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抓捕

字數:2817   加入書籤

A+A-


    永和縣的清晨,靜謐而祥和。陽光輕柔地灑在這片土地上,家家戶戶已然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田間地頭,農民們扛著農具,弓著背,辛勤地翻耕著土地,希望今年能有個好收成;手工作坊裏,工匠們早已燃起爐火,專心致誌地打造著各類器具,叮叮當當的敲擊聲交織成一曲勞作的樂章。那些家境較為富裕的人家,孩子正背著書包,歡歡喜喜地朝著文部的官辦學堂走去,稚嫩的笑聲在街巷中回蕩,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開啟了一天的學習生活。
    然而,這份寧靜並未持續太久。遠處的官道上,忽然揚起一陣塵土,伴隨著整齊而沉重的腳步聲,一支約千人的隊伍正朝著永和縣開進。士兵們身著堅固的甲胄,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頭上的飛牃盔更是增添了幾分威嚴與冷峻。他們手中緊緊握著燧發火槍,眼神堅毅而銳利,他們執行一項任務——抓捕永和縣所有司法官員。
    路上已傳來吱呀的木門開合聲。王老漢挑著兩筐新摘的茄子往集市趕,扁擔在肩頭顫出細碎的露珠。街角茶肆的夥計正往爐膛添柴,火苗躥起的劈啪聲裏,忽然傳來馬蹄聲如悶雷滾過。
    \"官軍?\"茶肆老板眯著眼望向官道。晨光中,一千黑甲士兵如鐵流般壓來,飛牃盔在朝陽下泛著冷光。當先將官手舉尚方寶劍,劍穗上的血玉墜子晃得人眼暈。
    隊伍如黑色的洪流,迅速而有序地湧入永和縣。百姓們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驚恐地望著這些不速之客。士兵們分成數隊,朝著縣衙以及各個司法官員的宅邸奔去。一時間,整個縣城彌漫著緊張而壓抑的氣氛。
    其中一隊士兵如餓虎撲食般直逼法院法官陳大人的府邸。朱紅色的大門緊閉,透著一股威嚴。帶隊的將領一揮手,幾個身強力壯的士兵立刻上前,“咚咚咚”地猛砸大門,聲音在寂靜的街道上格外刺耳。
    “誰啊?一大清早的,何事如此慌張!”門內傳來管家不耐煩的聲音。
    “奉陛下旨意,速速開門!”將領高聲喊道,聲音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不多時,大門緩緩打開,管家探出頭來,還沒來得及看清狀況,就被士兵們一把推開。管家一個踉蹌,摔倒在地,驚恐地看著如潮水般湧入的士兵。
    陳法官正在書房裏翻閱著卷宗,聽到外麵嘈雜的聲響,心中一驚,趕忙起身查看。剛走到門口,就與衝進來的士兵們撞了個正著。
    “你們這是幹什麽?這是我家,你們怎敢擅自闖入!”陳法官瞪大了眼睛,憤怒地吼道,試圖以威嚴嚇退眾人。
    這時,人群中一個有些見識的鄰居站了出來,壯著膽子說道:“你們這些軍官,莫要亂來!法官乃朝廷文官,豈是你們說抓就能抓的?你們此舉不合規矩!”
    帶隊的將領臉色一沉,眼神中閃過一絲寒意,他緩緩舉起手中的尚方寶劍,劍身反射出的寒光在牆壁上晃動,猶如一道冰冷的閃電。“睜大你的眼睛看清楚了!”將領大聲喝道,“此乃陛下禦賜的尚方寶劍,我等奉陛下旨意,前來緝拿永和縣涉案的所有司法官員。誰敢阻攔,便是抗旨不遵,休怪我等刀劍無眼!”
    眾人聽聞,頓時嚇得臉色蒼白,那鄰居更是雙腿發軟,不由自主地往後退了幾步。
    陳法官的臉色瞬間變得如同白紙一般,原本挺直的身軀也微微顫抖起來。他怎麽也沒想到,會有如此變故。“我……我究竟犯了何罪?……為何要抓我?”陳法官聲音顫抖地問道。
    將領冷哼一聲,說道:“到了京城,自然會讓你明白。現在,乖乖跟我們走!”說罷,一揮手,兩名士兵上前,將陳法官架了起來。
    陳法官掙紮著,喊道:“我冤枉啊!定是有什麽誤會……”但他的呼喊聲很快被士兵們的腳步聲淹沒,他被強行帶出了家門。
    街道上,百姓們遠遠地圍觀著這一幕,交頭接耳,臉上滿是驚恐和疑惑。這支由士兵和被押官員組成的隊伍,緩緩朝著城外走去,而永和縣的上空,仿佛籠罩上了一層厚重的陰霾……
    在襄平京城,氣氛說不上好和壞,卻透著一種異樣的壓抑。一方麵,各地趕來的學子們正翹首以盼會試科考的結果,他們日夜苦讀,隻為能在這場決定命運的考試中脫穎而出,踏入仕途,實現自己的抱負。貢院外,學子們或是焦慮地踱步,或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猜測著自己的成績,神色中滿是期待與忐忑。
    另一方麵,學子們,已然在為接下來的殿試做準備。他們日夜研習經典,練習策論,力求在皇帝麵前展現出自己的才學,謀得一個好前程。然而,此時京城中卻彌漫著另一件大事帶來的緊張氛圍。
    皇帝李雲湛因永和縣擅自判了一個士兵死罪,公然違背他定下的文武分治規矩,竟要下令殺了永和縣所有司法官員。這一消息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在朝堂之上激起千層浪。期間,不少官員念及律法的公正與仁慈,紛紛向陛下求情,希望能從輕發落,給這些官員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然而,李雲湛心意已決,凡是求情的官員,均被罷黜官職。
    這一係列舉動,讓滿朝文武深刻認識到陛下對文武分治規矩的堅決維護以及觸犯規矩的零容忍態度。一時間,朝堂上下人人自危,官員們在行事時愈發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慎,觸怒龍顏。
    在這種複雜的局勢下,京城中的氛圍愈發微妙。無論是街頭巷尾的百姓,還是朝堂之上的官員,都在關注著這件事的發展。大家都在猜測,陛下是否真的會將永和縣所有司法官員處死,而這件事又會對大雍的朝堂格局產生怎樣深遠的影響……
    隨著永和縣被押解官員的隊伍逐漸接近京城,整個京城仿佛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一場風暴的降臨。學子們的科考之事,似乎也在這股緊張的氣氛中,被暫時擱置在了一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即將到來的這場對永和縣官員的處置上。