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真的還有機會嗎?我們該怎麽做
字數:3246 加入書籤
在一處深山中的偏僻村莊裏,有三個孩子正忙碌地做著雜活。這三個孩子不是旁人,正是逃出生天的耶律洪基、耶律和魯斡與耶律阿璉。
耶律洪基雖不過十幾歲,但身形已顯挺拔,透著一股超出年齡的沉穩。此時,他正擼起袖子,拿著一把破舊的掃帚,仔細地清掃著院子裏的灰塵。每一下都掃得認真而有力,灰塵在他的掃帚下逐漸聚成一堆。
一旁的耶律和魯斡與耶律阿璉不過六七歲的年紀,粉嫩的小臉上透著天真與好奇。他們一人拿著一個小竹籃,在院子的角落裏撿著柴枝。耶律和魯斡眼睛亮晶晶的,瞧見一根稍長些的柴枝,便興奮地跑過去,費力地將其撿起,小心翼翼地放進籃子裏,還不忘轉頭對耶律阿璉喊道:“阿璉,這邊有好多柴枝呢,快來!”
耶律阿璉應了一聲,邁著小短腿快步跑過去,嘴裏嘟囔著:“我要多撿一些,這樣晚上就有火取暖啦。”稚嫩的聲音在小院裏回蕩。
耶律洪基掃完院子,直起身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就在這時,一個衣衫襤褸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他們屋前,撲通一聲跪下,聲音帶著幾分虛弱與哀求:“好心人呐,給口吃食吧,我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了。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把耶律和魯斡與耶律阿璉嚇了一跳,兩人下意識地往耶律洪基身後躲。耶律洪基雖然也有些驚訝,但看著眼前這人可憐的模樣,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同情。
村裏其他人聽到動靜,也紛紛圍了過來。大家看著這個陌生的乞丐,議論紛紛。“這是從哪兒來的呀?看著怪可憐的。”一位大媽說道。“會不會是壞人啊?這年頭,啥人都有。”一個大叔皺著眉頭,滿臉警惕。
耶律洪基定了定神,對身後的弟弟們輕聲說:“別怕,有大哥在。”然後轉身走進屋裏,不一會兒,端出一碗剩飯和一些鹹菜,遞給那乞丐:“你先吃點吧。”
乞丐眼中滿是感激,接過碗便狼吞虎咽起來。耶律洪基看著他,問道:“你從哪裏來?怎麽會變成這樣?”
乞丐好不容易咽下一口飯,喘著氣,眼眶泛紅,聲音帶著悲憤與顫抖說道:“我本是山那頭平樂村的,大雍的軍隊突然就來了,二話不說見人就殺。我們村的人根本來不及反抗,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無一幸免。我當時躲在柴堆裏,才僥幸逃過一劫,等那些惡魔走了,我就拚命跑,一直跑到這裏……”說到這裏,乞丐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村民們聽了,臉上的表情瞬間凝固,震驚、憤怒、恐懼交織在一起。剛剛還懷疑乞丐是壞人的大叔,此刻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緊握著拳頭,罵道:“大雍人怎麽能如此殘忍!那些無辜的百姓,他們有什麽錯!”
那位大媽則捂住嘴,眼中滿是不忍,連連搖頭:“造孽啊,這是造了什麽孽喲……”
這時,一個年輕的村民忍不住開口問道:“這大雍人到底是什麽人啊?
這村子偏僻,向來與外界聯係甚少,所以沒有聽過大雍。
乞丐聽到年輕後生這麽問,眼神裏閃過些無奈,歎口氣說道:“這大雍啊,可不得了,他們把以前的大遼給弄沒了,自己當家作主咯。”
這話一出口,村民們都驚得合不攏嘴。大叔眉頭皺得跟麻花似的,氣呼呼地罵道:“啥?把大遼都弄沒了?大遼以前多威風,咋就被這大雍給搞垮咯?這大雍耍的啥陰招兒?”
旁邊大媽眼睛瞪得老大,滿臉的憂心,嘴裏嘟囔著:“這老天爺咋就不讓咱老百姓消停點喲,大遼沒了,又來個大雍,還這麽狠,咱這日子可咋過嘛。”
年輕後生撓撓頭,還是一臉疑惑,接著問:“那這大雍都稱霸一方了,咋還盯上你們那平平無奇的小村子咧?”
乞丐一聽,眼淚“唰”地就下來了,抽抽搭搭地說:“哪止是我們村子喲!我們高麗國亡了,大雍的兵一打來,那簡直就是閻王爺索命啊!我們的國家就這麽沒了,王被抓走了,公主也被抓走了,也不曉得是死是活喲。”
說到這兒,乞丐哭得更凶了,好不容易緩了緩,又接著說:“除了像咱這種躲在山裏,他們不好找的,其他城裏城外的,一座城一座城的人,全死光咯!大雍那些兵就跟土匪沒啥兩樣,燒房子、搶糧食,見人就殺。我們平樂村就因為稍微富足些,有點餘糧,就被他們給盯上了,一夜之間,啥都沒了……啥都沒了啊!”
村民們聽著乞丐的哭訴,臉上又是震驚又是憤怒。大叔氣得直跺腳,罵罵咧咧:“這大雍簡直不是人養的!跟他們拚了!”
大媽早已哭成個淚人兒,一邊抹著眼淚,一邊嘟囔:“造孽喲,這是作了多大的孽喲!可憐那些死去的人,還有那被抓走的王和公主喲。”
年輕後生氣得握緊了拳頭,大聲說:“不行,咱不能就這麽忍氣吞聲!雖說咱就是些土裏刨食的老百姓,可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大雍這麽欺負人!”
一旁耶律洪基整個人驚呆了,隻覺腦袋“嗡”的一聲,仿佛被重錘狠狠擊中。他瞪大了雙眼,嘴唇顫抖著,想要說些什麽,卻又好似被什麽東西哽住了喉嚨,半晌發不出聲音。
大遼亡了!這幾個字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戳進他的心裏。曾經那個輝煌的大遼,那片他生長的土地,如今已不複存在。
當晚,耶律洪基獨自坐在屋中,心情沉重得如同壓著一塊巨石。燭火搖曳,將他的影子在牆上拉得老長。就在這時,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一個中年男子走了進來,輕輕地坐在了耶律洪基對麵。
耶律洪基抬起頭,看到來人,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這位中年男子,便是當年帶著他和母後、兩個弟弟逃亡的皇後蕭撻裏的宦官。這些年來,為了躲避追殺,他們在外人麵前以父子四人相稱。
中年男子看著耶律洪基,眼中滿是心疼與憂慮。他輕聲說道:“殿下,今日聽聞大遼的消息,想必你心裏不好受。但你要知道,咱們不能亂了陣腳。”
耶律洪基咬了咬牙,說道:“大遼已亡,我怎能不難受?這些年,我一直想著有朝一日能重回大遼,可如今……”
中年男子微微皺眉,緩緩說道:“殿下,大遼雖亡,但隻要咱們還在,就有希望。當年皇後拚死將你們兄弟三人托付給我,我便發誓要護你們周全,助你們複國。如今大雍如此殘暴,激起民憤,這或許是我們的一個機會。”
耶律洪基抬起頭,眼中燃起一絲希望的火花:“真的還有機會嗎?我們該怎麽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