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銀元推廣

字數:2611   加入書籤

A+A-


    在襄平城內,一群來自大宋的絲綢商人正忙碌著。他們在城中租了一處寬敞的貨棧,將一箱箱精美的絲綢堆得整整齊齊。這些絲綢色彩鮮豔,圖案精美,質地柔軟,是大宋絲綢的上品。然而,在大宋商人眼中,襄平實在不怎麽樣。
    一位大宋絲綢商在與同行的交流中,不禁感慨道:“襄平之地,雖為大雍京師,然其繁華遠不及我大宋之汴京、臨安。街市雖有,卻多為土木之屋,不及我大宋之樓宇高聳;商賈雖眾,然其貨物流通,遠不及我大宋之便捷。至於民眾之富庶,亦難與我大宋相比。”
    就在大宋絲綢商人們感慨襄平的不足時,貨棧外傳來了一陣嘈雜聲。原來,一群襄平當地的富商和貴族被貨棧裏精美的絲綢吸引,紛紛前來觀看和購買。
    一位穿著華麗長袍的中年富商走進貨棧,他的眼神被一匹繡有鳳凰圖案的絲綢吸引住了。他輕輕撫摸著絲綢,讚歎道:“這絲綢真是精美絕倫,摸起來又軟又滑,圖案也栩栩如生!”
    旁邊一位年輕的貴族也湊過來,仔細端詳著絲綢的質地和圖案。
    大宋的絲綢商們見狀,立刻熱情地迎了上去。一位商人微笑著說道:“各位,這是我們大宋的上等絲綢,都是從江南運來的。這匹絲綢是用最好的蠶絲織成的,圖案是手工繡的,非常精美。您要是喜歡,可以多挑幾匹,價格公道得很。”
    中年富商點了點頭,說道:“這絲綢確實不錯,我很喜歡。我要買幾匹,回去給家裏的夫人和女兒做幾件新衣。”
    中年富商一邊挑選,一邊問道:“你們這絲綢是從大宋運過來的,路途遙遠,可不容易啊。這價格……”他話還沒說完,就被大宋商人打斷了:“您放心,價格絕對公道。這匹繡鳳凰的絲綢,因為手工繡花的工藝複雜,一匹定價為五十兩銀子,不過絕對物有所值。其他的普通絲綢,一匹二十兩銀子,像這種帶有簡單圖案的,一匹三十兩銀子。我們大宋商人講究誠信,不會哄抬物價。”
    年輕貴族聽了價格後,微微點頭:“這個價格還算合理。我聽說大宋的絲綢在各地都很有名,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虛倫。那我就選這幾匹吧,一共是……”他算了算,“一共是九匹,繡鳳凰的兩匹,簡單圖案的三匹,普通絲綢四匹,一共是一百七十兩銀子。”
    大宋商人連忙點頭:“沒錯,您算得真清楚。您要是現在就付錢,我可以給您打個九折,算下來就是一百五十三兩銀子。”
    年輕貴族從懷中取出一個大錢袋,從中取出幾枚閃著銀光的銀元,說道:“這是手大雍最近開始推行新幣銀元,這銀元使用起來更加方便,我正好帶了一些,就用它來付賬吧。”
    大宋商人接過銀元,仔細端詳著這些閃著銀光的圓幣,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種貨幣。他好奇地問道:“這位郎君,這銀元是什麽東西?我怎麽從來沒見過?”
    年輕貴族笑了笑,耐心地解釋道:“這是大雍最近開始推行的新幣——銀元。每一枚銀元的價值等同於一貫錢,而且這種貨幣製作精良,攜帶方便,不像銀兩那樣容易損壞,也不用每次都稱重,交易起來非常便捷。”
    大宋商人聽了,不禁有些驚訝,他翻轉著銀元,看到上麵刻著精美的圖案和文字,說道:“這銀元的做工確實不錯,看起來很精致。那我怎麽知道它到底值不值一兩銀子呢?”
    年輕貴族說道:“閣下走南闖北,想必見過的各種銀錢數不勝數,自然知道辨別真假的重要性。這銀元雖然新,但也有其獨特之處。每一枚銀元上都刻有大雍官府的印記和防偽標識,而且重量和成色都有嚴格的標準。官府為了推廣這種貨幣,還專門讓銀行進行兌換,您可以隨時拿碎銀去銀行很兌換成銀元。”
    年輕貴族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秤,說道:“這銀元的重量是一兩,您可以稱一稱,看看是否準確。而且,每一枚銀元的成色都是九成九,您可以用銀針試一試,看看是否純正。”
    大宋商人接過小秤,仔細稱了稱手中的銀元,發現每一枚的重量都是一兩,分毫不差。他又用銀針在銀元上輕輕劃了一下,發現銀元的成色確實很好,沒有摻雜其他雜質。他點了點頭,說道:“這銀元的重量和成色都沒問題。”
    年輕貴族又說道:“而且,大雍官府為了推廣銀元,還規定了銀元的使用範圍和兌換政策。在大雍境內,銀元可以用於任何交易,官府也會定期檢查銀元的流通情況,確保其價值穩定。”
    大宋商人接過銀元,數了數,確認無誤後,說道:“好,正好是這個數。多謝公子惠顧,您選的這幾匹絲綢都是上好的,回去一定會讓您家裏的長輩和夫人喜歡的。”
    一旁的中年富商也選好了兩匹絲綢,一匹繡有簡單圖案的,一匹普通的。他從懷中取出一個布包,打開後露出幾塊碎銀,說道:“我用這些碎銀來付賬吧。”大宋商人點了點頭,說道:“好的,您一共買了兩匹絲綢,繡有簡單圖案的那匹三十兩,普通絲綢那匹二十兩,一共是五十兩銀子。”中年富商拿起一塊較大的碎銀,遞給大宋商人,說道:“這塊大概有三十兩左右,剩下的二十兩,我再用這些小塊碎銀湊齊。”大宋商人接過碎銀,拿出一個小秤,仔細稱了稱。他先稱了那塊大碎銀,發現確實有三十兩,然後又依次稱了剩下的幾塊小碎銀,加起來正好是二十兩。他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正好五十兩,分毫不差。”
    喜歡我的帝國將大宋包圍了請大家收藏:()我的帝國將大宋包圍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