。那個為首的男子,看起來官職不低呢。”
大宋商人聽到大雍人的話,微微皺了皺眉。在大宋的武將的地位一直不高,重文輕武的風氣影響民間。
他冷淡地說道:“哦,原來是武將。”
不一會兒,人馬已經出了城。為首的那個男子突然對後麵馬車?一個身穿尉官黑色飛魚服的人行了一個跪拜禮,口中說道:“陛下。”
身穿黑色飛魚服的人正是大雍皇帝李雲湛。他微微一笑,擺了擺手,語氣溫和而威嚴,說道:“起來吧。”
李雲湛此次喬裝成尉級軍官,便是想親自去看一看開遠縣的銀礦。聽下邊匯那裏終於找到了銀礦,大雍缺銀,現在找到了銀礦,怎能不親自走一遭呢?”
身為穿越者李雲湛清楚開遠縣發現的銀礦就是後世的遼寧鳳城銀礦,根據穿越前自已網上看見的資料銀礦床獨立銀333類資源量礦石量14.86萬噸,銀金屬量千克,銀平均品位359.19x10??。
馬車在路上緩緩前行,李雲湛透過車窗,看著偶爾路過的百姓。他發現這些百姓麵露菜色,顯然日子過得不是很好。
一路上,李雲湛看到的景象讓他心情愈發沉重。田間地頭,莊稼稀疏,許多土地荒蕪,無人耕種。偶爾能看到幾戶農家,破舊的茅屋在寒風中搖搖欲墜,門前的水缸幹涸,連最基本的飲水都顯得捉襟見肘。
一旁的錦衣衛副指揮使荊名看出了李雲湛的神情,微微皺眉,小聲說道:“陛下,百姓們生活困苦,多是因為去年開春的戰事。戰事一起,百姓們紛紛逃難,錯過了最佳播種時間,導致土地荒廢。如今戰事雖已平息,但百姓們的生活恢複尚需時日。”
荊名話畢,立刻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去年開春發兵攻打遼東是陛下,正是為了與完顏烏古乃夾擊遼東,爭奪戰果。如今這般說,不是說百姓過的苦是陛下之錯。
他心中一驚,連忙跪倒在地,惶恐地說道:“陛下,微臣失言了!還請陛下責罰!”
李雲湛說道:“荊名,你起來吧。朕知道你並無惡意,隻是言語不當而已,這次去開遠縣,你多留心百姓的生活情況,看看有沒有什麽可以改善的地方。
荊名點了點頭,說道:“陛下放心,微臣定當全力以赴。微臣會仔細查看各地百姓的生活狀況。
連續三日奔波,終於到達了銀礦處。這處銀礦剛剛發現沒多久,開采還未成規模,四周一片荒蕪,隻有零星的礦工在忙碌著。荊名看著眼前簡陋的礦坑,心中不禁有些沉重,他深知這背後是百姓們艱辛的勞作與生活的不易。
“這位大人,您是來查看銀礦的吧?”一位礦工頭兒看到荊名,連忙迎了上來,臉上帶著幾分敬畏,又有幾分期待,“大人,您可得幫幫我們啊,這銀礦雖好,可開采起來太難了,工具又少,我們隻能幹著急。”
荊名點了點頭,沉聲說道:“你們辛苦了,這些我都看在眼裏。我這次來,就是為了看看能不能幫你們改善一下條件。這銀礦是咱們開遠縣的希望,可不能就這麽荒廢了。”他轉身看向遠處的山巒,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工部盡快調運煉銀器具和其他工具正在運過來,讓你們能更好地開采。
礦工們聽了,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紛紛圍了上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道:“大人,您可真是我們的福星啊!”“有了工具,我們就能幹快點,多掙些銀子,家裏也能過上好日子了!”
李雲湛隱藏著身份,默默地觀察著一切。他穿著一身普通的兵卒衣,混在人群中。
李雲湛在礦場周圍巡視時,注意到每隔約三十丈(一百多米)就有一座了望台,高高聳立在山丘之上。這些了望台均由青石築成,堅固而高聳,頂部設有烽火台,用於傳遞緊急信號。每隔一個時辰,便有士兵在台上換崗,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礦場的入口處,一隊士兵整齊地列隊把守,他們身著統一的鎧甲,手持火槍,目光如炬,一絲不苟地檢查著進出礦場的每一個人。
喜歡我的帝國將大宋包圍了請大家收藏:()我的帝國將大宋包圍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