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地方官府判罰軍人,不可
字數:2598 加入書籤
在大雍的文部,一間寬敞卻靜謐的房間內,文部左侍郎李霖正襟危坐在桌案前,麵前高高壘起的,正是此次科舉考生們的試卷。
李霖麵容嚴肅,眼神透著銳利與專注。他輕輕展開一份試卷,那紙張還帶著微微的墨香。開篇的字跡工整娟秀,李霖的目光順著文字緩緩移動,時而微微點頭,時而雙眉微蹙。
當看到一段精妙的經義闡釋時,李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的光芒,低聲自語道:“此子對經典的理解頗為獨到,可見下了不少苦功夫。”他拿起一旁的朱筆,在試卷上輕輕圈點,記錄下精彩之處。
然而,翻到策論部分,李霖的神色逐漸凝重起來。這位考生雖提出了一些見解,但在李霖看來,終究有些紙上談兵,未能切中當下大雍時政的要害。李霖微微搖頭
在房間的另一角,文部郎中趙旭同樣在認真閱卷。他麵前的試卷也已審閱了不少,身旁放置著不同的標簽,用以區分試卷的優劣。此刻,他正對著一份試卷仔細端詳,考生對詩賦的創作展現出了頗高的才情,辭藻華麗且意境優美。趙旭微微頷首,露出一絲微笑,正欲標記,卻又沉吟片刻,仔細考量起來。詩賦雖好,但科舉取士,更重經世致用之才,他需權衡這才情與務實之間的比重。
與此同時,在皇宮之中,李雲湛正端坐在禦書房內,麵色陰沉,手中緊緊握著一份錦衣衛呈上的奏報。奏報中所述之事,令他怒不可遏。
一名普通軍士王仁,在假期回家探親。他滿心歡喜,想著給家中妻子一個驚喜,便悄悄地回了家。然而,等待他的,卻是如晴天霹靂般的一幕——他的妻子竟正與他人通奸。王仁頓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盛怒之下,他抄起手邊的器物,將那奸夫當場殺死。此事動靜極大,瞬間驚動了左鄰右舍。
很快,便有人跑去報了官。當地巡警迅速趕到現場,隻見屋內一片狼藉,奸夫倒在血泊之中,而王仁手持凶器,呆立當場,眼神中滿是悲憤與絕望。巡警們沒有絲毫猶豫,一擁而上,將王仁製服並帶回了衙門。
在衙門裏,王仁對自己殺人的行為供認不諱。他雙眼通紅,聲音顫抖地講述著事情的經過,言語間滿是對妻子背叛的痛心與對奸夫的憤恨。由於案情簡單清晰,王仁又主動認罪,當地官府決定一切從快處理。
僅僅半個月後,這起案件便有了判決結果。法院依據律法,判處王仁死刑。行刑的那一天,刑場周圍圍滿了百姓。王仁被押赴刑場,他神色平靜,似乎對這結局早有預料。隨著劊子手手起刀落,王仁的生命就此終結。
而王仁的妻子,也沒能逃脫律法的製裁。她因通奸罪,被判處十年監禁。
李雲湛得知判決結果後,內心的憤怒並未因此平息。他雖為王仁感到惋惜,畢竟王仁身為軍士,為大雍戍守邊疆,卻遭遇如此不堪之事,實在令人痛心。然而,殺人者死,這是大雍律法不可動搖的根基,律法麵前人人平等,斷不能因同情而有所偏袒。王仁的妻子與人通奸,確實違背人倫道德,自有律法對她進行裁定,可王仁不該因一時私憤而擅自殺人。
李雲湛真正憤怒的原因,是有人破壞了他前年建國之初便定下的文武分治規矩。當初,為文武明確職責,他特意定下軍人犯法自有軍事法院判罰,地方官府隻有暫時羈押權,之後必須交於軍中,由軍事法院判罰。
而此次王仁案件,本應由軍事法院審理,地方官府卻全然不顧這一規矩,自行判決並迅速執行了死刑。
此刻,在最高法院那寬敞卻不失莊嚴肅穆的院落裏,法院院使周銘正悠閑地負手而立,看著下屬們來來往往地忙碌著。他微微仰頭,享受著這難得的春日暖陽,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似乎這世間並無什麽能擾他心神。
“小李子,那批新送來的卷宗,你整理得如何了?可別出什麽岔子,仔細著些。”周銘慢悠悠地朝著一個正埋頭整理卷宗的年輕官吏說道,語氣裏帶著幾分隨意,卻又不容置疑。
那被喚作小李子的官吏趕忙停下手中動作,恭敬地回道:“院使大人放心,小的已整理得差不多了,再過半個時辰,便能呈到您案頭。”
周銘微微點頭,目光又轉向另一邊正在核對律法條例的幾位屬官,提高了些音量說道:“你們幾個,核對律法條文的時候,可都給我打起精神來。咱這法院,執掌的可是律法,容不得一絲馬虎。要是哪個環節出了錯,咱這臉麵可就丟大了。”
“是,院使大人!”幾位屬官齊聲應道,手上的動作愈發迅速而謹慎。
周銘踱步到一位正在撰寫公文的中年官吏身旁,探身看了看他寫的內容,輕輕皺了皺眉,說道:“老張啊,你這行文措辭,還是太過生硬了些。雖說咱這是公文,但也得講究個條理清晰、言辭恰當不是?你再潤色潤色,別讓人挑出毛病來。”
老張連忙點頭稱是,臉上帶著幾分惶恐:“多謝院使大人指點,下官的這就修改。”
周銘拍了拍老張的肩膀,似是安慰道:“也別太緊張,咱這工作,隻要用心,總能做好。我看好你,別讓我失望。”
就在這時,一陣沉穩有力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周銘轉頭望去,隻見一位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疾步而來。那錦衣衛神色嚴肅,見到周銘後,朗聲道:“周大人,陛下傳召,請您即刻前往禦書房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